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胤禩[四八] 第26节(1/2)
作品:《清穿胤禩[四八]》
胤禛叹了口气:“你早就猜到了不是吗?所以你才会让我推荐太子。皇阿玛是后悔了,我怕你难受没有和你说。”
胤禩明白,康熙最恨结党。自明珠与索额图之后,结党营私一直是康熙最为忌讳的事,这次朝臣联名推荐自己,正是犯了康熙的忌讳。
自己早就知道康熙对废太子胤礽依然心存幻想,但是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去推荐这个人。即使他真的是康熙心里面的人选也不行。不说他对自己不轨的心思,就是他骄纵的个性也实难成为一国明君。这是自己的坚持,只是可惜因此连累了额娘。想到这里,胤禩不禁又难过起来。
看到胤禩这么伤心,胤禛真是心疼。“小八,事已至此,还是不要多想了。如今还是韬光养晦为妙。这些日子,皇阿玛频频召见废太子,看来还是想要重新立他了。如果,如果下次皇阿玛再让推选太子人选,你还是选他吧。”说到这里,胤禛只觉得心里痛的很。那个人,一直对小八有着觊觎之心。可是在这朝堂之上竟然只能选择他来顺应康熙,真是让人窝火。”
看到胤禛说了这番话后难看的脸色,胤禩的心情竟然好转了些。这个人真的是以他为先,事事为他考虑呢。
“四哥,你这副忧心的样子,真的不像是众人口中冷面的雍亲王呢。”说着,安慰的抚摸着胤禛的脸颊,“四哥,我自有安排,你不用担心我了。再坏,也坏不到现在这个样子了。”
胤禛知道他生性倔强,经过这次的事情,更是休想让他妥协。只能捉住他的手,轻轻的吻着他的掌心,以示安慰。
胤禩一笑“四哥,你瘦了呢!是不是我特别让你操心?”
胤禛叹了口气:“小八,四哥只希望你能忘记忧伤,重新振作起来。”
胤禩点头:“嗯。我是个大男人,自然不会一味的伤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的。”顿了顿,又笑了起来:“四哥,现在大哥被圈禁,二哥被废,三哥因为举报大哥一事也让皇阿玛心怀不满。我也被皇阿玛厌弃了。这最有希望的人可是你了呢。如果你以后做了皇上,可别忘了八弟啊!”
看到胤禩有心情说笑,胤禛终于松了口气:“好啊!如果我做了皇上,就封你为皇后。”
胤禩正在喝茶,听他如此一说,险些将茶水喷出来:“你就吹牛吧。如果你敢封我为皇后,只怕满朝文武,宗室亲王都会和你拼命。”
胤禛一笑:“照你这么说,这满朝文武心里面可都向着你呢,你做皇帝的机会也是大的很啊。那你说,要是你做了皇上会封我做什么?”
虽然知道胤禛在说笑,但是胤禩还是仔细的想了起来:“如果我做了皇上,我就让你做暗君,你觉得如何?”
“暗君?这是什么玩意?”胤禛配合着胤禩也开起了玩笑。
“暗君,就是暗中的君王了。虽然我明着是皇上,可是暗地里却和你商量,那你不是暗君是什么?”
胤禛喃喃念道:“暗君,暗君。我是你暗地里的夫君嘛。”
胤禩顿时大怒,恨恨的锤了他一拳。
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在说笑。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如果传出去,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如今为了安慰胤禩,一向正统的胤禛都陪着他说起了这样的言语,胤禩说不感动是假的。
在这个远离京城的别院中,两个人度过了美好的十天。但是快乐的时光容易过,一眨眼的时间,胤禛就该回京城了。
胤禩明白自己不能再逃避了,便与胤禛一同返回京城。
但胤禩仍然以生病为由,没有去工部。谁知在胤禩回京后不足一月,康熙也病了。
康熙这些日子来可谓是心力交瘁。先是太子意图谋反,接着大阿哥被查出镇魇太子。最疼爱的两个儿子先后被圈禁。朝臣所欲立的太子又是身份卑微的老八。自己急怒之下的言语竟然又使得良妃丧命。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康熙心情烦闷,以致郁结于心。
正月二十三日,康熙病重,回忆往事,流涕伤怀。这时又想起了胤禩平日的好处,便命人召见胤禩。
胤禩对于康熙是非常愤恨的,可是他也知道这个时期得罪康熙并不明智,所以拿出了上辈子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将康熙哄的很开心。
从养心殿出来,看到废太子胤礽等在外面。胤礽比以往瘦了很多。胤禩看了看他,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喊了声二哥,便离开了。
胤礽望着他的背影呆呆出神,直到李德全过来喊他,方才回神:“二爷,皇上请您进去。”
李德全的表情很恭敬,他一直伺候着康熙,自然明白万岁爷对这位爷的心思。
胤礽回过神来,跟着李德全走进了养心殿。
康熙看着消瘦的儿子,心疼不已。
“保成,记得你小时候最是缠人,每次都得朕哄着才肯入睡。”康熙此时不像个君王,就像是普通人家的阿玛一般,与儿子闲话家常。
听康熙提到从前,胤礽也是唏嘘不已。“皇阿玛从小教儿臣读书,习字。给儿臣讲历史故事。儿臣都记得,儿臣……”说到这里,胤礽跪了下来,已经泣不成声“是儿臣不孝,儿臣辜负了皇阿玛的期望。儿臣实在是无颜面对皇阿玛啊!”
康熙亲自扶起了胤礽:“你是受人镇魇,与你本性无关。你放心,朕会还你一个公道的。”
父子两人又说起了往昔的快乐时光,直到很晚,胤礽才出了养心殿。
和康熙交谈过后,胤禩心里的愤懑并未消除,他只想说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不论怎么样的后悔,额娘还是被气死了。如果你不是心里早就有那样的想法,又怎么会张口就说额娘是辛者库罪籍呢?既然你因为额娘出身低微而否定额娘,否定了我,如今又何必假惺惺的忏悔。既然你嫌弃额娘的出身,进而嫌弃我,那我偏偏就是要做皇帝给你看看。
心里暗暗下了决心,胤禩的动作更快了。
作者有话要说:想问问众位大人的意思,希望八八做皇帝吗?
93、第四十三章 ...
康熙对于胤禩,还是很愧疚的。自己让群臣推选太子,结果选出的竟然是一向低调的胤禩,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再加上推选胤禩的人数竟然占了朝臣中的多半,令自己大为惶恐,所以自己才会那般失态,说出了那样一番话来。
如今良妃因此而逝,胤禩也病了好久。康熙觉得自己既然不能让他做太子,那就等过些日子将他晋为亲王吧,也算是对这个儿子的补偿。
从康熙召见胤禩之后,就不断的给他的府里赏赐奇珍异宝。三天后更是下旨晋封胤禩为廉亲王。
胤禩拿着圣旨冷笑不已,这便是康熙的补偿了,无法封他为太子,又间接害死了良妃,所以用这样一封圣旨来安慰他。只可惜,爷我并不领情。
除了对胤禩照顾有加外,康熙对废太子胤礽更是多加询顾,常有召见。
三月初四日康熙又一次召集满汉文武大臣,让众人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这次当着众人的面,康熙说道:“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胤禩对康熙此举冷笑一声,只怕众人如果不选胤礽的话,康熙又会反悔了。
为了这次朝会中能够重新立胤礽为太子,康熙可谓费劲了心思。不仅常常召见胤礽,而且多次对诸王及大臣表示,梦见了孝庄文皇后和孝诚仁皇后,两人对他废了太子一事“颜色殊不乐”,让他心里难安。而且废太子胤礽经过多日调治,疯疾已除,又成为了当年令人称赞的样子。
经过了这一个多月的铺垫,康熙觉得满朝文武对他的心意应该已经了然于心了,才有了今日的朝会。
谁想世事难料,康熙想要复立胤礽,朝臣却理解的并不到位。
本来当日选择八阿哥做太子后,康熙勃然大怒,这让一些观望的官员摇摆不定。可是自从良妃去世后,康熙对八阿哥可谓是照顾有加,不仅时常赏赐东西,更是将他封为了亲王。这么多的阿哥不晋封别人,偏偏晋封八阿哥,很多朝臣便认为这是康熙要立八阿哥为太子的前兆。
至于对废太子多加垂询,那就更加好理解了。废太子毕竟是万岁爷的心头爱子,这次为了国家社稷,将他废黜了,万岁肯定心里觉得对不起爱子,多多召见也就不奇怪了。再加上这次康熙说了,众人选谁,朕即从之,更是让佟国维,阿灵阿等忠于胤禩的人心花怒放。
朝会一开始,在康熙说了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后,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等朝中重臣便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
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看着下面这般情形。康熙觉得事情有些不对了。他这些日子心力交瘁,本就病了些时日。今儿个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顿时让这个总是将一切事情掌握在手中的帝王感觉不妙了。
康熙觉得需要一个人来和群臣唱反调,好以此引出立胤礽为太子。
看了看下面的众人,康熙沉吟片刻,方才说道:“胤禛,你觉得谁适合做太子?”
在康熙看来,这个儿子是一向忠于自己,忠于胤礽的。上次便是他推选胤礽为太子,这次让他继续说出来,自己也好接着。
谁知胤禛经过几日的思考,却有了不同的想法。八弟的性子自己明白,他是定然不会妥协的。自己如果接着推举太子,必然和他站在相反的立场上。他母妃病逝,他自己又病了这么久,如今自己还为了所谓的前程孤立他,自己于心何忍啊!想到这里,胤禛顿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皇阿玛,儿臣也认为八弟是太子的最好人选。”
康熙一震,怎么回事?难道短短时间胤禩连胤禛也收买了?
康熙又看向胤祉,“老三,你说呢?”
胤祉看如今的情形和康熙的态度,知道自己是肯定没有戏了。废太子一向暴虐,和自己又素无交情。老八却向来文雅,对自己这个三哥又一向恭敬有加。他做太子比让康熙重新立废太子胤礽好多了。便也接口说道:“回皇阿玛,儿臣也觉得八弟素有贤名,又足智多谋。是太子的理想人选。”
康熙只觉得气血上涌,什么时候,究竟是什么时候,老八竟然将这些人都收买了?
“老五,你说呢?”康熙问起了一向中立的胤祺。
胤祺和胤禟是一母同胞。自己的亲弟弟一向和八弟亲近,自己总不能和亲弟弟为敌吧,便也接口:“儿臣也附议八弟为太子。”
康熙只觉得喉头一甜,用尽力气方才将上涌的鲜血吞了下去。难道满朝文武都已经是胤禩的人了吗?
想到这里,康熙对着殿上的众人问道:“你们的意思呢?”
众人觉得万岁爷这是让他们赶快的宣誓效忠新太子呢,便齐声说道:“臣等附议。”
康熙顿时眼冒金星,身体晃了起来:“你们,你们,你们……好……好……”说到这里,康熙一口气没有喘过来,顿时晕了过去。
看到康熙晕倒,众人都慌了。连忙将康熙送回了养心殿。
太医们齐齐会诊,但是谁也不敢下定论。只能将上次康熙的病情拿出来说话:“万岁爷是心力交瘁,郁结于心。再加上多年来操劳过度,这才会病倒。”
众人听了顿时了然,这太子殿下忤逆,大阿哥又镇魇太子。两个陛下最疼爱的儿子都这样不争气,也难怪万岁爷会心力交瘁,郁结于心了。
这次朝会,虽然康熙没有宣布太子的最终人选,但是众人都听到了康熙最后说的好字。因此康熙病重,一切的事情众人都很默契的询问胤禩。
对于康熙突然晕倒,胤禩他们可是措手不及。胤禩本来决定即使被康熙厌弃,冷落,也绝对不会推举胤礽。但是他没有料到,朝会一开始竟然便是一边倒的格局。就连四哥,也没有听自己的话继续选择废太子,而是与他站在了同一立场。当时胤禩低下头,隐去了眼中的泪水。
四哥真的是将自己放在了首位啊!
现在康熙病重,一切的事情朝臣都来询问自己,隐隐有自己便是太子的意思。想到这里,胤禩望向了胤禛。
这时,胤禛也心有灵犀的望向胤禩,他的眼中有鼓励,有安慰,有期待。种种情绪一闪而过,最后混合成了深深的情意。
胤禩顿时心中大定,只要四哥向着我。无论前面有什么,我都不会怕的。
94、第四十四章 ...
康熙四十八,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平日里精神健硕的皇上,在那日朝会上晕了过去,整整两个月没有醒来。
朝臣们很有默契的什么事情都询问廉亲王胤禩。胤禩便自然而然的做起了监国之职。
不过,为了使自己不徇私,不懈怠,廉亲王主动要求由雍亲王来监督他的施政。平日里朝政处理,由二人共同批复。如果二人有异议,那么就由朝臣在朝会上商议决定。
胤禩的此项决定,使得朝臣们大加赞赏。如今,皇上昏迷不醒,廉亲王却不趁此排除异己,巩固势力,反而主动由最冷面无私的雍亲王监督,真不愧贤王的称号啊!
面对如今的情形,胤禩真是感慨不已。平日里像座天神的皇阿玛突然倒下了。自己真的是措手不及啊!
本来照胤禩的想法,经过这次的朝会,康熙应该会更加的厌弃自己,自己也就可以远离朝廷的纷争了。说什么做皇帝之类的其实都是自己不甘的气话。因为他知道历史,知道自己这个身份的最终结局,所以他的心里一直有阴影。总觉得只要四哥不误解自己就好。那样即使康熙厌弃自己,等到康熙百年之后,四哥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对自己好的。
谁知道康熙竟然会……
因为康熙圣体欠安,所以一直休养在乾清宫。
早朝过后,胤禛和胤禩又一次过来探望康熙。李德全见到二人,行过礼后却低头抹眼垂泪。
“李公公。”胤禛和胤禩对他比较尊重,不说他是康熙跟前的贴身之人,就说康熙病重这些日子,他都守在旁边,没有对他们这些将来的主子谄媚迎合,这就让胤禛胤禩这两个深受深宫倾轧之苦的阿哥佩服不已。
“李公公,皇阿玛今天怎么样?”
“回两位爷,万岁爷还是昏迷不醒。”说到这,李德全又不禁流下泪来。
胤禛与胤禩对望一眼,眼中有着浓浓的担忧,这个时候,他们都没有想其他的事情,环绕着两人的是对父亲的担心。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乾清宫。康熙躺在榻上,气色比前些日子好了很多,但是依然阖着眼,没有任何清醒的迹象。
和往常一样,两个人低低的在康熙耳边禀报着一天的朝政。又说了些闲话家常。这个时候,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只有父子亲情。
二人正沉浸在这种幻想着的父慈子孝中,康熙的身体动了动。胤禩连忙喊道:“皇阿玛……”
二人连忙上前几步,跪倒在康熙榻前。
康熙缓缓睁开眼,这些日子他虽然昏昏沉沉,但是心里面却什么都明白。每日里听着胤禩在耳边禀报着国事,心里竟然暗暗欣慰。这个儿子比自己有手腕,也比自己更懂得朝廷的弊端啊!官吏贪污,压迫百姓,这些问题自己明白,可是偏偏因为对
清穿胤禩[四八] 第2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