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1/2)

作品:《每天都想辞官种田

  沈晫倒上一杯酒放进牢里:“待新帝登基,我便放你。你若想入朝为官也并非不可。”

    郑临摇摇头,轻轻笑:“六弟的死让我明白一件事。你不会把皇位给我或他,如此我还有什么好争的。不如四处走走,看看大好河山。即便你将十弟当真傀儡,也应不会让国家衰落。这便够了。只是临行前,能否容我向父皇告别?他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

    “可以。”沈晫倒杯酒一口饮尽,“酒逢知己,我敬你这个好友。谢你愿意放下。”

    起身,郑临走到栏杆前坐下,拿起酒杯饮下。大笑出声,郑临举杯过去讨酒:“现在让我想起在四海县和你重逢的时候。那时你在牢里,我在牢外。如今我在牢里,你在牢外。”

    酒斟满,两人碰杯。沈晫心情好很多:“想想以前的事情,似乎很远,又仿佛很近。”

    “说的不错。”郑临抬眼注视沈晫,“其实尚有许多事情没查清。你为何不怀疑我?”

    沈晫抿唇一笑,敬郑临一杯:“不重要了。即使有些事是你和六翁主的手笔,如今一点也不重要。郑兄,若有朝一日你愿意回来,若你认为十翁主不是明君,你依旧是三皇子。”

    郑临笑了:“真是遥远又不可靠的承诺。我觉得十弟会是个好皇帝,因为他是你选的。”

    【作者有话说:_(:з」∠)_距离完结越来越近啦~】

    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皇之师

    “别太相信我,我现在都不敢相信自己。”两人相视一笑,喝酒聊天,十分快意。

    五月,举行新帝登基大典,大赦天下。沈晫看着身穿龙袍的十翁主一步一步登上皇位,心方落定。新帝号圣昭,十二岁登基。圣昭帝登基后下第一道圣旨,封沈晫为刑部尚书。

    无人不应,齐齐跪下高呼万岁,自此皇位之争落下帷幕。新帝登基的第二天,沈晫放郑临出狱。郑临入宫拜别玄和帝,他们并无温情的谈话,仿佛不是父子。郑临叩拜,而后离开。

    郑临带着王妃离开京城,期望看遍大好河山。千章和千江自然跟随,此后几年未回京。

    新皇已登基,挑选教导的老师迫在眉睫。红砚才学出众,能教圣昭帝课本上的东西。沈晫想让圣昭帝思想不拘泥于古代,想灌输现代人的想法只能他自己上。圣昭帝从此有两位老师,红砚和沈晫。红砚教才学,为君之道;沈晫教思想,开阔眼界。圣昭帝聪明又好学。

    因国丧服丧三年,沈晫提议以日代月。逝去的人要哀悼,老百姓的日子也要过。

    “明年又将开科举。”沈晫合上书本道,“正好,直接开女子哥儿的科举。”

    “会不会太快?”红砚不放心,“开女子科举并非小事。监考、搜身、巡逻等皆需女子哥儿,我们现在上哪找那么多人?若不将此安排妥当,只恐坏了他们的名节。”

    古代科举能一直延续下去并非没道理。沈晫不打算做什么大的变革:“宫里宫女多得是,哪里没有人。沈喜,你组织挑选宫女。会写字的,身体健壮的一一分出来,明白吗?哦,对,太监也可以参加。如今新帝登基,后宫要不了那么多人伺候,是该借机整顿整顿。”

    沈喜躬身行礼,犹豫片刻道:“大人的意思是太监也可以参加科举吗?”

    “当然。”沈晫点头,“最好废除阉刑。我知道你们被送进宫伺候人,又被阉割很不容易。传话下去, We_i 问所有太监。以后被送入宫的男子无需阉割,到一定年龄也可出宫娶亲。”

    “此不妥。”红砚忙阻止,“那些大臣愿意退步与女子哥儿一同站在朝堂之上,不代表他们愿意接受太监也为官。此事需从长计议,万不可鲁莽行事。何况你不能保证以后每一任皇帝皆是女子哥儿,无需阉割实在不妥。即使你现在废除,过后依然会被恢复……”

    “即使以后别的皇帝登位会恢复,如今我也要废除。”沈晫态度十分强硬,“那些个大臣不愿意和太监共事,可以,让他们全告老还乡。明年便是科举,正好给新人腾位置。”

    圣昭帝坐在御案后听着,一直没发表意见。红砚苦劝无果,唯有叹口气另寻他法。

    “皇上,”沈晫突然转头看向圣昭帝,“你对此事怎么看?你觉得谁更有理?”

    看看红砚,圣昭帝又看看沈晫:“朕觉得两位都有理,你们都有自己的考量。朕支持沈爱卿,不破不立,有些事只有敢做才能更上一层楼。无法跟上的人注定被淘汰。”

    红砚吃惊不已。沈晫满意点点


    第21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