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1/2)
作品:《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
不想惹麻烦。
正要走,就听见庙里传出一个温和的声音:“不可无礼,若有乡民躲雨,便请进来。”
两个亲从官应了声,退向两侧。
司南抱了抱拳,扬声道:“不必了,小子这就离开。”
庙中,唐玄听到他的声音,不由一怔。
赵祯眼尖地瞧见了,立即来了兴致,“玄儿认识?”
唐玄点点头,“是路上遇到的那位小郎君。”
“既然是玄儿的朋友,就更该请进来了。”一句话就能听出是谁,一看就不是普通朋友。
司南在外面喊:“小子莽撞,不便打扰贵人,告辞了。”
话音刚落,天边就响起隆隆的雷声,雨丝突然密集起来。
二郎惊叫:“哥,下大了,不能淋雨!”
司南:……
这样真的好吗?
“进来罢。”门内传出一个清清冷冷的声音,唐玄身着黑色劲装,抬脚跨出庙门。
腿还是那么长,脸还是那么俊,就连身上的那张玄铁弓都显得无比可爱。
轰隆隆——
又是一声惊雷,雨点噼哩啪啦,下得急了。
司南眼睛亮晶晶。
他可以!
第14章 心怦怦跳
雷声滚滚,骤雨渐急。
隔着雨帘,司南笑吟吟看向阶上的郎君,“我原是不想进的,若你求我,我便考虑考虑。”
唐玄微抿着唇,露出一丝无奈。
他撑开龙骨伞,步下石阶,将伞移到司南头上,缓声道:“进去罢。”
司南是经不住劝的,晕晕乎乎的就跟着人家走了,差点丢了弟弟。
幸亏二郎坚强,自己从车斗里跳出来。
亲从官们抬着三轮,放到庙门口。车里放着米面瓜果,官家见不得糟蹋东西,他们是知道的。
庙内布置简单,迎门的便是一尊泥像,用三彩颜料涂着,面貌温婉,栩栩如生,不似民间手艺。
泥像后面挂着一排经幡,将这间小庙隔成了前后两间。
经幡被风吹起,隐隐露出后面的人影。
是位微胖的中年人,头发略显花白,面色倒是红润,带着温和的笑。
司南已经猜出了他的身份。
只看了一眼便连忙收回视线,恭恭敬敬地朝着泥像行了个大礼,“雨天行路,多有叨扰,望娘娘见谅。”
赵祯挑了挑眉,眼中露出几分喜气。
生母被敬重,这让他不由对司南多出几分好感。
“玄儿,还不将人请进来。”
“是。”唐玄冲司南做了个请的手势。
经幡两侧站着十余名高大的亲从官,身上穿着便服,腰间跨着宝刀,数道视线齐刷刷地朝司南看过来。
说不紧张是假的,但不能丢了面不是?
司南扬起脸,冲众人露出一个坦荡的笑。
亲从官们打了个愣,不约而同地想着:不愧能和指挥使大人做朋友……是个人物。
既然赵祯没有表明身份,司南也就装作不知道,恭恭敬敬行了礼,便立在一旁不再多说。
二郎也长脸得很,虽小小年纪,在陌生场合却毫不露怯,也不闹腾,唯一出格些的就是总忍不住朝亲从官们腰间瞅。
他喜欢他们的刀。
赵祯瞧见了,笑呵呵道:“老二,带娃娃出去玩会儿,我跟后生说说话。”
“是。”林振应了声,不甚熟练地抓着二郎的手,把他带去外间。
二郎丝毫没被他的面瘫脸吓到,反而伸出小手,悄悄摸了摸他的刀柄。
赵祯乐呵呵地笑出声。
年纪大了,就是喜欢这样活泼讨喜的小娃娃。
他看了眼门口停放的三轮车,满意地点点头,转而拉着司南唠起了家常,诸如生意可还好做,米面价格有无虚涨,食盐可还够吃。
虽是家常,却处处彰显了一位君王对天下百姓的关心。
司南不仅说了自己的摊子,还把整条街的情况挑着好玩的说了说。他嘴甜,长得又讨喜,时不时逗个闷子,惹得赵祯连连开怀大笑。
不仅亲从官,就连唐玄都暗自惊奇。
他没想到司南面对一国之君能这般谈笑风声。要知道,就连某些进京奏对的官员都不像他这般轻松自如。
要说司南没猜出官家的身份,唐玄是不信的,毕竟
第2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