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1/2)

作品:《恋爱脑的奸臣们如何自救

    禁城军赶到金陵月面前时,除了两把带血的短刀和地上溅落的些许血渍,并无其他。

    和禁城军统领简单的交代了方才的经过,金陵月将短刀交于禁城军统领,便悠然回府。

    禁城军统领拿着带血的短刀,目送一身白衣的金陵月,心中大惊。

    新任的金掌事,竟然是个练家子?

    第4章

    太阳照常升起,又是新的一天。

    朝堂上依旧是客气的一统虚礼,没话找话。

    待大家准备散会去坐班之际,紫色衣袍的金陵月脱离队伍,恭敬的捧着奏章跪于殿前。

    殿前的公公疑惑的接过还带有金陵月掌心温度的奏章,交于皇帝手中,站到一侧观察皇帝脸上的表情变化。

    随着那本奏章一页一页的翻过去,皇帝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

    合上奏章,皇帝少有的威严声在大殿里响起:“陈尚书,金掌事,你们随朕到后殿来,其他人,退下吧。”

    众人皆是一脸错愕。

    被点名的户部尚书陈尚书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迷迷糊糊的跪到了殿前。

    倒是人群中的白玉辉看着金陵月笔直的背影,轻笑出声,“有意思。”

    不出半日,关于在后殿,皇帝训斥户部尚书的消息已经飞遍了整个京城。

    至于具体原因,知道的就只有极少数的人。

    毕竟看热闹的人多,解决问题的人少。

    白玉辉端着茶盏,靠在圈椅里,听着手下打探回来的消息慢慢叹息。

    圣金国的二月,寒冷无比。

    今年的二月更是比以往更寒几分。

    饶是牧民们提前将牛羊马都赶进了提前搭建好的畜牲棚子,也抵不过这呼啸而过的寒风。

    不足半月,牧场上的牲畜已经死了将近一半。

    发展到后来,不光是牲畜,就连周边一些村镇的活人,也冻死了不少。

    前几日飞奔进京的旌旗,就是一封一封的灾情报急。

    霜冻灾害已经慢慢的在圣金国周边越演越烈。

    以至于一些个受霜冻灾害的富人动了举家迁出的脑子。

    富人一走,当地的经济飞流直下,平民小百姓既要忍受霜冻,又要忍受没有银钱来的困境。

    一个能忍,两个能忍,成百上千的贫苦百姓聚集到了一起,就忍不住要bao乱了。

    朝廷在每个地方都有安排了驻守地方的禁卫兵,为的就是防止这种突然而来的bao乱。

    而禁卫兵的数量,是根据当地的人口比例分配下去的,很有门道。

    不成想,几次bao乱下来,领皇粮的禁卫兵一点好处都没有占到,反倒差点被发疯的民众给生吞活剥。

    事情传入京城,皇帝也只是加派了更多的禁卫兵前去镇压,还从国库拨出了翻倍的银钱前去救济。

    事情在前两天,终于稍微有所缓和。

    然,就在一个时辰前,金陵月将一份奏章呈到了皇帝的眼前,让这件事又重新被折腾了起来。

    如果禁卫军确实是按照预估的数量委派过去,bao乱可能会发生,但是不会像今天这般,死伤无数。

    这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禁卫军的驻扎人数少了,形成的兵力不足以应对突发情况。

    另一种是,被驻守的平民人数,过多,多到禁卫军不知所措。

    金陵月查阅了今年新呈报上来的参军记录。

    意外的发现,这次受灾的几个地区,参军人数不足百人。

    征兵是半年前开始,那时候花好月圆的,并不曾有天灾人祸。

    怎会征上来这么点人数?

    金陵月又翻阅了之前的几年征兵册,结果发现从五年前,这几个地区的征兵人数就在骤然下降,从几千人到几百人,最后到了这几百人,竟没人质疑。

    金陵月将此事呈报给了老尚书,老尚书摸着一把胡子不住的点头,转头就呈报给了右丞相。

    事出蹊跷必有妖。

    “查下去。”右丞相只回了三个字。

    右丞相底下的三部立马连夜开了小会,分配了各自的任务,沿着这条道儿查了下去。

    两天的功夫,关于户部尚书陈大人户籍作假欺上瞒下,偷漏赋税的条条件件就被摆上了台面。

    偏远地区的人口本就分布广阔,不集中,想要统计清楚确实需要一番功夫。


    第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