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的是,曲老板以及七爷也要离开。

    天津城外。

    戏班一共13人,此时却分成了两波,傅亦恒、曲老板、七爷、四个健硕的小伙子、以及两个唱花旦的女孩。

    小九这边剩的都是10多岁的孩子。

    “怎么好好的想要去投军?”小九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

    “其实我已经想了很久了,大仇得报,了却我心中一件大事,但是国破山河碎,我想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完成。”傅亦恒擦了擦小九流下的眼泪。

    “那你们呢?”小九看向七爷还有曲老板。

    “老头子我躲在戏班里太安逸了,现在国家都被外族欺负成这样,我也不能再缩头缩脑下去了,否则真成了王八!我这么大岁数,如果还能精忠报国,那也不不失为传奇!”七爷吐出一口烟圈,笑着说道。

    曲老板以及其他人点了点头,他们也是这个意思。

    “那为什么你们不带上我呢?我也能杀鬼子呀!”这就是小九想不明白的事情。

    其实他心里想的是,他不要和傅亦恒分开。

    哪怕是要去死,他们也要在一起!

    这时,曲老板来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看这些孩子,还太小,我不忍心他们去上战场,但是得有人带着他们活下去啊,你是我信任的人,所以我将戏班交给你,你得把戏班给我看好了,如果我们大难不死回来的话,还得继续唱戏啊!”

    听到这‘大难不死’四个字,小九以及他身边的那几个孩子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生离死别,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如此。

    时间不等人,曲老板他们要赶快去投军,在分别的最后,傅亦恒单独拉着小九,说了会儿话。

    “小九我是真的喜欢你,你是我这一辈子最喜欢的人,所以你要好好的活下去,帮我好好的看着这个国家,我相信我的理想会实现的,如果我能回来的话,我就去找你,到时候我们永远不分开!”

    此时,小九已经看不见曲老板他们了,但是他依然能记得傅亦恒最后跟他说的话。

    擦干眼泪,小九带着剩下的人赶回了天津卫。

    从这天开始,小九成为了戏班的班主,他开始带着剩下的人,在这个乱世艰难求生。

    小九完全是赶鸭子上架,他根本不会唱戏,而剩下的这些人也都是跑龙套的,距离成为角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戏班里没有了角儿,根本没有人找他们唱戏。

    不得已,小九做了一个重大改变,他开始教剩余的人说相声唱小曲,并且将原来戏班的名称吉庆班,改成吉庆堂,不管怎么样,先活下来再说。

    还别说,自打改为说相声之后,这服装道具也简单了,邀请他们的人也开始有了一些,就这样,这吉庆堂还真的存活了下来。

    虽说这值得庆幸,不过每每在夜晚守着冰冷的被窝,小九还是偷偷流着泪,想着傅亦恒。

    小九一边操持着吉庆堂,一边也在时刻关注着傅亦恒参加的那支部队的消息。

    这一等就是5年。

    1945年,这一年日本终于宣布投降,而小九终于迎来傅亦恒参加的那支部队凯旋的消息。

    但是当他去军队驻地,打听傅亦恒他们的消息时,却被告知,傅亦恒那些人已经在三年前壮烈牺牲。

    傅亦恒、七爷、曲老板以及戏班的那些人无一生还。

    听到这个消息,小九直接晕了过去,他还是被他徒弟背回的吉庆堂。

    也就是这天,小九大病不起,而且由于怒火攻心,他的嗓子哑了。

    这个时候,他还有演出要演,并且还限定了节目,那就是一出《福禄寿》。

    虽说这些年他也教导过徒弟,但是唯独这一段,他们徒弟还没学到。

    小九着急的哭了出来,虽说已经过去五年,但是如今他也才22岁。

    两个徒弟立马出声提醒,其实小九一直都有记录相声的习惯,只要将《福禄寿》拿出来看一看,学一学就可以了。

    小九顿时反应了过来,连忙让自己徒弟将相声本子拿出来,而当看到这些字迹工整的相声本子,他又哭了出来。

    其实这些都是傅亦恒记录的。

    傅亦恒跟他学相声的那段时间里,跟他说过:

    “这门艺术多好啊,咱们得把它记录下来,以后收徒弟,直接将相声本子给他们看就可以了,多省事啊,那种口口


    第21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