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1/2)

作品:《最后的帝王

在西边的兵马赶到了,等到何进旧部归附,吕布投诚杀丁原等事发生后,洛阳城中便无人能与董卓抗衡了。

    国都之中没有人能与董卓抗衡,于是有识之士便四散而逃,于外募兵,渐成大争之世,终有三国鼎立。

    刘协一遍遍抚摸着竹简上的字痕,要这颗少年的心沉静下来。

    如果能在洛阳城中,扶持出能与董卓抗衡的势力,他为帝王,居中平衡两方势力,便能免得天下生灵涂炭了。

    还活着的五名校尉之中,就连曹操都还是袁绍的附庸。

    刘协捏紧了竹简,如果可以,自然是扶持袁家最为妥当。

    用时趁手,弃时也容易。

    然而天下岂能事事皆如人愿。

    另一边,送走心腹的袁绍,再不敢久留洛阳,将朝廷所颁符节挂于东门之上,已趁夜悄然逃往冀州。

    未央殿中,年幼的皇帝睫毛低垂,久候之人不至,有些无奈,他轻叹道:“看来袁本初是不会来了。”可惜袁氏满门,不日都将惨死。

    曹操垂首立在阶下,见年幼的皇帝步步走近、停到了自己面前。

    “你便是曹阿瞒么?”皇帝问道,童音清澈,语气却沉稳如长者。

    第6章

    原本的西园八校尉,如今还有五人活着。

    其中袁绍称病不至,便只来了四个,分别是曹操、赵融、冯芳、淳于琼。

    刘协坐在上首,目光沉沉,将四人一一看过。

    为首的淳于琼,后来追随袁绍,做了与张郃齐名的大将,在官渡之战时镇守乌巢,受曹操偷袭而败,被曹军割掉了鼻子。后来曹操看到昔日同僚落得如此下场,本想赦免他。谁知许攸在旁劝说,此人日后观镜,看到鼻子被割掉,定然会记起今日的耻辱与仇恨。于是曹操便杀了淳于琼。

    随后的赵融,乃是助军左校尉,后来投靠了曹操,为荡寇将军,官至光禄大夫。最出名的事情,大约是三国第一喷子祢衡对他的评价,说他“稚长(赵融字)可使监厨请客”,是嘲笑赵融腹大能吃肉,可以做监厨或是干请客吃饭的差事。此刻看去,果然见赵融是四人之中肚子最大的。

    冯芳,助军右校尉,少时与蔡邕齐名,后来做了宦官曹节的女婿。他后来有个女儿,生得美,给袁术做了小妾。这么看来,他大约此后也投靠了袁氏。

    刘协目光落在最后一人身上,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人是真的矮。

    当然,英雄不问身高。

    然而顺着前面三位高大骁勇的校尉望过去,站在最末的曹操就好似掉到了坑里。

    刘协目测了一下,大约不过一米六。

    姿貌不如人,却能做得一样的西园八校尉,那必然有其他过人之处。

    刘协将最右的曹操从头到脚,仔仔细细看了两遍,不得不承认,除了矮,此刻从外表当真看不出曹操异于常人之处。

    然而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小矮子,自东汉末年脱颖而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终成一代了不起的军事家、文学家与政|治家。因为他,他的祖父曹腾虽然是宦官,却得以被追尊为高皇帝,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就连曹腾当初的对食吴氏,都被追尊为高皇后。

    与之相对的,汉献帝刘协却在做了大半生傀儡皇帝之后,不得不禅让皇位给曹丕,自己也离开了都城,去封地做了山阳公,子孙传爵数代后,为胡贼所杀,山阳公国灭。

    如今虽然刘协坐在上首,被尊称为“陛下”,曹操立在阶下,尚是小小校尉。

    然而想到来日天地迥异,刘协焉能不心惊。

    刘协起身,走过淳于琼、赵融、冯芳,停在了曹操面前,缓缓开口,问道:“你便是曹阿瞒么?”

    曹操一愣,躬身道:“回陛下话,小臣曹操,小字确是阿瞒。不知陛下如何知晓?”

    “君前臣名”乃是此时礼仪,小皇帝一开口却唤的臣下小字,那是极为亲切随和的举动了。因此曹操才有此一问。

    刘协微微一笑,道:“朕从前听身边小黄门讲过一则你的故事。”他见曹操满面疑惑,也不卖关子,道:“说是你年少时,见宦官张让等人祸乱朝政,心中不忿,曾潜入他起居之处,意欲刺杀此贼。后来叫他察觉,派了许多人捉你,你武艺了得,挥开兵器,无人敢近身。后来朕被张让等贼人挟持、流落民间,时时想起这则故事,想着若朕能回到洛阳,定要见一见这故事里的主角。今日终于见到了。”

   


    第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