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1/2)

作品:《最后的帝王

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

    在梦中,她不曾来过长安城,而是在旧籍被羌人掳走,远赴异域,艰难生活许多年,生育两子,又被迎回汉朝,却不得不抛却尚且年幼的孩子。回来之后,亲人都已死光了,只自己形影相吊,悲苦磋磨。

    这一场大梦,叫蔡琰只觉骨冷齿寒,醒来望着富丽堂皇的长乐宫,犹有不真实之感。

    恰在此时,长公主刘清算着时间,来寻蔡琰,一眼见了案上笔墨,笑道:“好哇,先生又有什么佳作了?我来拜读一番!”

    她便上前,捧着墨迹未干的纸张念起来,只看开头便是一愣,待念到“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等语时,竟是落下泪来。

    刘清念完全诗,回过神来,郝然揩泪,嗔道:“先生编出来的故事,倒叫我看得心酸。”她以为是蔡琰根据当前的形势,推演出来的一则妇人自传诗。毕竟此时的蔡琰素服清丽,韶华正盛,居于长乐宫中,与诗中“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那位不得不舍下孩子回归中原的妇人,怎么都不会是同一人。

    刘清又道:“先生怎么想出这则故事来的?又怎么知道胡地景色?倒像是先生去过一般。”

    蔡琰蹙眉,轻声道:“我做了一场梦……”

    “什么梦?”刘清凑上来,捧着那诗,道:“这等好诗,怎能没有题目?”

    蔡琰凝目看自己写下的字句,回想起梦中那汹涌的情绪,便将之拟为题目,写在首行。

    刘清看时,却是三个字,《悲愤诗》。

    刘清一愣,望着蔡琰清丽的侧脸,又看向那苦楚惨痛的诗,不禁觉得胸中情绪复杂,不知该说什么好。

    就在两姝观诗沉默之时,忽然有宫人传报之声,如旱天雷般破开了厚积的乌云。

    “长公主殿下,西安门外有卫士作乱,太师董卓遇难!”

    “陛下驾临长乐宫!”

    董卓,死了?

    刘清与蔡琰都是一惊,犹有些不敢置信,却见皇帝已踏入殿中。

    曹昂、淳于阳等郎官候在殿外。

    “太师董卓已死,宫门外扰乱不定。朕担心皇姐与蔡先生受惊,便过来看一眼。”刘协径直走进来,脚步轻快,笑道:“你们在看什么?给朕也瞧瞧。”

    蔡琰已不好阻拦。

    刘协自皇姐手中取过蔡琰的《悲愤诗》,垂眸细看。

    刘清哪里还顾得上诗,忙问道:“董卓死了?他竟然死了?怎么死的?卫士作乱是想要做什么?他们会不会打进宫里来?哎呀,都什么时候,你还只顾着看先生的诗。”

    刘协却像是被这首诗深深吸引了,连刘清的问话都不曾听到。

    这首悲愤诗,在真实历史上,乃是文姬归汉之后所作。

    如今却自年方二十的蔡琰笔下写出来。

    刘协只知道自己是穿越的,却没想到蔡琰会是重生的。

    蔡琰见皇帝只是看诗,想到梦中小皇帝后来失去了皇位,大汉裂为三国,不禁唏嘘而又怅惘,不知自己为何有这等奇怪又真实的梦。

    她等着皇帝开口询问,便解释只是虚构之作,当不得真。

    可是小皇帝看完长诗,却一言不发,只看了她一眼。

    只那一眼,蔡琰便觉得整个人都被小皇帝看透了。

    她根本无需开口解释。

    作者有话要说:①《悲愤诗》的确很感人,看一次哭一次。

    肥肥的一更先奉上,继续去准备二更~感谢在2020-04-11 23:24:41~2020-04-12 14:20: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铜宸申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点一点亮晶晶 3个;天气转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驾着太阳车的阿波西、太宰治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9章

    董卓一死, 密谋布局此事的王允


    第4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