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职业写手职业写手 第11节

职业写手 第11节(1/4)

作品:《职业写手

    “还没敲定,初步估计至少要贷个几百万,上千万也有可能,具体数目需要经过专业人士计算。”

    张晗转过转椅,右手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略一思索,说道:“那你尽快做好预算,电话上说事不方便,剩下那些等你晚上回公寓时再详谈。”

    裴靖宁凝视着已经挂断的手机,眼神微动。小晗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以裴靖宁敏锐的思绪,怎么可能忽略?他已经大致清楚小晗接下来要做什么。

    放下手机,裴靖宁将自己窝进宽大的皮椅中,连日来的愁绪转眼间没了踪影不说,脸上还带出丝丝笑意。不愧为他的好兄弟,在公司最需要用钱的时候站出来,不枉他这些年来的照顾。不过这个公司也有小晗的股份,他出手其实也并不意外。

    感慨过后,裴靖宁立刻召集相关人员,开始计算公司近期一系列动作需要用到的款项。这是件很繁琐的事情,而且只是预估,做不到极致精确,一两个小时根本就不够,当天下班前也就弄了个框架,裴靖宁倒也没拖着他们加班,允许他们将事情带到家里做。

    裴靖宁作为辰星公司老板,工作时间自是随意,既然员工们都带活回去干,他这个老板总不好还滞留在公司。他三两下便收拾好物品,把下午没忙完的公事带回家做。

    “今天这么早,不是说挺忙的吗?”张晗刚焖上米饭,才开始择菜,便听到门口传来响动,不用猜也知道是谁,当即好奇地问道。

    “还不是因为你?你这么吊着我胃口,我哪还有心思在公司办公?”裴靖宁换好鞋,把公文包随意一丢,便倚在厨房门框上,“今晚吃什么?”

    “我不知道你今晚回来用饭,没做你的份。”张晗一脸非常遗憾地说道。

    “行了,别贫了。”裴靖宁边说边回房换上家居服,从新转回厨房帮忙。

    “粉蒸排骨,水煮鱼,再加两个小菜。”张晗不再玩笑,随口报出菜名。

    “今天这么丰盛?”裴靖宁有些奇道,粉蒸排骨就算了,做起来并不费事,水煮鱼就很是麻烦,一般想吃这个都是去外面餐馆,很少有人在家中做。

    “我是看你最近一直很忙,忒费脑子,就想着做盆鱼帮你补补。不是说常吃鱼能让人更聪明吗?想来补脑效果应该也很好。”张晗揶揄道。

    裴靖宁闻言翻了个白眼:“我看你更应该补脑子,天天写书不是更费脑?”

    “是,是,咱俩都该补上一补。”

    说说笑笑间,时间一晃而过,饶是折腾水煮鱼费了半天劲,也在两人饿得前胸贴后背前完事。

    裴靖宁为两人倒上大半杯红酒,拿起自己那杯小酌了一口:“说吧,你下午所说何事?”

    张晗也没再卖关子,很是爽快地说道:“我手上积了点钱,买房子不上不下,用来投资我又不懂,贸然进入金融市场搞不好会弄个血本无归,找人专门负责又觉得钱不够多,存银行不划算,思来想去,还是投进咱的公司比较靠谱,你觉得这事该按什么章程走?”

    第56章

    果然如此,裴靖宁虽然早有所准备,但亲耳听到时,依然有些激动。

    “你是想投资公司,还是借款给公司?”获得大笔注资虽然值得庆祝,裴靖宁却不打算含混了事,公事公办,不能和私事混为一谈。

    牵扯到钱的问题,就没有小事情,有多少公司最初便是关系很铁的兄弟姐妹一起合办,能从头走到尾的可没几家。多数都因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分道扬镳,甚至反目相向,连普通朋友都没得做,对待此事必须慎重。

    “公司现在估值多少?”

    “具体还需要详细核算,大致应该在千万上下。”

    “这么少?”张晗面露诧异。

    “不少了,辰星公司目前还只是经纪公司,跟其他实体公司不同,能折价千万已经不错,要搁几个月以前,恐怕连这个体量都没有。”

    经裴靖宁这么一说,张晗也反应过来。辰星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便是手底下的经纪人和艺人,这些才是公司的根本,要是这两者被挖走多数,辰星公司便成了空壳公司,分分钟便能破产。而原本辰星只有几个三线艺人还算有点名气,其余那些真的是默默无闻,李菲也是近期才踏上二线艺人门槛,算上经纪人在内,价值能高到哪去?

    现在,辰星公司因《巅峰归来》一书捐赠八成收益之事而广为人知,吸引了不少新人和二三线艺人的目光。关注的人一多,自然会有部分人前来投奔,公司资产这才得以快速攀升,但没有一线明星坐镇,价值自然不会太高。

    名声再响,辰星公司终究还只是个中小型娱乐公司,就算目标非常明确,只吸引二三线明星前往,给出的待遇也得比大公司要好才行。当然,这个优待不是指资源方面,这一点,辰星公司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跟大型娱乐公司相比,主要是抽成比例上的优惠。

    要放在辰星公司没出名之前,即便有这样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不到几个二三线艺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若非迫不得已,没人会走回头路。但现在辰星公司不同,一个是它已经区别于一般的小型娱乐公司,另一个则是张晗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资源。

    小说影视化已经越来越普遍,只要制作还过得去,那些大火书极少有扑街的,光书迷们的贡献就不可让人小觑,再加上虽没看过小说,但曾有所耳闻的那群庞大的读者,除非影视拍得实在太过糟糕,否则想亏本都难。

    加入辰星公司,就具备了角色优先选择权,虽然《巅峰归来》目前还没动静,但没人认为这书的影视版权会滞销,而且这还是一个新类型,竞技类游戏影视市面上很难见到,就不知道哪家公司拔得头筹,敢吃下这么一只外表美轮美奂,内里如何却一时无法判断的螃蟹。

    饶是如此,想要拿下的公司也定然不在少数,目前他们恐怕都在观望。《巅峰归来》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名声早就传到网文圈外,这是多大一笔财富?不论是拍成电视还是电影,只要一上市,收视率或者观影人次将达到同水平小说改编影视作品无法企及的地步。

    这么一口肥肉,谁都想吃进嘴里,只是这个价格怎么定,众影视公司都犯了难,反正小说才起了个头,不急于一时,索性便暂时冷处理。

    世事变幻无常,谁知道《巅峰归来》后续情况会怎样?现在高价购入,万一中途出了岔子,这个损失谁也承担不起。小说名气太大,对影视公司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开价低,作者肯定不愿意售出版权,开高价,影视公司就要承受莫大风险。

    若《巅峰归来》能一直保持现在这个势头,那倒也没什么,怕就怕后期写崩了,那他们高价购入的小说影视版权便显得有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们要的是利润,而不是只为了保本。

    张晗倒是一点不在意这些,《巅峰归来》成绩超过他预期,他虽然知道这书不至于烂到扑街,却也没想到能火成这样。这也让他意识到,两个世界再相像,刨除掉严厉打击盗版和重视版权之外,还有其他区别,这里看文读者数量明显要比上辈子多出一截,氛围也更加浓厚。

    虽说实体圈作者依然有些看不起网文圈,但那只是明面上,私底下他们别提有多羡慕。只要会编故事,网文圈赚钱要比实体圈容易许多,而且门槛也更低,在网上看文的读者群体也比只看实体书读者庞大许多,这也是导致大量作者涌入网文圈的一大因素,有需求才有市场。

    资产只有千万上下的话,这事情就不好办了。张晗眉头微拧,他在辰星公司中占股百分之三十八,再投入五百万,那就超过股权一半,这显然不大合适。况且他也无意经营公司,有空时去帮下忙可以,整天为公司操劳,估计到时候他连写文的心思都没有了。

    一时间,张晗思绪翻飞。

    裴靖宁也没去打搅他,自顾自喝酒吃菜,小晗的手艺越发见长,这菜味道真心不错,比起一般饭店师傅做出来的菜色都还要好。

    见对面重新开始动筷子,裴靖宁嘴角含笑:“想好了?”

    “嗯。不如这样,按公司估值重算每股价格,我投入五百万,将我所占股份补足到百分只四十九,余下那些就当无息贷款给公司。”张晗很是随意地说道。

    裴靖宁闻言,不由好生打量了他一番。

    “怎么了?我哪里有不对?”张晗被裴靖宁看得有些后背发凉。

    “没什么!”裴靖宁笑容如春日正午阳光般灿烂,明明温度恰到好处,却不知为何竟让人觉得莫名瘆得慌,“行,那就照你说的做。利息这事上就当我占你点便宜,不过借款合同得写,数目这么大,还是规范一下比较好,省得到时候牵扯不清。万一公司破产或被收购,有这份合约在,起码还能追讨回一些,否则真有可能让你血本无归。”

    “这些你在行,你看着办就行。”不是张晗真大方到无视几百万,而是他现在有赚钱能力,就算这些钱尽数打了水漂,只要不是裴靖宁本身的问题,心疼归心疼,他还真不将这些放在眼里。

    钱财乃身外之物,没了再赚便是。公司破产,可以东山再起,只要他在写文一道上没有江郎才尽,便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一个公司不成,那就再开一个,相信集两人之力,不至于倒霉到连续破产几次。更何况裴靖宁也不是什么绣花枕头稻草芯,之前辰星公司虽不大,却也经营得有声有色,能力上他并不差,公司接连破产,这运气得糟糕到什么程度,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裴靖宁相信张晗在文学上的创作能力,张晗也同样看好裴靖宁经营公司的天分。一个孤儿能将一个小公司打理得欣欣向荣,可见他处事能力绝不差,就是不知他怎么压下他那有些急躁的脾气。想也知道,在外面应酬时肯定不能这样,裴靖宁在他面前也没有随意发泄心中的郁闷,但急脾气还是能看出来一丝影子。

    张晗不想裴靖宁委屈自己,只是在外行走,这种事情不可避免,尤其辰星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求爷爷告奶奶的事,裴靖宁恐怕没少做。

    张晗帮不上什么忙,唯一可行的正面解决方式便是壮大公司。当公司发展到别人无法企及的地步,情况就会反过来,到时候是别人求上门,而不是裴靖宁去求他们。况且公司大了,便不用事事都由裴靖宁出面,他只要把控好大方向,其他尽可以交给职业经理人,这么一来,日子过得就舒坦了。

    好,就这么办。有了决定,张晗是动力十足。照理,就他目前的收入,他无需再为钱操心,再写一两部书,估计后半辈子都将高枕无忧。现在吗,不行啊,几百万钱投资公司,也就只能看到一点浪花,看来他还得继续努力。

    翌日,裴靖宁到公司后所办第一件事,便是找人对公司资产进行估值,由于不用太过精确,当天便出了结果。

    隔天,张晗也走了一趟公司,签订股权变更合同,同时还签下借款合同。既然做了,那索性步子便迈大一点。辰星公司有张晗的注资,再加上从银行新申请下来的最大额度贷款,资金一下子变得非常充裕,以往囿于资金不足不敢做的事,现在也敢立刻上马。

    裴靖宁先将公司经营性质给改了,不再是纯粹的经纪公司,变更为综合性娱乐公司,以后影视歌等但凡涉及到娱乐之事,公司都能插上一脚。

    钱款入账后,裴靖宁第一个动作便是成立小说版权代理部门,团队很快便在人事部门运作下组建起来,目前服务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张晗。

    有一支团队在背后为他的书忙活,张晗感觉无比轻松。这可是专业的,而且人数还不少,比之前由公司其他部门员工兼任,效果要强出许多。

    张晗想起当初他一说要写书,裴靖宁便毫不犹豫把他签在辰星,使得主动权一直掌握在他自己手中,让他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创作。这给他带来的好处实在是说之不尽,真不愧为他的好兄弟。

    第57章

    自此,张晗便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发掘有潜力的新人,秉承贵精不贵多的原则。版权代理部门也不是白养的,他们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将看好的作品签下来,当然这只限于单本小说版权,签人就要慎重许多。

    裴靖宁给张晗的任务就是,版权部门想签的作品或者作者,都要经他之手,最终决定权在他手上。

    张晗刚获悉此事时,还想拒绝,写文跟看文可不是一回事,写文好,虽然看文眼光不至于太差,但跟专业人士相比,恐怕还有一定距离,只是裴靖宁的一句话“我相信你”,彻底让张晗住了嘴,推拒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不过这也不算多麻烦的事,有价值的小说版权不会太多,更不用说被辰星公司看中,对方也愿意,这个数量只会更少,就目前他名下这个团队,一年能卖出一两部小说版权,就有赚头。

    裴靖宁成立这个部门,与其说是拿它来赚钱,还不如说是找个团队为张晗一个人服务,要是在此基础上还能不亏本,那就再好不过,当然,这是在排除张晗自身所写小说带给公司版权代理费的前提下。

    ******

    “强子,辰大组建了自己的团队,辰星公司也在急速发展,我们是不是早点融入公司比较好?要不然被团队排斥在外,以后也是桩麻烦事。”张一托着下巴,俨然一副深思状态。

    “你决定了?”王强从床下探出脑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张一。

    “都思考了好几个月,也差不多了,唯一遗憾的是,这跟我们所学专业不完全对口。”

    “别想那么多,能沾边就不错了。你也知道,我们学校不少师兄师姐毕业后,找的工作可是五花八门,学理工的去做文员,搞销售,学文的更麻烦,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便都随意找一份工作先凑合干着,哪有工夫计较这么多?”想起上届毕业生上半年找工作那个艰难程度,王强一脸心有余悸,随后叹道,“魔都人才太多,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是一届比一届难。我们俩这么轻松就得到一份待遇还算不错的工作,不说其他人,光同寝两个兄弟不时瞟来的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就够我们受的,你这话要是让他们听到,还不得埋汰你几句,说你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倒也是,我也就这么一说,对这份工作我自然没什么不满意,就是不知道能干多久。我挺喜欢现在的生活,但真要下定决心进入这一行,不免有些心慌。”

    王强表示理解,进了这一行,以后基本和对口工作无缘,专业算是基本白学了,毕竟现在的工作虽然跟本专业沾点边,但需要用到的只是极少一部分知识,其他那些长期不用,定然会逐渐荒废。

    不过事情本就难以两全其美,更何况还有一个好处便是,他们成为辰星公司正式员工之后,一毕业户口便会往回迁,但只要辰星公司做大,就有指标下来,听裴总的意思,会优先考虑他俩,这对他们来说可是大好消息。

    魔都如此繁华,外来人员想要拿到户口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有了户口,好处颇多,其中一条便是,买房子将更容易。现在很多城市都限购,魔都顺应时势出台了一项政策,那就是没有本地户口之人不能随意购房,外来人员必须要满足各种各样的条件,才能拿到这个权限。光这一点,便让人对魔都户口趋之若鹜。

    这就是集群效应带来的


    职业写手 第11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