首页契结同心契结同心 第15节

契结同心 第15节(2/3)

作品:《契结同心

,打马上路,溯江北上,很快便到了福州盆地。

    福州城就建在这盆地之中,城中遍植榕树。据传北宋时期的一位太守在福州府衙前种了两棵榕树,并号召全城百姓栽榕,自那时起,福州百姓世世代代皆种榕树,故此地又有榕城的美誉。

    入得城来,放眼望去全是蓊蓊郁郁的榕树,满眼葱绿,触目生凉。道旁的榕树枝上密密挂满了榕树的根须,如老人的胡须一般绵长浓密,颇有意趣。

    俞思冕并不直接去江府,而是带着一行人住进了驿馆,先歇了一天,第二日才带着莫尽言和陈良去了江府。

    江府的门房倒是极有眼色,一见俞思冕便认了出来:“原来是俞大人大驾光临,这边请。”

    俞思冕客气道:“有劳门房大哥带路了。你家大人可在府上?”

    那门房道:“大人此刻尚在衙门,午时才得回来,夫人倒是在的。”那门房顺道叫了一名小丫鬟,让她赶紧去通知夫人。

    三人刚到了前厅坐下,茶尚且还未斟上,便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门外传来了。人尚未到,便听见一个喜出望外的声音响起:“可是思冕到了?”

    俞思冕连忙站起身来,莫尽言见状也赶紧起来。俞思冕刚跨前一步,尚未来得及见礼,便有一团深紫色的身影扑了过来:“啊呀呀,果真是思冕。怪道我这两日眼皮跳得厉害,原来是有客到了。思冕你可不厚道,你怎的这许久都不见来看我们?”江夫人抓住俞思冕便是上下好一顿打量,不住说瘦了、黑了。

    俞思冕连忙请安问好:“伯母近日安好?一直想来拜望伯母的,只是思冕一直忙于公务,近日才抽出时间来福州。”

    江夫人佯怒道:“是不是你伯父给你安排的事情太多,所以你忙得抽不开身?等他回来我就骂他去。你该多抽空来陪陪我这老人家,这里一个熟人都没有,想说点京城旧事都没人搭腔。”

    其实俞思冕比她离开京城的时间更久,恐怕共同话题也没几个,无非就是那些道听途说的京中轶事。

    俞思冕笑道:“是,是,以后思冕定会多抽点时间来陪伯母说话。对了,伯母,我今天带了个人来见你,这是我认的弟弟,莫尽言,小莫。”

    莫尽言听见他只介绍自己是弟弟,心中大松了一口气,他生怕俞思冕一开口就跟人说“这是我契弟”,让双方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连忙乖巧地上来打招呼:“夫人!”

    江夫人松开俞思冕的手,转过脸来打量莫尽言,立即笑逐颜开:“呀,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这样俊啊。思冕,我看比你也不遑多让呢。”

    莫尽言红了脸,不知道怎么回话,他从小缺母爱,素来不擅长跟女子打交道,尤其是年长的女性。

    俞思冕笑嘻嘻道:“伯母,我这个弟弟长得好吧?他本领也不小呢,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是个将相之才。”

    江夫人笑得眼角的鱼尾纹都出来了,上上下下打量:“哎哟哟,果真这么能干啊?你打哪里认来的啊?”

    “在江边捡到的。”俞思冕半玩笑的说,确实是在江边捡到的,但是被捡到的那个,是他自己。

    江夫人显然不信,白他一眼:“就跟我贫嘴吧。对了,你们的行李呢?”

    俞思冕道:“伯母,我们住驿馆了。”

    江夫人竖起柳眉:“思冕,你这样可就不对了,跟伯母生分了吧,上次来都是住我家里的,这次怎么能住驿馆呢。赶紧收拾收拾,搬到府里来。”

    俞思冕赔笑道:“伯母,这次我们来也是为了公干,带了不少人过来,住驿馆方便些。”

    江夫人性格有着北方女子的爽直,她手一挥:“我可不管,那些人住驿馆就住驿馆,你怎么能够住驿馆呢?驿馆不干净,又吃不好,来我家做客住外头,这是什么理儿。兰芬,去收拾出三间客房,安排俞公子和莫公子住下。”

    一个干练的丫鬟恭敬答道:“是,夫人。”

    俞思冕见推辞不过,只得道:“伯母,不用收拾那么多屋子,我和小莫住一间便可。”

    江夫人不明就里:“又不是没有房间,何须挤一间?”

    俞思冕还要说什么,被莫尽言悄悄掐了一把。俞思冕回头看他,莫尽言给他使眼色,让他别说了。

    俞思冕笑道:“那就有劳了。”你安排就安排,去不去住那是我的事。

    俞思冕和莫尽言陪着江夫人一直聊到午时,江城终于下衙回来了,少不得又要寒暄一阵。

    吃过午饭,俞思冕和江城去书房聊公事去了,江夫人则拉着莫尽言在花园内的凉亭里聊天。

    “尽言今年贵庚几何?”江夫人有着这个年纪女人的共性——热情,爱关心年轻辈的私事。

    莫尽言被江夫人文绉绉的问法弄得有点尴尬:“回夫人话,我今年二十了。”

    “可成家未?”江夫人兴致勃勃地问。

    莫尽言有些脸红,摇摇头:“还没有。”不过很快了。

    江夫人双眼发光:“尽言是哪里人士?家里是做甚么的,可还有什么人?”

    莫尽言有些不太适应这种热情,垂下眼帘道:“我是长乐人士。家里原本是打渔的,现在已经没有亲人了。”

    江夫人立即母性大发:“呀,真是个可怜的孩子,跟我们思冕也差不多少呢。他从小就没了娘,爹又不管他,相当于没爹,还有两个姨娘和姨娘生的几个弟妹对他虎视眈眈的,也是个怪可怜的孩子。”

    莫尽言竖起耳朵,他从未听俞思冕说起过姨娘和弟妹的事,原来他小时候真比自己还可怜,没爹娘疼爱还不算,还要受人挤兑刻薄。

    江夫人又继续说:“思冕这孩子也怪可怜的,我本来以为等他长大了、成家了,总会有人疼他吧。结果倒好,他刚来福建那会,听说在这里娶了门亲,结果那女子没福气,年纪轻轻就没了。我说让他再娶,结果他说心愿未了,愣是不愿意。哎,这样下去哪里是个事!”

    莫尽言闻言心中大震,这事若不是他听陈良提起过,哪里知道江夫人口里提起的亡妻就是自己。他的心紧紧缩成一团,泪盈满眶,几乎要滚落下来,俞大哥以后会有人疼了,他们不爱,自己来爱。

    江夫人见他低着头不说话:“尽言,你见过你那嫂子吗?”

    莫尽言轻轻吸了一下鼻子,掩饰了一下情绪:“应该——见过的。”

    江夫人没有注意到“应该”两个字,只是热切地问:“那姑娘怎么样?是不是个极好的人,不然思冕怎么会一直念念不忘。”

    莫尽言有些难为情地点点头:“是很好。”夸自己他还真不在行。

    “原来如此。”江夫人叹口气,颇有些惋惜,“你知道她是怎么去世的吗?”

    莫尽言摇摇头:“不知道。”

    江夫人有些失望,身体稍稍往椅子里靠了靠,换了个话题:“尽言你可曾有心仪的姑娘?”

    “没有。”莫尽言有种想逃跑的冲动,怎么这江夫人谈的全都是嫁娶问题啊,俞大哥和江大人的事情谈清楚了没有,赶紧找个借口来把自己带出去啊。

    江夫人哪里知道他的心事,兴致勃勃地问:“你可有什么要求,我为你介绍一个啊。”

    莫尽言连连摆手:“多谢夫人了,还是不用了。”莫尽言天生实诚,要换了个滑头点的,肯定会随口答个有了,便推辞掉江夫人了,反正江夫人也不会追着去管他有没有成亲。

    江夫人奇怪道:“咦,我说你们兄弟两个怎么了,他不成家,你怎么也不成家?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莫尽言红了脸,他总不好说:我们两个马上就要成家了。

    69、第六十九章开诚布公

    江夫人还待要继续劝说莫尽言,园子里突然响起一阵惊呼:“啊,老鹰!”

    莫尽言闻声望去,原来是两个正在园子边上摘花玩的小丫鬟发出来的。只见花园边上的刺桐树上,一只大鸟正停在树上,啁啁欢叫个不停,可不正是许哥?

    “许哥!”莫尽言也顾不得礼节,连忙站了起来,同江夫人告了个罪,跑去接许哥去了。

    许哥听见莫尽言的声音,呼啦一下就飞过来了,引得几个小丫鬟惊呼不已。

    莫尽言伸出胳膊,让许哥落上来,自那日自海上一别之后,许哥就再也没露过面,没想到今天居然追到福州来了。莫尽言伸手爱怜地抚摸着许哥的脑袋,许哥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显然也甚是想念主人。

    江夫人不愧为将门女眷,初次见到许哥这样的大型猛禽,并未露出惊恐的神色,她在一旁冷静地看了片刻,便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尽言,这鸟可是你养的?来,过来给我瞧瞧。”

    莫尽言连忙将许哥送过去给她看,并且解答江夫人的一切疑问,总算是成功地转移了之前的话题。

    俞思冕谈完事来找莫尽言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一群女人围着莫尽言和许哥叽叽喳喳的热闹场景,不由得笑了起来。他可以相见莫尽言的尴尬和窘迫,因为他比自己还不擅长和女人打交道,三两步赶过来替他解围。

    莫尽言看见俞思冕的身影,总算是吁了一口气,有人来帮自己了。

    晚上在饭桌上,江夫人又提起了那个话题:“思冕,你该成个家了。我家南安比你还小两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江南安是江夫人的次子,在京城为官。

    江夫人有两子一女,均已成家,两个儿子北定和南安都在各地做官,不在他们身边,是以老两口膝下虽有儿孙满堂,却极其寂寞。这也是江夫人如此关心俞思冕的缘故,横竖无事,便想替他做媒给牵个红线,也算是替已故的老姐妹尽一点为母之心。

    莫尽言一听江夫人旧话重提,便赶紧将脸埋进碗里,埋头吃饭。

    俞思冕瞥见他的动静,便微笑道:“其实这次来,除了办公事,就是来向伯父伯母报喜的,我近日就要成亲了。”

    莫尽言的手猛地一抖,差点打翻饭碗,他抬头有些惊愕地看着俞思冕,他不是现在就要说出来吧。

    江城和江夫人一听大喜,江夫人追问道:“果真?娶的哪家的姑娘,好日子定在哪天?”

    俞思冕迟疑了一下:“伯父伯母,我们先吃饭吧,吃完饭我再跟你们详细说。”俞思冕还是决定先把话吞回去,万一两位长辈太过激动,这顿饭估计都吃不好了。

    江夫人是个急性子,迅速吃完了饭,等着大家放下碗。江城倒是个慢性子,慢条斯理地吃着饭,看起来似乎一时半会儿都解决不了。

    江夫人一急,便冲着他说道:“老爷,你赶紧吃吧。别一会儿吹号角了,你的馒头还只啃了一半。”

    她说的这个事是有典故的,话说当年江城还是个千户长的时候,随帝北征,战况紧急,吃饭时间短促,大家都狼吞虎咽塞满肚子了事。但他性子极缓,不紧不慢地一口一口地吃,一顿饭才吃了一半,冲锋号角就响了起来,他是千户,得带头冲锋,无奈只好将馒头揣进怀里,准备等冲锋过后再吃。

    战情凶险,那一仗从中午一直打到天黑才歇,吃晚饭的时候,江城才想起自己怀里还揣着半个馒头,拿出来一看,早就成了面饼了。这事被他的同僚看到了,便当做笑话这么流传了开来,并被大家惦记了几十年。

    江城不疾不徐地喝完一碗汤,放下筷子,用帕子擦了一把嘴,慢条斯理道:“急什么,打仗这事急不得,一急就坏事。”这倒是真的,掌控大局的人,往往需要心思缜密性格沉稳的。

    江夫人见他放下碗,也不跟他啰嗦,赶紧招呼仆人将桌子收了,倒上茶来。

    莫尽言趁话题还没开始,便站起身来:“江大人、江夫人,我要去喂一下我的雕去,你们慢谈。”说完便开溜了,他可不想留在这里当靶子。

    江夫人倒也不甚在意,只是催促俞思冕道:“思冕,赶紧说说,你的喜事什么时候办,娶的哪家的姑娘?”

    俞思冕看着莫尽言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外,噙着笑道:“伯父伯母,还记得我以前同你们说起过的亡妻吗?”

    江夫人点点头:“当然记得。”不过这个日子说亡人做什么,不是都要娶新人了吗?

    俞思冕垂下眼帘:“当时我以为他在那次意外中丧生了,其实他并没有死,被人救了。”

    江夫人身子有些不自觉的前倾:“那你找到她了?”这又说要娶亲,不是有些对不住前头那个?

    江城也捻着胡子道:“是不是你两面为难了?”

    俞思冕愣了一下,旋即笑了起来:“不是,我现在要娶的,就是他。我们之前只是有个婚约,并未来得及成亲。”

    江城和江夫人都大松了口气:“那真是太好了,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是啊。”俞思冕笑得非常开心,“这真是上天补给我的机会,真是太眷顾我了。”

    江城问道:“这姑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让思冕贤侄如此念念不忘呢。”

    俞思冕笑道:“他不是个姑娘。”

    江夫人吃了一惊:“啊?难道是谁家的孀娥?”所谓孀娥,指的是别人的寡妻。

    俞思冕摇头道:“不是,你们都认识的,就是小莫,莫尽言。”

    江夫人一下子站了起来:“啊?你说尽言?”

    江城正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茶,闻言一下子全喷了出来,这个稳重沉着的老将军显然也给惊到了。

    江夫人结结巴巴道:“思冕,你不是在说笑吧?”两个男人,怎么成亲。

    江城倒是很快冷静下来:“我听闻这闽地倒是有男子互结为契兄弟的事情,莫非你们也要结契兄弟?”

    俞思冕点点头:“正是。”

    江夫人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思冕,你不是这闽地人,这事可不能随便入乡随俗啊。要成亲,自然该娶个正正当当的姑娘才是,怎么能娶个男人呢?这成何体统!”

    俞思冕恭敬道:“伯母息怒。这事且听我细说来:当年我奉命南下赴任,谁料遭人暗算,身边几乎所有的随从都被买通,他们趁我晕船不适之际,在我的食物中下了软骨散。我差点命丧于闽江之上,正巧被小莫救了。那孩子天性烂漫率真,为人善良又热情,我喜欢得紧,便有了结契兄弟的念头,但是当时他太过年幼,便想等他稍稍长些再做决定,孰料他差点死于倭乱。我当时以为他已命丧黄泉,对自己当初没有做的决定懊悔不已。如今我与他重逢,我们对对方的感情都未曾变过,所以便不想再留有任何遗憾了。”

    江氏夫妇一时间都无了话,上次俞思冕来的时候,整个人仿佛失了一魂一魄似的,连笑容都十分勉强。今天看见他,整个人都神采飞扬,仿佛灵魂被补全了一样,可见这人对他的影响之大。

    江夫人叹了口气,与江城对视了一眼,道:“思冕,你真的要结契兄弟,不再考虑一下?”

    俞思冕苦笑了一下:“伯母,我已经考虑得够久了。”

    江城道:“思冕贤侄,这闽地的契兄弟习俗我是知道的,只是他们最终还是要各自成家的。你们年纪也不小了,何不就干脆成家算了?”

    俞思冕道:“我是要成家,但只和小莫成家,我不会另外再娶,这一生,我们就是对方唯


    契结同心 第15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