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2)

作品:《点化成精守则

得罪了人,连忙赶去相送。

    “今天就不了,改天吧。”恭王一边朝刺史府大门外走,一边回答。

    听到恭王语气平缓,而且约了来日,卫刺史知道对方并未动怒,当下暗暗松口气。

    “贵府二公子神医奇术,透彻慧觉,心胸性情殊异常人。”恭王来到门外,站定了接着朝卫刺史道,“还望卫卿珍重善待,平日里顺着些二公子。”

    “待明日孤再来看他。”

    说完,这才乘车驾离开。

    卫刺史送走恭王车驾,慢慢往回走,心中疑问很多。

    他那孽障怎么就忽然得了恭王青眼?真是神医奇术吗?

    恭王今日在长平院门前等了大半个时辰,对其谦和容让,如侍师长大贤,没有半句怨言。

    天下能让恭王如此相待的,恐怕五个手指头都能数出来。

    离开时说让他珍重善待,顺着孽障些,明天还要来看?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老爷,要喊门吗?”

    卫刺史听到随从这一句,这才惊觉,自己竟来到了长平院门前。

    他驻足仰起头,望向那紧闭的碧瓦朱门,忽然想起自己已是两年多没见过那孽障。

    不、远远不止两年多。

    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把他完全交给静娘,再没有好好的看过他呢?

    记得之前静娘跟自己提了一嘴,在外头瞧过大夫,已经好些了。

    现在看来,岂止是好些了。

    这孽障,现在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有了什么手段本事?

    他做父亲的,一点都不知道。

    “不用喊门。”卫刺史举起右手,阻止了随从。

    他又在院门前伫立良久,这才默默离去。

    ……

    卫夫人回到正院,因为怕显得太过着急而暴露一些问题,像往常一样在小佛堂念过佛,到了掌灯时分才去书房找卫刺史。

    礼节性敲击两下,推开书房的门,只见卫刺史如往常一般坐在灯下,面前摊开的却并非是公文,而是一幅图。

    一幅美人图。

    美人骑马立于雪中,头戴昭君套,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戴了麂皮手套,拿着一条马鞭。

    她目光含嗔带怒,每个看到这幅画的人,都会觉得她正在怒冲冲看向自己。

    卫刺史就那样和图画中的女子相对,眉眼间一片静谧安宁。

    见卫夫人进来,卫刺史朝她看过去,目光中还留有温存之意,弯唇道:“静娘来了。”

    卫夫人“啊”一声,走到卫刺史身旁,望向那幅美人图:“妾身竟不知道,老爷还留有这样一张画像。”

    “这是姐姐出阁前的样子。”

    张茂娘张静娘,原是皇城高门张家的姐妹,年龄相差不到一岁。

    张茂娘是嫡出,享尽家中宠爱、活得肆意张扬,张静娘则连庶出都不是,是婢出。

    这时代婢出子跟奸生子差不多,身份低微,在家里地位比丫环高不了多少,是被人瞧不起的,不容易嫁的好。

    于是张静娘百般迎奉嫡姐,最终如愿做了张茂娘陪嫁的媵。

    “是啊,恐怕连茂娘自己都不知道。”卫刺史笑着回答,“这是我画的。”

    “在她嫁我之前,我就见过她。”

    “那时有个登徒子上前拦她的马,她挥手就劈头盖脸给了那登徒子几鞭,打的对方哎哟乱叫,我在旁边看着笑,她很生气的瞪了我一眼。”

    “现在想想,都仿若是近在眼前的事儿。”

    “京中闺秀流行骑射马球,姐姐生得貌美,那时外出经常遇到年轻公子拦她的马。”卫夫人掩嘴笑道,“那些人拼着挨几下鞭子,都是心甘情愿的。”

    “如若不是姐姐那个性子,家里怕她进宫吃亏,当初差点儿选了秀,也不能和老爷成就一段姻缘。”

    “十六年过去,到如今家里也就你还记得茂娘,能和我聊聊她的事。”卫刺史叹道,手指一点点抚过画上美人的脸庞,“都说儿子像娘……鸿儿生得也更加像你,却不知那孽障东西随了谁。”

    “渊儿如今已经瘦下来了,不比往日看不清五官骨相。”卫夫人温婉道,“眉眼间和姐姐确实相似,脾气性子大约也随了姐姐。”

    卫刺史又问了几句卫渊的事,卫夫人才仿若不经意间提起:“寿安郡主再过一两年就要嫁过来,不知老爷什么时候上表给鸿儿请世子封?”


    第3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