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1/2)

作品:《有缺无憾

修即使踏进齐王府的门,也不会追随他,成为他手中的利剑。

    霍时修前些年装风流公子时遭受的冷眼鄙夷太多,今日的一点刁难于他而言不算什么,他面色淡然,不矜不伐道:“赤劼族屡屡侵犯边境百姓,如今铁骑大军驻扎在雁门关外,很快就会逼近中原腹地,家父以百姓安乐为虑,想通过议和的方式免去一场大战,但朝中有不少大臣反对。”

    其实反对的大臣均是齐王党羽,众人心知肚明,但霍时修自然不能说出来。

    温明琰持杯饮茶,似不甚关心。

    “下官认为家父此举不妥,赤劼虽小,但雁门关地势险要,自战末以来便是南来北往的咽喉要道,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雁门关一破,边境将永无宁日,赤劼之战刻不容缓,下官位低言轻,还望王爷能为天下苍生计,联名主战,反对议和。”

    霍时修说完之后许久温明琰都没开口,他也只好站在原处,挺直了腰背,等待温明琰的回答。

    温明琰却细细品了茶,还让下人走上来来为霍时修添茶,半晌才悠悠道:“霍葑和你都是嫡出,但你们两个一点都不像亲兄弟,你和你去世的三哥倒有些相像,他少年时期也很有抱负,只是天妒英才,遭了敌军暗算,死在战场上了。”

    霍时修微微垂首。

    “你说的这些,霍葑作为兵部尚书,他就想不到吗?但他做惯了太师的傀儡儿子,一点自己的想法都不敢有。”

    霍时修此刻不敢置喙,只能沉默地听。

    “不过太师所言也没错,前两年饥荒鼠疫频生,百姓受苦受难,若再起战事,必将民不聊生。”

    “但若议和后患无穷,代价更大。”

    “是啊,”温明琰一副两难的模样,“这可如何是好?若战,萧世元和陈开两位将军一个镇守东南一个戍守沿海,朝中还有谁可担当此任呢?”

    他定神看了看霍时修,忽然笑道:“你三哥许多年前曾对本王说,你是个文武全才,但领兵打仗光有才能不够,要的是经验。”

    霍时修知道温明琰在和他兜圈子,他也不多言,躬身道:“至于合适的人选,还烦请王爷与众位大臣斟酌考虑,最后再由圣上定夺。”

    温明琰掂了一下杯盖,发出一声清脆的碰撞声,“行了,本王知道了。”

    “谢王爷。”

    “现下最要紧的是把万寿节办好,”温明琰抬眸,压着声音缓缓道:“皇上高兴了,一切都好商量。”

    “是。”

    霍时修出了齐王府,成蹊迎上来,“少爷,快到午膳时间了,回府吗?”

    霍时修思索片刻,翻身上马,指着另外一个侍从:“我去逢春楼一趟,成欢跟着我,我让你带的东西带了吗?”

    成欢点头:“带了,少爷。”

    霍时修又对成蹊说:“你回去告诉小王爷,我今天事情比较多,不能陪他一起用膳了,我晚上会早点回去。”

    成蹊愣住,“逢春楼?那不是有名的歌舞坊吗?少爷,您怎么、怎么能这样?”

    霍时修拉缰绳的手微顿,忍无可忍地朝成蹊瞥了一眼,“我让你跟当儿学,是学他怎么照顾小王爷,不是让你学他的歪心思。”

    成蹊泄气地看着地面,两手垂在两边。

    霍时修拽了下缰绳,骑出几丈远了还是转头回来,到成蹊身边,无奈地说:“你在想什么?我是为了皇上的万寿节,去逢春楼找舞姬编排乐舞,我怎么可能做对不起小王爷的事?”

    成蹊喜笑颜开地仰起头,高兴溢于言表,“我就知道少爷你不会。”

    他急忙爬上自己的马,“我这就回去告诉小王爷。”

    霍时修看着成蹊,心里却想到家中的温晏,不禁有些愧疚,他要做事,必不能时刻陪伴在温晏身边,可温晏需要的就是陪伴。

    两难全,霍时修也没有办法。

    燕歌赵舞逢春楼,坐落在京城西边,十几年前曾是京中最有名的歌舞坊,但因秦淮河的名声愈来愈大,京中商人纷纷效仿,买了装饰精美的画舫,在河中开了一家又一家“赛秦淮”,逢春楼就逐渐门可罗雀了。霍时修并不关心一家歌舞坊的起落,可谢子明告诉他,逢春楼里有几位会舞剑的女子,能将男子的剑器舞与女子的柔美婉转结合起来,跳出“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华姿。

    他策马来到逢春楼,逢春楼的老鸨见到这样一位仪表堂堂的公子哥,眼睛都直了,刚要过去,旁边的小厮凑身附耳道:“这


    第2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