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1/2)

作品:《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

“咕噜噜……”

    二郎黑乎乎的小手捂在肚子上,小脸涨红。

    “饿啦?”司南揪了揪他的小发包,“来,甜甜地叫声哥,哥给你买猪耳丝。”

    二郎并没有很开心,反倒怀疑地看着他,“你真不揍我?”

    “你觉得自己做错了吗?”

    “没有!”

    “你后悔帮妞妞了吗?”

    “没有!”

    “那我为什么揍你?”

    “可是……”

    可是他都习惯了。

    从前每次打架闯祸,不是被爹揍就是被娘揍,有时候是爹和娘一起揍。

    突然躲过一劫,还有点别扭。

    司南敲敲他的小脑袋,“分清是非,落子无悔,这就是爷们。”

    二郎懵懂地看着他。

    臭兄长似乎不像从前那样讨厌了……

    紧接着就挨了个脑瓜崩。

    “把爪子洗洗,等哥回来。”司南眨了下眼,“小手黑黑会被小娘子讨厌哦,小心讨不到可爱的妞妞做媳妇。”

    司二郎:果然还是很讨厌!

    酉初一刻,潘楼南街正是热闹的时候。

    酒家店铺迎门揽客,挑担货郎沿街叫卖,白白软软的炊饼散着热气,香喷喷的炙猪肉刚好出锅。

    夕阳的余晖映着青墙灰瓦,给这座古老的城池染上一层温暖的颜色。

    转身回望,宫城内的亭台殿阁仿佛只有一步之遥。

    尽管已经做足了心理建设,还是觉得不真实。

    司南笑着摇摇头,走近一处熟食摊,“劳烦小哥来份猪耳,切成细丝,拌酸萝卜。”

    “郎君稍后,马上好。”

    摊主一边麻利地切丝放料,一边暗自纳罕,百年难遇啊,司家大郎对他们这些“下等人”还能有个笑模样。

    猪耳丝包好了,司南接到手里,一转身,刚好瞧见一匹乌黑骏马疾驰而来。

    嗬,好帅的小哥哥!

    红色劲装往身上一裹,笔直的长腿往两边一夹,胸前还斜着把三尺多长的牛筋玄铁弓,啧!

    鲜衣怒马少年郎,见着活的了。

    正想多看两眼,黑马便来至近前。

    司南被美色所迷,忘了躲,冷不丁被马侧的箭筒扫到,人没事,就是刚买的猪耳丝掉了。

    街边的黄狗扑过来,连油纸一道啃了。

    “吁——”

    唐玄勒紧缰绳,冷俊的眸子淡淡地看向司南,“公家事急,对不住了。”

    司南双眸含笑,吊儿郎当地调戏:“这不成啊,你得赔。”

    唐玄挑了挑眉,扔给摊主一串钱,“再称些。”

    说完,不等司南拒绝便抽响马鞭。

    当然,司南也不会拒绝。

    簇新的铜钱总共二十枚,买了一份猪耳,还多出五枚。

    司南扬着嗓门调笑:“小哥哥留个联系方式呗,回头还你啊!”

    唐玄头也不回地摆摆手,猎猎红衣没入火红的霞光。

    帅呆了。

    第2章 典当行

    旧曹门内,潘楼南街以北有条茶汤巷,沿街多开茶楼酒肆,被人称为“茶坊一条街”。

    街巷两侧是旧时的新月坊,住的多是祖祖辈辈定居东京的老开封人,虽临近大内,却不甚华美,多是低矮的砖瓦房。

    家家户户门垛上挂着灯笼和木牌,灯笼上写明家主姓氏,木牌上标注新月坊第几户。

    司南家在巷子最北头,正屋坐北朝南,大门洞朝西开,对门住的便是刘家。

    天色渐晚,家家户户屋顶冒起了炊烟,饭菜的香味弥漫了整条巷子。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郎君迈过高高的门槛,踮着脚敲了敲对面的门环,左三下,右三下,极有规律。

    敲完也不急,稳稳当当地坐在石阶上等着。

    不多时,便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娘子从门洞里探出头,看到他眼睛一亮。

    “娘没骗我,二郎哥哥没挨打!”小娘子生得文文静静,声音也软软糯糯。

    小郎君拍拍胸脯,“我是谁,怎会挨打?”

    “臭兄长不仅没打我,还买了猪耳丝讨好我——妞妞,来,还有半个胡饼,我吃不完,你帮我吃吧!”

    说着,便殷勤地把胡饼递了出去,狗啃似的半张饼,鼓鼓馕馕地夹着许多肉,想来他自己只啃饼皮了,单把肉留了下来。



    第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