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2/2)
作品:《那个书中一句词没有的路人甲+番外》
两天后被送到顾瑾手中。
已是梁皇的顾瑾缓缓展开,只见一字。
“战”
收到手书的第二日,西兆的消息传回,顾瑾看着“连破五城”这几个字,沉默的写下了一道圣旨。
国书发出后的第五日,晏粱对峙边界线处,梁国大军集体后退五十里。
这场突如起来的战事,终于落幕。
战后,史官著记:“晏清一怒,兆破五城,越亡二首,梁退三舍!”
后二十载,五国亦有交战。
西兆大越始终不敌大晏,湛城军得“不败之军”的赞称。
晏琢清南境领兵,前后击退梁国七次来犯,梁因主动启战,百姓怨声载道,古澜趁机发难,梁国元气大伤,再无出战之力。
至此,战事休矣。
天下皆定。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真的结局了。
写的时候挺犹豫的,要不要写,都写谁,写到什么程度。
最后的国战,也是一个交代吧。
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样的果。
人都会变的,像是顾瑾,坐上皇位后野心进一步的滋长。
小谢是知道的,她就没指望“天下太平”。
因为不可能太平,有人就会有争斗,为了权,为了钱,或是复仇,抱负,这是避免不了的。
她所衡量的就是,值不值得。
或者说小谢,鱼塘,瑜伽都是这么衡量的。
打仗不是写一道圣旨,脑子里想一下就可以的,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打完之后的收尾更是繁杂多事。
就像南境的那三座城。
打了三年,就从富庶之地,变成了几乎是荒城。
值得么?
战略上来看是值得,但是对于百姓呢,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用这种代价来满足所谓的千秋霸业,鸿鹄之志,真的有意么?
小谢觉得没有,她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诠释了什么是“以战止战”。
这种认知,不仅仅是因为她接受过现代教育。
也同样是作为礼仪之邦的国民,骨子里所带有的那份风度。
p.s.
还会有一到两个番外,暂定是一个现代篇(小谢又穿回去了)
另一个在考虑要不要写另一版小谢穿越遇到鱼塘的故事,因为正文这一版主角配角在爹妈方面真的是要多惨有多惨,本来是打算写卫恣和廖涵的故事的,但是太虐了,就算了,毕竟我岁数也大了,不想一边写一边哭。
暂定是这样,有什么想法可以评论交流,我都会看的。
第117章 番外2:现代篇
谢方寒在晏瑜棠离开两年后在湛城
第175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