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2/2)

作品:《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


    若是从前,于七宝定然会吃得一口不剩,把汤都舔干净,哪怕撑得要吐。

    今日吃到一半,冷不丁想起学塾中二郎分肉的情形,于七宝睁开那双小肉眼,看了看爹娘,又瞅了瞅三个姐姐,猛吃了几口,然后把小火锅往前一推,“我吃饱了,剩下的给你们!”

    于家姐妹见鬼似的看着他。

    于三儿却高兴极了,一个劲儿摸着七宝的脑袋,“宝儿大了,懂事了!”

    胡氏也挺高兴,把碗推给七宝,“我们不吃,都是你的。”

    好不容易得到表扬,七宝正在兴头上,大方地说:“你们吃吧,我明日还能吃到!”

    胡氏一愣,“这话啥意思?”

    于七宝吸了吸鼻子,磕磕绊绊地把二郎分肉的事说了,重重描述了一下那肉多好吃,所有人都说要去他家摊上买。

    胡氏的脸顿时拉了下来。

    于七宝却看不懂,滔滔不绝地夸二郎。

    三个闺女也没注意胡氏的情绪变化,眼神全被那碗小火锅吸引了。

    二娘咽了咽口水,怯生生地说:“菜不多了,不如我去下些面片,泡着汤吃,我闻着这汤香得紧。”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以为你是宫里的官家娘娘吗,哪里有那么多面让你糟蹋!”胡氏把气撒到她身上。

    原本正高兴,冷不丁遭了一通骂,二娘眼里一下子噙上泪花。

    “发的哪门子邪火?”于三儿瞪了胡氏一眼,对二娘道,“去吧,多做些。”

    “做了我也不吃!”胡氏硬梆梆道。

    “她不吃咱们吃,二丫,去做。”于三儿难得硬气一回。

    二娘却不敢动。

    最后,还是三娘连拖带拽地把她拉去了厨房。大娘不敢独自在胡氏跟前待着,也跟了过去。

    其实,于家这三个闺女个个都是好的。

    大娘心细,最擅针线,做出来的绣品连那些有头有脸的绣娘都夸。

    二娘性子怯懦,却颇有些做饭的天赋,当年司南的娘亲月玲珑带着姐仨去酒楼吃了顿银鱼面,到了家二娘就做了出来。

    三娘最聪明,从小就能说会道,后来认了月玲珑做干娘,跟着她读书识字,又学会了算账,和同龄的郎君们比丝毫不差。

    然而,胡氏夫妻不惜福,看不到闺女身上的优点,更不会悉心培养,总觉得她们是赔钱货,一颗心全偏到于七宝身上。

    二娘抻的面片筋道匀称,配着香浓的火锅汤,父女几个吃得险些吞掉舌头。

    三位娘子边吃边夸,直说司南的手艺好,将来定然能像司旭一样开个大酒楼。

    这话切切实实戳中了于三儿的小心眼,顿时觉得碗里的面不香了。

    等孩子们睡着了,胡氏终于憋


    第13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