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2/2)

作品:《最后的帝王

动,就听皇帝淡声吩咐道:“出宫找口枯井,把这玉玺沉下去,派信得过的人守着。”

    符节令迟疑又缓慢的发出了一声,“陛下?”

    刘协又道:“你和中藏府令都不可在宫中停留了。”又招手示意左右近前,令人取来纸笔,他修书一封,而后又屏退左右。

    符节令看着皇帝这行云流水般的安排,有点跟不上节奏,“这、这……”

    刘协折起写好的书信,又看了符节令一眼,因这人能藏匿玉玺又献上,足证忠君爱国之心,便耐着性子解释了两句,“你如今献这玉玺给朕,同献给董卓没有区别。朝廷不日将西迁,玉玺留在城中,便是留给讨伐董卓的将军。朕这封书信,便是写给来人的。这玉玺,也是留给来人的。翌日此人将信与玉玺归还于朕之日,便是朕重揽大权之时。你与中藏府令此番行事,早有宫中人报于董卓,寻不到玉玺,或在今夜,或在明日,那董卓便要派人来捉你二人。如此,你还不接了朕这书信,出宫藏好玉玺,听朕差遣?”

    符节令这才明白过来,忙接了书信,又道:“陛下如何知道来人是谁?”

    刘协想了一想,道:“你留在城中,藏匿起来,待到来将入城,且看他行止。若是来将派人清扫宫室,祭祀太牢,修葺我汉室陵墓,那便将朕的书信与玉玺都给他。若是来人不曾有这等举动,你便按兵不动,等朕消息。”他清楚前线情况,估计董卓是要顶不住后撤的,到时候先占领洛阳城的,多半会是此刻冲在最前面的孙坚军队。

    若是能笼络住孙坚,也即是笼络住了他的儿子孙策、孙权,为此后朝廷在江东的势力恢复埋下了伏笔。

    不过人间不如意事,十之□□。

    刘协当初还想着,若是能留下袁绍,在洛阳城中扶植起能与董卓抗衡的势力,便免于天下大乱的局面呢。结果当晚袁绍就挂印出东门而逃了,这谁能挽回得了?

    符节令与中藏府令领命之后,揣着皇帝的书信与传国玉玺,立时出宫遣散家人,藏匿于洛阳城中。

    刘协仍回未央殿读书,一卷书还未看完,董卓果然便来了。

    其间闵贡不曾离开。

    可见宫中董卓的眼线,不只一人。

    左右见事关传国玉玺,谁不知道报于董卓,会是大功一件呢?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忠君爱国的,更多的人,最在乎的还是自己能得多少金银之物去供养家人,又能得什么官职升迁光耀门楣。

    董卓一入殿,便大笑道:“听说陛下重得了传国玉玺,这等喜事怎得不宣扬?也好叫天下安心,叫叛军知难而退。”

    刘协自书卷中抬起头来,迷惑道:“什么传国玉玺?”

    董卓笑道:“陛下真是顽皮,此事就不必瞒着臣了吧。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符节令不是


    第27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