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大哥的小绵羊 第1节(2/3)
作品:《黑道大哥的小绵羊》
没有读书的命,上了个职校,现在开了家修车铺。
余心不收保护费的时候,就在余彬彬的修车铺里打发时间。
他比余彬彬轻松,因为拆迁得了很大一笔钱,可以比较轻松地思考个人事业——一思考就思考了三四年,他还是个不入流的地头蛇。
“心哥。”余彬彬说,“你要是没事做,你能帮我做个饭么?”
“什么饭?”余心问。
“就你上次做的那个泰式菠萝炒饭。”余彬彬笑了,“我女朋友特别爱吃。”
余心咬了咬没点燃的烟。
“你就不能自己学学?每次都让我做,做完了就借花献佛,你倒是轻松。”
余彬彬一直笑:“我哪儿有你做得好啊?”
余心想了想,觉得余彬彬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嚯地站起来,心头有一种陌生的冲动和勇气。
“我做。”他说着,抄起钱包,骑着自行车就往菜市冲。
杨真说每天负责他一顿饭,为了把这顿饭的后续时间无限延长,余心把它解读为“每天负责一顿晚饭”。
因为杨记鸡铺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傍晚,余心便顺理成章地,主动在蹭晚饭之余,帮杨真干活。
几日下来,德胜街所有的人都知道,杨记鸡铺被心哥罩住了。
杨真发现,自己的店铺被余心罩了,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仍旧入不敷出。
“是这样的。”他决定跟余心谈一谈,“虽然辣椒酱、酱油之类的东西不值什么钱,但是你不能随便让人把它们拿走。”
“七婆家里做菜,暂时没有盐,就借一点。”余心说。
“那我昨天刚买的辣酱呢?”杨真觉得很累,“本来吃白斩鸡就不应该蘸辣椒酱,所以我没买多少。那个是谁啊?你就让他拿走一瓶了?”
“是对面的陈叔,他腿脚不方便,超市太远。”余心说,“我今晚帮他去买东西,顺便给你带一瓶啊。”
杨真说我不是小气。
余心说我知道,我也不是瞎大方。
两人默默对视了几秒,杨真先把目光移开了。余心穿着件被汗打湿的背心,一头短得扎手的头发竖起来,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自己,让他觉得挺好笑的。也不是生气,而是无奈,因为这样的余心和他印象中那位余心,有许许多多的不同。
杨真:“……你很败家啊知不知道?”
余心心头一热,喜上眉梢:“败家?败谁的家?我和你是一家?”
杨真:“你再这样,以后别来了。”
余心忘了自己这顿饭是用来抵保护费的,连忙承诺再也不随便把店里的东西给人。
杨真收拾好厨房的东西,准备跟余心一起吃饭。店里现在主要还是卖鸡,他打算等自己腿伤好了之后再开始售卖套餐。电饭锅里只有白饭,他为了引余心上钩,连白饭也尽力做得好吃,切了两根皇上皇腊肠扔进去。饭煮好的时候,腊肠的香气会完全被蒸汽烘出来,那些死去的肉类灵魂全都活泼泼地重生了,一团团涌出来,勾得人口水流。
余心很喜欢吃这种简单的饭。但今天他一反常态,从随身带来的包里掏出两个饭盒。
杨真:“?”
他在桌上放了一碟清炒白菜,一碟剩下的白斩鸡。等他坐下来,余心满脸喜色,打开了自己带来的两个饭盒。
杨真看看饭盒,又看看余心。他觉得余心现在的表情十分有趣,像是一个极力渴求赞赏的孩子。
他做戏做到足,装出吃惊的表情:“你做的?”
余心又紧张,又高兴:“是。我不太会做菜,就炒饭还行。”
饭盒里是金色的菠萝炒饭,间杂着豌豆粒、玉米、蛋碎,卖相实在不太好看,且因为在密封的容器里放了一段时间,热气在盒子中凝成了水滴,饭粒有些潮湿了。杨真看着就不想吃,无奈余心神情太殷切,他只好拿着饭盒站起来:“有些冷了,我去叮一下。”
厨房是杨真的地盘,余心不能进去,于是看着杨真小心走进去,把饭盒放进了微波炉。
余心也不着急,他对自己的这个拿手菜是有信心的,于是一片片地夹起白饭里的腊肠吃。
微波炉缓慢转动,杨真突然抬起头,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我的腿伤怎么回事?”
余心咽了口里的腊肠,谨慎地点头。
“没什么,就是骑单车下山的时候,刹车出了问题,把骨头摔断了。”杨真说。
余心“哦”了一声。
他倒是没觉得十分心疼。身为男人,身为一个混黑道的男人,余心觉得男人身上受点儿伤,不是什么大事情。
“车撞得比较狠。”杨真若无其事,“我检查过,刹车线被剪断了。”
余心吃了一惊,几乎要站起来:“谁干的!”
杨真笑笑,不说话,从完成工作任务的微波炉里取出饭盒。余心还兀自震惊着,只见杨真把两个饭盒叠放在一起,转身走出来。
他心中一动,连忙制止:“杨……”
来不及了。杨真的手一颤,两个饭盒同时从他手中掉落,直摔下地。
余心只来得及抓住一个,另一个落在地上,盖子砰地松开,里头的东西全都洒了出来。
杨真尽力遗憾:“可惜了,我没拿稳。”
余心匆匆抬头看他一眼,将手里的饭盒放在一旁,蹲下拂去他脚面的饭粒。“你脚还疼吗现在?”余心一边捡一边问,“还有多久才好?”
没听到杨真的回答,余心抬起头。
杨真垂下眼睛看着他,店里的灯光落在他头顶上。余心发现杨真脸上的神情有些古怪。
忖度,兴奋,和一点点已经飞快消失的轻蔑。
“杨真?”
杨真点了点头,低声说:“疼的,每天都疼。”
他声音低沉,说话间伸出手,在余心的脑袋上摸了摸。
余心的脸有点红,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只能拼命眨眼:“?”
“你明天再给我做吧。”杨真说。
余心仍旧蹲在地上仰视他,喉结轻动,咽了口唾沫:“好。”
☆、第4章
余彬彬到余心家里还洗干净的饭盒,看到余心坐在客厅里,面前是几本相册和一堆照片。
“心哥,干啥呢?”余彬彬好奇地凑上去,“要我帮忙么?”
“找一个人。”余心说。
余彬彬好奇地看地上的照片,发现余心现在端详着的是两张毕业照。一张初中,一张高中。
两张照片里余心都站在最后一排的角落。以他的身高其实是不应该站最后一排的,但他站就站了,也没人敢说什么。余心穿了个裤衩,皱着眉头,盯着这两张照片看了又看。
“哥,找谁啊?报仇还是要债?我帮你!”余彬彬说。
余心白他一眼:“你别掺和,别吵我,我自己想。”
余彬彬于是不出声了,悄悄挪走去烧水。
余心不甘心,又拿起那些照片仔细观察,试图从照片上某个人的脸上找出与杨真相似的痕迹来。
几天前在杨真的店里,他蹲下为杨真收拾饭粒时,抬头看了杨真一眼。
很平常的一眼,他只是随便一看;然而古怪的是,余心觉得那一幕特别熟悉,像是很久很久之前,他也曾经这样蹲在地上抬头看过什么人。
那时他似乎刚刚结束一场奔跑,周围都是欢呼声,他蹲下来从鞋子里掏出一块小石头,然后面前出现了一瓶水。
有人给了他一瓶水。那人挺高——至少肯定比余心高;那人也挺瘦,就算穿着鼓囊囊的冬季校服,看着也是只弱鸡。
余心忘记了自己有没有接过那瓶水,也忘记了那个人的模样和声音。但当时心头窜出的一个想法,倒是在许多年之后的现在活泼泼地出现在梦里了。
——这人好看。
睡醒之后,余心就翻出自己所能找到的所有学生时代的照片一张张地看。
杨记鸡铺在德胜街开了很久,但他不熟悉杨叔的这个儿子。他只知道杨叔很早就和老婆离了婚,孩子跟妈妈;听街坊们说过,那女人很快就嫁到了国外,把孩子丢在外婆家里,杨叔就靠着开鸡铺挣的钱,供养出了一个大学生。七婆问杨叔为什么不把儿子接回来,杨叔说德胜街太吵啦,而且还有余心这种小流氓,他回来了读不好书。那时余心正在店里啃鸡腿,听到这样的评价,厚着脸皮哈哈大笑。
他是六年级的时候随母亲来到德胜街的,杨叔的儿子似乎也是上初中的时候离开的。他曾见过杨真吗?他曾和杨真认识过吗?
余心想了很久,没有一点儿头绪。而在中学的两张毕业照上,他也找不到任何线索。
余彬彬烧好了水,给他泡了杯麦片。余心一口气喝了大半,像是想起了什么,抬头问他:“对了,我小学毕业照呢?”
“我怎么知道?”余彬彬也坐了下来,顺手拿起一张照片,“你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才刚上学前班,还没来投奔你。”
余心点点头。他记起来了,自己没有小学的毕业照。因为忙于处理父亲的后事,他甚至差点连升学考都没有去。毕业照似乎是拍过的,但他最后也没有去拿。在那个班上只读了一年,他并不熟悉班上的同学,空拿一张照片也没意思。
“我以前可能认识杨真。”余心跟余彬彬说。
余彬彬吓了一跳:“啊?你和他有仇还是有债?”
“就有这么点儿印象,我这不是在找么?”
余彬彬把照片放下来,想了想:“不对啊,我瞧那姓杨的,不像是认识你的样子。”
“他可能也没想起来。”
余彬彬觉得不好了,心哥好像有点痴情了。他虽然只谈过一个女朋友,但分分合合也有十几次,自认经验比余心要丰富,所以开口劝他:“心哥,我觉得杨真那人不太地道啊。他是从外面回来的,神神秘秘,还拖着条伤腿,说不定浑身是烂债。这样的人不能近……”
他话还没说完,余心就站了起来,抓过沙发上的衬衣胡乱一套。
“好了,帮我收拾收拾。我去教细崽他们捏罐。”
“心哥!”余彬彬心头生出一股豪气,嚯地站起,“我去帮你问杨真!”
余心一条腿已经跨出了门,听到这句话立刻转身走回来,手指直直地指着余彬彬的鼻子:“你说什么?”
余彬彬咽了口唾沫:“什么都没说。”
“你最好什么都不要说。”余心沉下声音,“你要是敢跟杨真讲一个字,就立刻滚回家。”
捏罐,是街头混混的必修课,就像摔酒瓶子一样。
摔酒瓶子是很高级的技能,余心觉得眼前这些八九岁的小孩还不方便学,于是先教他们捏罐。
捏罐就是捏瘪一个装满水的易拉罐。水必须从罐口喷出来,如果捏得狠了,直接捏裂罐身,那就说明这个技能已经满级,可以学习摔酒瓶子了。
“心哥,好重啊,”七婆的孙子举着易拉罐说。
余心看看他,又看看他手里的罐子,眉毛一拧:“你昨天是个雪碧罐,今天怎么成芬达了!”
小孩脑袋一缩,立刻把手藏到背后。
“他骗他阿嫲的钱,说买铅笔,其实是去买饮料了!”旁边的一个小平头连忙揭发。
余心十分公平,两人各揍一拳:“你骗阿嫲,是你不对。你揭发他,你也不对。”
他身边围着一圈小孩,虽然听不懂为什么不对,但心哥发怒了,这不是好事。众人纷纷噤声,两只小手握住装满了水的易拉罐,起劲儿地捏。
这些易拉罐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捏瘪了一点儿的话,回家烧开一盆水,把罐子的口堵上再扔水里泡一泡,它就恢复原状了。余心对大家的艰苦朴素很是赞赏,当即承诺一会儿给他们表演摔酒瓶子。这句话一出,小孩们立刻捏得更加起劲。
余心一边指点,一边打了个呵欠。
这是德胜街街口的一个小广场,树荫浓密。他伸了个懒腰,转头看到有个年轻的男人朝自己走过来。
男人嘴上叼着一根烧了一半的烟,穿得很整齐体面,相貌端正,但似乎心事重重。他直接走到余心面前,把烟从嘴里拿开吐出一口气:“问个路,这里是德胜街吗?”
余心上下打量着他,没回答。
小孩子们不捏罐了,围在余心身边,七嘴八舌地回答那男人的问题:“是!这里是德胜街。”
男人点点头,把烟又咬在牙齿里,说话间散出浓郁烟气。
“这里有个叫杨真的,是吗?”他低头问眼前的孩子。
被烟熏了一下的几个光脑袋和小平头捂着鼻子,一脸茫然。他们不知道谁是杨真。
这时余心站了起来。他伸出两根手指,捏灭了那男人的烟。
“你是谁?”他阴沉沉地问。
☆、第5章
杨记鸡铺白天确实没生意,杨真坐在铺子里赶苍蝇,寻思今晚给余心整点儿什么吃的。
余心挺好养的,这是这段时间杨真的一个体会。
荤的素的,好吃不好吃的,太咸太甜的,总之端上桌的,余心都吃,且都吃得完。偶尔吃不完的时候他还会打包,说带给余彬彬吃,让杨真明天再做新鲜的。
炒个虾仁儿,做个五杯鸭吧。杨真想。
虾仁儿好炒,热锅热油,去了壳的肉身在沸油里过几遍就能起锅。五杯鸭倒是要花点儿时间,但重点在调料和放五杯调料的时间:一杯白醋,一杯生抽,一杯料酒,一杯糖,一杯盐。杯子不能是大杯子,必须是小小的酒杯,能用两只指头拈着,在手掌里活泼乱转的小酒杯。
上次给余心做五杯鸡,余心看着小杯就来了句“我们家里拜山斟酒用的”。杨真不能给他白眼,但又实在很想给他白眼,憋了很久,憋出句“你懂得真多”。
虽然好做,但要做得好吃却不太容易。五杯调料的顺序不可错,一料酒二白醋,三生抽四糖五盐,按这次序一股股倒进锅里,才融汇得出一锅浓稠鲜香的肉来。新鲜的肉十分神奇,就算抹的是最简单的调料也很好吃,香味是原始又直接的;而加了这种种味道,经了水火熬煎,入口就复杂了。是介于酸和甜之间、咸和鲜之间,难以说明的、混沌不清的一条线。
好吃者的味觉,就悬在这根线上,摇摇摆摆,无边快活。
和滋味比起来,杨真更喜欢做菜时的声音。剁斩、煎炸,都是过程。要是不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入口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只有那些变化的过程才是最精彩的——杨真享受着这样的过程。
他刚把鸭子剁好,就看到外面走进来一个人。
鸡铺冷清异常,尤其在不是饭点的时候,这么突然走进来一个人,是很让杨老板惊喜的。
他抬起头,喜滋滋地说:“要什么——”
话到半途,转了个弯儿,落入汤锅里,没声息了。
他盯着来人,来人盯着他,两人都没出声。
黑道大哥的小绵羊 第1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