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2/2)
作品:《最后的帝王》
纪念。叫大家从今而后,一见到所获珍宝,便想起当日董卓之辱,以此砥砺前行,不可懈怠。”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王允还能反驳什么?
王允低声应下来。
刘协隐约听说过吕布与王允因分财物所起的争执。王允“一毛不拔”、尽归国库的做法,的确清正公允,然而透着点书呆子气。当此乱世,财物是最不值钱的。所谓“金银散,人心聚”,不管是经商还是做官,又或是行兵打仗,总是有好处大家一起分,才是长久之道。
如今刘协不好动国库之物,而想要改变如王允这样五十多岁又身居高位之人的观念,在短时间内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每个人的观念形成里,有他过往所有岁月里的见闻经历所思所想,岂是旁人三两句话所能改变的?能使之动摇,都已是极为难得了。
陵寝中的珍宝分给百官将领,真论起价值来,每个人分到的并不多,但象征意义是重大的。
如种辑、荀攸等侍奉过先帝的臣子,此后将所赐奉于族中祠堂之中,珍而重之,见而泣之。就是吕布这等只看重实际利益的人,也从中看出小皇帝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待来日皇帝亲政之后,有好处也绝不会忘了帮过他的人。
这些是此时的王允所想不到的,他听了小皇帝的话,也觉不好再惊动汉室陵寝,便同意了这分配方案。
刘协便又把话题转了回去,道:“李肃去召见牛辅,已走了几日?”
“前日出发的。”王允打起精神,以为小皇帝到底还是要争论下去。
“两日……”刘协微微仰脸,想了一想,叹道:“追不上了。”便不再提这话,又与王允寒暄了几句,叮嘱他为国事劳心也要注意身体云云,便起身走向厅堂。
厅堂之中,长公主刘清正与吕布“相谈甚欢”。
一见皇帝与王允出来,吕布几乎是从坐上弹跳起来,一个健步走到皇帝身边,逃离了方才那场结束无望的“聊天”。
刘协笑道:“皇姐,还不快谢过子师?”
刘清一愣,看着皇帝的笑脸,反应过来,惊喜道:“司徒大人答应放过蔡邕大人了?”
王允呆着脸,道:“如今形势,暂且免除蔡邕死罪,只叫他闭门读书。待车驾东归,再定罪不迟。”
刘清哪里知道王允打着日后再杀的念头,只当这便是赦免了蔡邕,喜笑道:“原来司徒大人到底还是通情达理的,只是需皇帝跟你说才行,本公主说话是不作数的。如此,我回去也好跟蔡先生交待了。”
吕布在旁,关心的却是对陕县、函谷关凉州军如何安置的事,便对皇帝笑道:“陛下与司徒大人说了这么久的话,就只说了蔡邕一桩事么?”
他这话一问,王允立刻就意识到了什么。
毕竟论起搞秘密联盟
第51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