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2/2)
作品:《最后的帝王》
民众比之中原也安乐,也许可以跟王允申请一下,自己往蜀汉去做官,避开此间凶险。
这种情况下,听说小皇帝亲自驾临府邸,荀攸是完全没有想到的,强撑着坐起来,心中还是感到一阵激动安慰。
刘协径直走入内室,就见床上躺着一位四十如许的文士,伤病之中面色苍白,然而目光坦然,便笑道:“朕今日才来看你,公达(荀攸字)不会怪朕吧?”
荀攸靠在床头,惭愧道:“臣不能起身远迎……”
“听说公达在狱中颇吃了些苦头?”刘协在床边坐下来,丝毫没有初次见面的生疏感。
荀攸见小皇帝年纪不大,却行动老练,不禁暗暗称奇,一笑道:“陛下可是也听说了董卓严刑拷打之事?”
刘协道:“外面都这么说。不是么?”
荀攸便只默默点头。
其实董卓此前也没有知道确切的消息,否则王允、种辑岂有不暴露的?不过是听到了些风声,又没有确凿的证据,这便捉了几个他疑心的官员罢了。到了里面,何喁太过担心惊惧,自己受不住,乃是自杀的。
刘协心里其实清楚实情,但是王允对外宣传的时候,总不好说何喁乃是自杀的。他故意这么说,便是想看荀攸如何回复,是否会告诉他实情。
但是荀攸显然不是多话之人,也并不打算告诉他何喁自杀一事。
刘协等着荀攸先开口。
荀攸微一沉吟,隔着被子按在自己腿上,道:“这两条腿在狱中受了寒气,引发旧疾,总要旬月难以行走了。臣不知陛下要来,否则早让家仆送我坐下,在外相迎,也不至于如此狼狈失礼。”他直接避开了讨论狱中董卓到底做了什么,转而只说自己的病情。既不算是欺君,也没有提起何喁自杀这些事情。
看起来,这荀攸是个守口如瓶之人。
刘协目光在荀攸面上打了个转,见他垂着眼皮有些迷糊的样子,丝毫看不出胸内锦绣来。
刘协上一世用过许多人,有他的用人之道。世上聪明人难得,而能让人看不出是聪明人的聪明人就更难得了。也许荀攸的智慧,有许多人都能达到。也许荀攸振臂一呼的胆气,有许多人都能具有。但是荀攸这种适时的缄默,却才是最难得的。
荀攸,是一个可以与之商讨密事的臣子。
刘协目光环视室内,落在案几上一封未写完的奏疏上,远远的看见了两句,道:“公达这是要自请为蜀汉官员?”
荀攸犹豫了一下,道:“臣旧疾复发,眼见长安城中大贼已除,又有司徒王允抚定内外。臣留在长安城中,于朝廷没有多少益处,倒不如在外为一方父母官,也算为陛下分忧。”
刘协踱步过去,捡起那封奏疏来,细细看了一遍。
荀攸在小皇帝看奏疏这沉默
第52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