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2)

作品:《美强惨一心要灭世+番外

生望着山路上的一道道石阶,敲了敲薛无念的背,薛无念默契地弯下腰将人背起,果然听见身后人一声满意的轻哼。

    漠然的双眸也温软下来。

    闻秋生好整以暇地趴在薛无念的背上,时不时给人捣些乱,玩得不亦乐乎。因着高度,他看得更远,没到寺庙就越过寺院高墙看见一方红墙内扫地的僧侣。

    其中一个僧侣气质温雅,远远地看去十分熟悉。

    闻秋生正想开口问那里的人是谁,耳边就听见小和尚惊喜的声音,“师父,您怎么出来了?”

    灵镜寺方丈?

    闻秋生顿时收起了心思,好奇地看去,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灵镜寺方丈呢,素来被人称作可勘破天机的圣僧,究竟是何等模样?

    其实看起来和寻常人也没什么不同,只是通身的气息更加平和,仿佛周遭一切都打不破他的心境。

    方丈微微一笑,“闻施主有请,卫施主已等候多时了。”

    “住持果然通晓一切,连我来此的目的都一清二楚。”

    面对闻秋生的试探,方丈不置可否,只温和地带他们往寺庙中去。

    闻秋生在厢房见到了卫洵,方丈等人将场地留给了他们便离去了,薛无念也在闻秋生的催促下出了房门。闻秋生这才有功夫细细打量好久未见的人。

    四年过去了,卫洵愈发瘦削,往日苍白的脸色如今越发变得无血色。

    他靠在榻上无力起身,只能略带歉意地一笑,“秋生不远万里前来,恕我无礼了,无法起身招待旧友。”

    四年前卫洵在周遭人质疑的目光中一意孤行推闻嬗上位,闻嬗称帝后,朝臣们都以为他会成为最大的功臣,加官升爵。谁料到女帝的朝政刚刚稳固,他就辞了官,从此退居在了灵镜寺不问世事。

    这次,闻秋生也是路过江南才听卫神医说到京城的近况。卫洵的身子愈发不好,恐难以撑过今春。

    半晌沉默后,卫洵目光怅然,突然道,“秋生,其实我有件事,一直以来没有告诉你。”

    起先他是害怕,之后等闻秋生离开,便也失去了机会。

    “我知道,”闻秋生的神情却很淡然,“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什么?卫洵震惊地抬起了头,从知晓闻秋生回京城以来,他就日夜在做心理准备,只想在死之前将心里埋藏的秘密告知对方,之后结果如何,是被厌恶还是被憎恨,他都会坦然接受。

    可……闻秋生怎会早就知晓呢?

    “我曾经得到孟太傅亲手写的名单,那里面是有关画像的大部分人员,”闻秋生微微一顿,“其中,有你的名字。”

    而且他送去给千秋阁的消息最后落进了卫洵的手中,而不是薛无念。也就说明,千秋阁在卫洵的掌控之中,也难怪当初他在千秋阁作画被阁主邀请过去后,阁主会问起他关于卫洵的传言。

    面对闻秋生平静的目光,卫洵却感到无地自容,“那你怎么没有……”

    他说不下去。虽然他不是如同孟太傅那样的罪魁祸首,但也是旁观的帮凶,他知晓闻秋生当初心底的恨意滔天,那些人闻秋生都要杀,为何会单独留下他?

    他未尽的话语并不妨碍闻秋生的理解。

    实际上,闻秋生也想过很多遍,刚刚发现这个事实时,他也琢磨过很多次,要不要在死亡人数上加上一个卫洵,可到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

    “可能是因为你不一样吧。那些人都是为了利益,为了自己的私心,而你只是为了天下。就像二姐称帝之时,那些人看见的只有他们的家族往后衰落的荣耀,而你看见的是国泰民安的大燕,你毫无私心。”

    卫洵垂首默然,闻秋生最后离去时瞥见他的脸上流下一道晶莹的水光。

    闻秋生阖上房门,心里微叹。

    卫洵确实和那些人不一样的。他们追逐野心和利益,就算知晓自己在作恶也毫无心理负担,但卫洵却会因此备受内心的煎熬,正因为此,他才会郁结于心,身体衰败。

    “怎么了?”薛无念望见闻秋生眼底的沉郁,担忧问道。

    “没事,只是回忆起旧事,有些伤感。”闻秋生摇了摇头。

    其实他完全可以在离京之前就为卫洵解开这个心结,可是他没有,果然还是有点恨的吧。

    “那我们明日就改道离京,不要留在这里。”薛无念紧皱眉头。

    比起闻秋生,薛无念更对京城没什么好感,他见不得闻秋生伤心的模样。

    “


    第7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