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2/2)

作品:《借种+番外

能到家了,也不知他年后什么时候走,所以你动作一定要快,争取年前就怀上。”说完也不管白秋池如何,径自走了。

    白秋池空洞的双眼流出两行清泪,他想,人的命格果真是上天早就注定好的,有人受上天垂怜,天生富贵命,有人天生 J_ia_n 命,任由命运如何践踏摧残,也只能叹一句天道不公,别无他法。

    ┄┄

    傅家世代经商,一百多年前就在商贾云集的关东一带扎下根,不出二十年便经营成了关东头号富商。

    傅家祖辈择“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作为辈分字谱,是希望子子辈辈福寿绵长,然而到了寿字与字两代,傅家家业已隐有下颓趋势,至天字辈积弊愈显,傅老爷耽于享乐,没有经商的头脑,接手家业后年年亏损,索 Xi_ng 涉足官场,给自己捐了个知县,后来更是试图让嫡子傅齐禄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奈何傅齐禄不是个读书的料,寒窗十年却名落孙山,后凭着家境富庶,花了不少钱打点走动,这才捐了个油水颇足的官职。然而没过多久就因为行事骄矜得罪了一位高官,被革职不说还险些招来牢狱之灾,可怜傅老爷年近半百的人,为了儿子做小伏低,动用了所有关系才把人捞出来,自此傅家元气大伤。

    傅齐山是傅老爷二子,三房崔氏所出,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经商天赋,然而不知是招傅老爷嫉妒,还是由于弟弟痴傻遭牵连的缘故,并不大受宠,他自己倒也不在乎,及冠后主动要求打理家里的瓷器生意。

    傅家涉足茶叶、棉花、丝绸等多项产业,其中属茶庄收益最高,瓷器生意却很是一般,因此傅老爷很大方地给了他,向来吝啬的赵氏也没有阻止。

    傅齐山接手不久便发现了问题所在,关东地区富贵人家不多,瓷器并不好卖,他曾试图远销江南,然而运输费用过高,得不偿失,最后傅齐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直接将瓷窑迁往金陵。

    对此傅老爷心里并不赞同,傅家祖上不是没人这么做过,不过本地商帮都极度排外,特别是江南这种自古富庶的地区,各行各业都发展繁荣,外人很难挤进去分一杯羹。

    但傅老爷没有多加劝阻,似乎存心看傅齐山灰头土脸地回来,其他人也都等着看他丢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送走他,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封封捷报。

    一晃四年过去,傅齐山早已在金陵城站稳脚跟,只有年关将至才会回那个所谓的“家”。

    “还有多久能到?”傅齐山问完车夫,嫌木质雕花靠背硌得腰疼,皱着眉地躺下,然而他个子太高,躺下腿只能委屈地曲着。

    车夫以为他归家心切,忙说:“快啦快啦,再有两个时辰就能进城了。”

    傅齐山心情更差了,抻着腿踹了两脚车厢,“回去就把这马车劈了烧柴,还没囚车舒服呢!”


    第1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