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2/2)
作品:《早恋合唱团》
来重温一下,正到精彩处,猛抬头发现他俩手牵手站在玄关看着我,活生生给我吓得从沙发上蹦了起来,膝盖磕到了茶几,痛得我连表情都控制不了。
陈渊童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凌乱的客厅,对我说:“哥哥好。”
我赶紧把碟片取了,把沙发上堆的衣服毯子抱起来,“哈哈,你好,你先带着弟弟坐一会儿,我我我去给你们弄点水果吃。”
说完我就飞速离开现场,把衣服丢到一个空房间,然后打开冰箱找了点吃的,用盘子装好端回客厅。家里开着空调,我还是紧张得冒汗,在陈渊童身边坐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腿有点抖。
不能怪我,我这个大表弟是真的令我十分害怕。
陈渊童今年12岁,是我舅家的老大,他弟是二胎,所以还小,才五六岁的样子,我们三个是年龄差比较大的表兄弟。
陈渊童从小就很聪明,是聪明得在我们当地都非常出名的那种,从他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他家对他抱有很重的期望。当然,从我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我爸妈对养育我的态度有多随意。
我应该是刚上初中的年纪,和陈渊童相处过一阵子,那时他已经可以像我的一个同龄人一样对话交流了,而我却还没有察觉到哪里不对劲,在短暂交流后,他提出想看比较有趣的电影,我想着都是男孩子,就选了一部推理探案题材的电影来看,影片最开始放的时候,他还披着小孩子的皮囊,用天真的语气问我:“哥哥,这里出现的阿姨是不是就是片头回忆的那个小女孩?”
我想,嗨,终究还是小孩子嘛,电影都看不懂,最终还是要靠哥哥来解答疑惑。
于是我拿出标准大哥哥的姿态,耐心地为他梳理目前的人物关系,在他崇拜的注视下,得到极大满足。
可这片子不愧是得过奖的,前半部分看似温和,实则处处细节渲染深埋伏笔,到了后半部分充斥着反转与利益博弈,把我一个半大不小的初中生给唬得一愣一愣的,直到影片结束还没回过味儿来。
陈渊童见我不说话,突然开口说:“凶手是那个警察。”然后从头到尾给我分析了一通,竟然还真的把剧情凑上了。
我开始怀疑自己和他看的不是同一个电影,便问他:“你以前看过这个电影吗?”
陈渊童摇头。
我还不信这个邪了,于是那天下午我们又看了足足3部电影,我负责沉思,陈渊童负责为我表演他的拿手好戏——在剧情发生的前一秒就完整地预测出来,并且可以在故事进展不到二分之一的时候就给出结局的几个可能 Xi_ng 。
普通人理解的聪明,可能就是所谓的IQ很高,记忆力好,在学校里做题飞快拿奖手软。而陈渊童是不仅理论理解得快,还充分地了解社会的人情世故,在一堆线索里拿角色的 Xi_n
第6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