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1/2)

作品:《灵徵未兆+番外

的,这两天莫不是吃错了药,才天天操心我的婚事?”

    “最近街上有些传言,”一黄须老叟支支吾吾道,“说殿下府上住进了一个,呃,那个什么,我们担心殿下受了蛊惑,给……骗了身子,吸了精气,才出此下策,断断没有对殿下家事指手画脚的意思。”

    谢灵徵正喝茶,闻言呛了口茶水,咳嗽数声方忍笑道:“几位还是把东西拿回去罢,我府上可不曾住这等艳鬼姹姬,你们多虑了。”

    他悠悠然靠回椅背,将笔搁于架上,摆了个送客的手势,几位鬼怪还 Y_u 再劝,就见他们的灵君殿下目中意味深长,余光似有似无地瞥着他们背后。

    一群老妖怪甫一转身,就见一白衣雪发,谪仙一般的人物正倚着门框,不知站了多久,神色淡淡,姿容清贵,唯独眉心一道浅疤,才给这清风霁月般的人物添了些许烟火气。

    失了煞气,众鬼甚至一时未认出他来,但瀛台仙君的面容他们自然化了灰也不敢忘,室内静了片刻,转瞬传来一声哀嚎,一众妖魔纷纷现了原型,成了一群扑棱棱飞出窗外的黄斑白额雀。

    萧无音恍若未觉,行至书桌前,挽袖替谢灵徵更替了笔洗中的水,他素来不喜人近身,更不喜人接近灵徵,这些日子府邸中那些毛遂自荐的仆从随侍散了半数,二人的贴身事务便自行动手,往日在云台殿中素来如此,谢灵徵自然也不觉别扭。

    谢灵徵看着他,又看看桌上的画卷,忽然拽着他的雪袖,笑得滚进他怀中,道:“哈哈哈哈,神仙,他们怕你骗我的身子,吸我精气,哈哈哈哈哈……”

    萧无音未恼,而是抚着他的背,屈指敲了敲他的额头,心道,灵徵似是长大了,却又似是长不大的。

    谢灵徵笑累了,擦去眼角笑出来的眼泪,方正了脸色,问道:“师尊可是去钻研新道法了?如何?身子可还好?”

    “无碍。”萧无音 M-o 了 M-o 他的眼角,指尖一点,那方才换了水的笔洗中忽地催生出一道新生的咒力,既不同于仙道咒术,也不同于鬼道邪法。

    只见瓷盆上的青色纹样似是一点点活了起来,化为一捧新绿,抽枝绽叶,含苞 Y_u 放,再借得一缕阳光,一朵红莲便静静生长于水面,玲珑可爱,芳香宜人。

    谢灵徵看得有些怔神,萧无音单手托起瓷盆放在他面前,低声道:“我名此道为‘洪荒道’,挟清浊于一体,衍生息于混沌。顽石有心,易可生花,徵儿,送给你。”

    谢灵徵并未伸手去接。

    他有些想问:你送的是心,还是花?

    最终他仍是没有问出口,只将那笔洗收好,恭谨得甚至有些腼腆地向师尊道了谢。

    不知是不是巧合,瓷盆下洇出的水渍恰巧打湿了那几幅尚未来得及细看的画卷,天香国色被晕开的墨迹消融,已然再也看不清了。

    第28章 醉清秋

    长明街得名于它的满街银杏,秋深处,夹道杏叶璀璨,遍地流金,如金乌坠地,映昼夜长明,故名之为“长明”。因鬼道众受困泥下道百余年,长明街荒芜多时,杂树丛生,一年来众鬼废了不少功夫伐木取道,如今方勉强复原了旧时盛景,只是晚秋落叶成积,衰草连天,仍有几分萧条。

    谢灵徵最不喜欢秋冬交替之季,虽说面上没有显露,但萧无音亦能察觉到他近日有些烦躁,郊游玩笑的时候少了,闷在书房里对月饮酒的时候多了,梦里常嫌怀中暖炉不够温热,继而如一尾鲤鱼一般夜半惊醒。

    萧无音知道,五老之躯不惧严寒,谢灵徵厌秋畏凉,多是因为心中有劫,而这劫数为何,自然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陈修祥死于深秋,一个杏叶灿黄,霜冻骨寒的日子里,黯淡的日光透不进红帐香的纱帷,干涸的血迹仍留在枯萎的落叶上。

    谢灵徵能从沉疴旧疾中走出来,但他的身体尚不能,魂魄亦不能。手足脖颈的疤痕会作痛,无端的心悸也无药可医,他需要更长的时间,像粘连一只破败的木偶一般修复自己,所幸萧无音伴他身旁,好让他忘却昼夜之漫长,消弭寒凉与孤寂。

    秃鹫公上门寻谢灵徵时,侍童指引他往书斋去。

    谢灵徵府上书斋在小花园一角,据传今夏翻新过,由白色卵石砌成,不大不小,精雕细琢,颇为精致亮眼,而更为夺人眼球的则是书斋前一方池塘,同样是白石所修,水面碧叶蔓蔓,竟不合时令地开着一池灼灼红莲。

    秃鹫公走上前去,好奇地上前打量了几眼,只觉池塘周围竟是温暖如春夏,靠近小


    第39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