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2/2)
作品:《偷》
对他的着重描写,对他性格形成的理解和判断,去做出自己心中的估计了。
----
【如果沈乔和宋澄更早沟通心意,宋澄会死吗?】
会。宋澄是把自己彻底关在过去的人。他甚至连看到薛枞活着站在他面前都会产生负罪感,因为觉得自己是罪魁祸首之一,这种心理不健康不必要,但它就是存在,如果宋澄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可能就没有这种烦恼。他和薛枞不是表白与否的问题,爱不能拯救一切——如果人不愿意救自己的话。
宋澄选择不再往前走,而薛枞需要负重前行。在宋澄看来,他用给自己最后留下的时间,陪伴了爱的人,做了想做的事,已经没有遗憾了。所以他对薛枞说,“你自由了,我也是,”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后半句。 他被困在过去,所以最后一刻也没办法顾及到自己爱的人还能不能承受,他求得了一个解脱。在某种程度上,宋澄得偿所愿了。这件事情其实对于被留下来的人来说,也非常残忍。当然,宋澄本来承受的一切对他来说也足够残忍了。
---
【关于结局】
一开始写文的时候确实没想到收尾会这么沉重。因为最初设想的狗血因素还会更多一点,后期其实剔除掉了。当初就真的只是想写篇大洒狗血的文,然后估计读者也不会太走心。但是越写到后来,自己也越写越走心,虽然仍然是狗血文吧,但反而会产生很多限制,觉得某一个人可能会做某件事,不会做某件事。
包括最开始其实也设定了南帆恢复记忆之后,薛枞完全不相信他,觉得他不停地摆弄说词,其实就只是很不走心地在欺骗自己。但是后来觉得,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薛枞其实不会再愿意去怀疑南帆,因为那些温暖的东西都是他仅剩的支撑。
再比如说关于程煜。可能更让人觉得舒服的写法,是南帆不仅从此和他撇清关系,还或多或少地报复他,让他在薛枞的面前自惭形秽。但是按照南帆的性格,真的很难对他怎么样,最多不去见他,说了断的话,但也就仅此而已。他觉得比起程煜,自己才是需要负主要责任的那个人。他对程煜的照顾,可能有部分移情,但那是他当时意识不到的,所以也意识不到自己过界,这些都是在产生了后果之后,他才反省的。就像反复提过的,孟南帆得到很多爱和关心,自己也付出了很多爱和关心,他反倒意识不到“偏爱”。
还有宋澄的死,本来着墨会更少一些。促使他变成这样的经历,可能不会详细写,读者大概也会少些共情。不过写到后期,其实已经脱离设定了,因为他的经历本身也是完整的,性格再也没办法用几个词来简单概括。他第二人格里出现的偏激手段,其实也是执念所在。是他后悔过、想做过或是碍于自身坚持而不愿去做的事。他的其中一个愿望,就是需要薛枞活着,不论怎么活,但活着
第121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