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老爷的网红之路 第73节(2/3)
作品:《[红楼]大老爷的网红之路》
大骇,完全不知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有这效果——既不是中毒,只一个气急攻心,居然就这样没了?
#
贾珠醒来已是过了半个小时之后,待看到朱雀他也是吓了一跳,毕竟朱雀从大雍这边的角度来说,身高九尺多,比他高了快两头。长臂猿腰,看上去就很是矫健,再加上朱雀那张脸,以及这完全是个陌生的地方,他岂能不惊?
贾珠一醒来朱雀便道:“你与我有缘,今日欲收你做个记名弟子。”
贾珠:“……”
这也忒是霸道,居然也不问他愿与不愿?他立刻道:“敢问给下是哪位尊神?在下乃是——”
“行了,你家我也去过不止一次,只是和你打照面还是头一次,虽然你这弱不禁风的,可谁让我和你有缘呢,学也要学,不学也要学,不用搬出来你那个好伯父,我也不怕他。”
被朱雀一语道破内心所想,贾珠只得到:“只是在下身为人子,自然要侍奉父母,而且在下妻子已有身孕,在下哪能舍下她不管?”
朱雀也不过是为了圆谎,至于这贾珠是不是真的要给她当学生,其实并不是很在意,只是要演戏怎么也要演全,这才道:“如我所料不错,你与母亲缘分已尽,倒是老父和妻儿……你真执意要回去?”
贾珠一听,连忙道:“您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与母亲缘分已尽?”
朱雀道:“你母亲,寿数已尽。”
贾珠那脸,刷一下就惨白惨白的,以至于朱雀心里又是叹,又是不解——女神的审美要是这样的,她怕是永远也掰不弯了。
#
王氏虽然死了,可她的死,还是给子女造成了一些影响。
贾珠不提,只说元春。元春要嫁的是刘晋也参加了此次恩科,考试的时候这刘老爷子相当傲娇,全程都没有往刘晋身上看一眼,可任谁都知道这老爷子对他孙子自信着呢。
这刘晋在大雍本就算得上是一个大龄青年,原本和元春的婚事延长一年就是为了方便贾珠赶紧找老婆。谁知道这殿试刚过,眼看着再不久他终于能成亲了,结果未来的丈母娘死了!
贾母对这事颇为上心,亲自下帖子去了刘府和刘老太太商议此事,毕竟谁让身为媒人的林母已经去了江南?
好在是刘老太太并没打算悔婚,毕竟谁让孙子去殿试的时候身上都是佩戴的元春送的荷包?要是还看不出孙子的心意,她也就枉为他的祖母了。最后两个老太太商量妥当,让元春热孝出嫁。
元春也就罢了,贾母还要操心贾政。
她眼瞧着这贾政在王氏死了之后也没有为她服孝一年的意思,显然是不喜这王氏不喜欢过头了,将其喊来,就是一番训斥。
“你虽然不喜欢她,可她好歹还留下了三个孩子。你总要顾及一下孩子们是怎么想的!”贾母说这话,也是意有所指,毕竟之前王氏死时,他明明在府里可因为喝了一个酩酊大醉,十几年的夫妻情分都没见上最后一面,事后还对丧事不管不问。
且不说元春这个即将出嫁的女儿,那贾珠心里能好受吗?宝玉将来听人说了,又会如何?
她是真心在为这个儿子考虑,总不能因为对王氏的厌恶也和嫡出的子女就此生分。
贾政只道:“母亲教训的是,儿子会牢记在心。”
这贾母也不想因为王氏过多的苛责他,只道:“那赵姨娘我觉得不是个好的,只是你这个年纪要再找个好的续弦总有不如意之处,我觉得院子里既然有崔氏打理,便先如此,我再慢慢寻个好的给你。”
说到这里,也不禁叹气道:“是我昔日走了眼,结果找了这么一个给你。”
“母亲不必!”贾政道:“儿子都马上要当祖父了,续弦之事还是算了吧,只是宝玉还是要劳累母亲了,我觉得珠儿媳妇有些骄纵太过,并不适合带着宝玉。”
这虽有长嫂如母一说,可也没有祖母还在且身体好的时候,就让孙媳妇带小叔子的道理,贾母自然是应了下来。
那贾宝玉生来就得了她的眼缘,当初觉得这小子像贾代善,现在觉得这小子怎么看都可爱。
贾政垂眸道:“儿子还有一事要跟母亲您商量。”
贾母立刻看向他,对他话语中的郑重其事,隐有不安。
那贾政道:“儿子想好了,这官儿子不辞了。”
贾母顿觉稀奇,只是儿子不想辞官她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说起来她自己觉得贾政就这么个年纪,就要“颐养天年”,也忒是……不像。只是将来父不如子,颇惹人笑。
贾政神情严肃道:“几个月前大哥倒是有跟儿子提点过,只是儿子那个时候没想明白,现在儿子觉得要是就这么辞了,对于珠儿也没多少裨益,反而是一辞,说三道四的就更多了。”
贾母微垂眉眼,过了半晌才道:“其实不辞也好,你还记得你这官位怎么来的吗?”
贾政顿时跪下道:“儿子辜负了父亲,也让您蒙羞了。”
贾母带着泪光的眼仔细看了看他,越发觉得他这个弟弟反而比贾赦显得苍老了许多,叹道:“你去跟你父亲上柱香吧,你怎么想的也跟他说道说道。我也没读过多少书,但是有个道理我还是懂的。子不如父那叫虎父犬子,你和老大当初都是。可要是儿子比老子强,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贾政恭恭敬敬地听了她的教诲,原本因为王氏一事而疏远不少的母子反而在她死后,又亲近了不少。
贾母道:“而且珠儿要守孝,还有三年呢。”
这三年里,要是能升一升……
不,就算是不升,又能怎么样呢?荣国府如今烈火烹油,二房低调一些,也不为过。
#
王氏之死,死得蹊跷,可街头巷尾的百姓们都不觉得奇怪——
这样罪孽深重之人,没福啊!这辈子也就是个五品诰命的命。她儿子眼看着是有出息了,可也轮不到她沾光!
再加上贾珠被神仙看中却因为其母突然死了,只得去而复返,更是引得大家啧啧称奇,既有夸他有小心的,又有说他糊涂的,毕竟怎么能因为一个王氏就耽误了自己呢?
这可是当神仙呐,搞不好就能白日飞升了,到时候还不能将家人都带到天上去享福?
这贾母既因为王氏之死而快意,一边又在琢磨宝玉和贾珠到底是不是……只是她也不敢说在人前,甚至也不敢去问贾赦,只去跟贾代善上了柱香,问了问他。
不过贾母倒也未曾因为这话而对宝玉和贾珠另眼相看,起了歪心,毕竟就算是天上的神仙,又有几个大的过紫薇帝君的?
这些天在荣国府里出出入入的神仙还少吗?听说谢神宴那些从天而降的神仙足足吃掉了一千多人份的东西呢。神仙比凡人要厉害,不还是要吃东西?
至于琢磨,也不过是心中好奇罢了。
这王氏死后原本邢氏和薛姨妈帮着料理后事,待贾珠回来后自然是他来料理。
那崔氏原本就担心他身子不好,这治丧可不是易事,再加上贾珠是长子,自然要守孝,一连串加起来,又怎么能受得了?
只是舍不得,也要舍得,她中还后怕着呢,这要是贾珠一去不回,她和肚子里的孩子又要怎么办?
隔日那王子胜夫人就来了荣国府,先是见了薛姨妈,对王氏的具体死因也是讳莫如深,并不询问。
王氏死后第四天,就出了皇榜。
按说殿试结果应该要让举子们在太和殿,继而传胪唱名,玩的就是才子们的心跳。但是君故之前刚将早朝改成了七日一休,并不想再因为一个名次再耽误一天早朝,这才选择了皇榜张贴。
虽然说荣国府的人都觉得王氏死的不是时候,这不刚死,皇榜就出了?珠大爷这不是就算是考中了也没办法当官儿?不过上从贾母和贾政,下到崔氏和元春,都是心中惦记着名次,今儿个一早就派人早早去看皇榜。
要说那日殿试之后,崔觐的名声简直是直上云霄!狂的过了!江南才子们对他颇有不满,让他一个人拉了所有人的仇恨值。
但是崔觐并不在乎!殿试之后人家第二天就去青楼买醉,第三天骑马出城而去,第四天根本就没见着人影。
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出城根本没回来!于是那仇恨值啊,更是直线上升!
因此今天一早,众多举子群聚状元楼,大家就不免对崔觐又指摘了一番,这才得以放心等那金榜题名。
谁知道,等那金榜一贴,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看了——
北方学子是因为头甲三人都是江南人士,这也的的确确是打了北方学子的脸。
南方学子则是因为头甲第一名,就是那狂生崔觐!
刚刚还吐槽着人家呢,还没怎么着呢,这脸就给打的啪啪啪响啊,除了自不如人,还能说什么?
更重要的是这次的皇榜还带了分数!那崔觐拿的是满分!显然是颇合圣意,这前途无量啊。
不禁学子们关注,百姓们也都知道这次的恩科与众不同,乃是新皇自己出题,且又是自己改卷,而且题目也与众不同,居然是连出五题,五题都不限字数,又哪里能不好奇?
赌坊早就有人在下注头甲三人是谁,倒也有不少百姓凑了个热闹。而现在皇榜一出,金科状元果然就是那狂生崔觐,便引得叫好声一片。毕竟之前崔觐本就是江南第一才子,这次买他的也最多,一传出来就让赌坊老板们个个黑了脸。
而等到榜眼苏州蒋慈和探花金陵江杉之名传出来后,赌坊老板们立展笑颜,这俩谁听过啊!谁都没听过!没听过就对了!!!
不少才子才子都在听到后两个名讳后都表情微妙,这两人又是谁?他们还真不知晓。
江南才子们纷纷讨论了起来,倒是知道那蒋慈原本乃是一书院的教书先生,已年近四旬,甚是清贫,之前才名不显,这才不为人知。而那江杉压根就没人知道!
直到有人说那探花郎住在西宁郡王府后顿时差炸开了锅,有人道:“我知道了!我知道是谁了!”
立刻询问声如云。
那人道:“这江杉应是金陵一个地主之子,曾经因为得罪了甄家,家破人亡,他倒是逃过了一劫,原本不知去向。只是前些天听说了一则传言,有人状告了金陵体察院总裁甄应嘉,名江杉。因这江杉考之前名次与那荣国府贾珠相近,我在看位次的时候看到了,那江杉一天下来,坐姿微妙……”
剩下的话就不用说了。
这民告官,自然要先打一百杀威棒。虽有传言说新皇有意更改,可这改也要时间不是?
这一说立刻就有人道:“原来是他!那人与我也座次接近,当时在等候入殿之时,我都好奇他怎么能参加殿试,居然没被礼官给叉出去。”
继而有人感慨道:“原来如此,此子倒是命苦。”
“是极,不过这下也是否极泰来了。”
大家解除了好奇心,便有人又说起贾珠,道:“刚刚听到贾珠似乎也在二甲前列啊,只是他虽是中了,却是没办法考庶吉士了,不巧啊。”
当下就有人笑道:“莫操心,四王八公,人家贾家一人就占了两列。亲大伯是吏部尚书,堂伯父是京城节度使,岳父是刑部尚书,三个一品啊!你还担心人家?”
顿时从者如云。
也有那看不过的,只是介于众人盲从,只讥笑了两声。
只是还有人道:“人家何止是如此,没听说二甲头名是谁吗?传胪乃是他的妹夫,人家还有一门内阁首辅的姻亲呢!”
“这怎么就好端端地扯到刘晋身上了?呵,也是刘二爷运气不好,只区就了二甲,指不定还是刘老爷子避嫌呢。”这说话的便是一北方学子,之前北方学子心中的状元自然就是刘晋,结果没想到,反而还是让崔觐出了风头。
这也就罢了,没想到更气人的是这头甲三人没一个北方的!
这就引起了火气,立刻有南方学子冷嘲道:“避嫌?这卷子可是新皇亲自批阅,刘家二子都是进士出身,的确是刘家的家学渊源,可要是扯到运气上,呵,难道就是说榜眼和探花都是运气好喽?”
自然没人敢接这话,只是先前北方学子不怒反笑道:“我们说刘二爷运气不好,可没说是他们运气好,这运道谁又说的准?毕竟今后大家都是同朝为官的同年,这为官之道,可就难说了。”
说话之时还不忘鄙夷地看向江南学子们,他就不信,新皇真能让江南官员继续连成一片!
#
御书房中,大老爷看着手里的折子不禁皱眉道:“太上皇怎么说的?这老三到底去还是不去?”
江南那么一大块儿,一个金陵,一个扬州,再加上一个姑苏,都是重中之重,若非像林如海那样的,或者有关系网的,冒冒然地去那边当官儿,只会被踢出局。
这要搞出来一个试点推广全国,光有北方还不够,必须要拿江南下手。
如向东阳所推选的是老三一样,这也是他心里的最佳人选,而且此举最为“平和”。
君故叹道:“暂时还真不知道怎么跟他张口。”
“也是,太上皇的年纪也不小了,看着是年轻了点,这一年多也是修身养性的,看着整个变了一个模样,可他那性子忒多疑。这老四和老五也就算了,又不是你的锅,可这老三一去江南……就看他之前对甄应嘉都舍不得,你要是让老三去管这事儿,简直就像是在挑他的肺管子,他分分钟就要没气了。”贾赦说着还摸了摸自己的心肝儿,“不过要我是他,估计还是能舍得。”
君故好整以暇道:“为何?”
“你想啊,他早晚是要‘修仙’的,修道人有讲究随心所欲的,有什么出世的,也有入世的,我冷眼瞅着这位可不是讲究什么随心所欲,先给自己画了个道儿。再加上你之前跟他说的双修的话,我怎么都不信他会跟甄太妃过上几百年!”
要真如此,他还真要给甄太妃发一张真爱卡,妥妥是真爱啊。
说到这儿他还促狭地问:“你跟我说,你是不是真让他给……”
不能生了?
君故没成想他居然还惦记这个,只能给他一白眼,“就没你不好奇的,行了,你陪我去老三那儿一趟吧,先看看他自己怎么想的。要是不情不愿,到了之后自然也有的是办法搪塞。这江南的试点不成,其他地方定然是有样学样。”
江南所产的粮食在新粮种推行之前,也就是说现在,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赋税也最少占了三分之一。
根据数据,江南8%的人口占了的土地,其余40%为佃农或者雇农无地。有6%没有户籍,也就是黑户。
贾赦上次去金陵的时候先把自家给梳理了一遍,对金陵那十几房简直头疼的要死,嘀咕道:“其实倒也不全是地方官员的问题,毕竟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就比如我家那十几房,我都恨不得跟他们分宗!之前可是放了狠话才震慑住他们的,亏得我当时还是个国公。”
“现在想想你似乎行动的太早了,不然直接拿那些人开刀算了。”君故开玩笑道。
“……还真别说,也是一个法子。不过想想你
[红楼]大老爷的网红之路 第73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