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1/2)

作品:《长公主要和离[重生]

    楚染听而一笑,“你无妻室,不知其情意,待你今后有了心爱之人,就会明白宋帝也是情之使然。”

    “殿下玩笑了,情虽重要,可哪里比得过江山社稷,您看我们陛下,雄心魄力,乾纲独断,比起宋帝小儿不知好过多少倍。”幕僚话中带着对楚帝的崇拜之意。

    楚染不觉摇首,不再与幕僚说这些小事,她凝视一番平静的棋面上,果断道:“令连城做好准备,护住自己就好。”

    护不住她、护不住陆相,唯有护住自己,仅此而已。

    幕僚退下去传信,未过多久,郢都城内送来一信,未曾署名,只道三皇子顽劣成 Xi_ng ,难成大器。

    楚染痴痴一笑,陆莳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

    何人来信,不需只想,意在点名陆莳处境危险,她淡淡一笑,走回书房,提笔写一奏疏,道自己病中恭贺陛下征战胜利。

    寥寥几句,万望陆莳可明白,败局已定,莫要苦作挣扎。

    封地之信,丞相必然可以看见的。

    信使离开后,她恍然呼出一口气,努力十多年,阿瀛一去,如何挣扎都是无用,若三皇子有用,陆莳一番筹谋必然可,奈何扶不起的阿斗,就算成功登基,亦是诸葛第二罢了。

    何不从中收手,作一明相,得多年风光,以她之能与楚黎之间周旋,必然简单得多。

    未曾过几日,郢都再次来信,恒王楚黎封太子。

    她凝视纸上墨色的字迹许久,枯坐良久后,长长叹息:“恒王得一时胜利,未必就可长久。”

    信是否送入郢都,是否为陆相所见,已不再重要。

    春日景色浪漫,她忽而生起踏青之心,命人准备之际,郢都城内忽而来了密旨。

    楚黎得大位,西北是他心中之患,同时她也是。

    密旨不过是来杀她罢了。

    密旨被付之一炬,她恍若未曾看见,照旧乘车去踏青。新平能踏青之地,唯有城外青山。

    青山之下,聚集不少百姓,公主 出行也没有声张,一行人低调出行,出城门时经过例行检查,马车停在城门口。

    同时一辆车停留下来,车帘晃动,露出其清冷之色,检查过后才予以放行。

    两辆马车擦肩之际,楚染掀开车帘对外看了一眼,见城门口停了不少车辆,心生怪异:“今日怎地这么多车?”

    幕僚也随着她的视线去看,目光同样落在灰布马车上,顺口道:“臣让人去查一查。”

    “谨慎些为好。”楚染淡淡吩咐道,纤细的手臂收回,车帘顺势落下,车厢内又是一片灰暗。

    踏青不过是观一观山景,备一壶清酒,呼吸之间的气息更为清新罢了。

    短暂之行后,一行人照旧回府。

    楚染彻夜未眠,新平之事从未管问过,也未曾有嘱咐之说,唯有西北连城,她留有一信,将大致经过说明。

    护人先护己。

    天明之时,东方露白,她饮了一杯酒,坐在南窗下凝视日出,等到太阳出现在眼帘之后,她舒心一叹,躺回榻上合上眼眸。

    ****

    自从楚染回封地后,鲜少出门,更是严禁官员来拜谒。宫殿清冷如无人,今日太阳初升之际,来了一客。

    幕僚慌张去见后,惊得难以言喻,忙俯身下拜,陆莳淡淡道:“我路过此地,见一面你们殿下就走。”

    “殿下昨日去踏青,想必是累了,陆相莫急躁,臣让人去请。”幕僚言辞间难以掩盖其欣喜。

    陆莳见他这般,好似像看到楚染见她也是这般喜不自禁,她拒绝道:“让一婢女引路,我亲去。”

    幕僚颔首,后院之地,非是男子可去,他不好过去。

    婢女引路至门前便停步,敲门时被陆莳拦住,“你下去。”

    婢女迟疑须臾后,想起方才的吩咐,俯身退到一旁,由着她自己推开门。

    屋内寂静,陆莳想起幕僚道起她昨日踏青,许是累了而晚起,站于门槛处,她心里激动而怯步。

    奏疏上所言并不属实,她只当楚染故意所为。明知是假,可她心里还是忍不住,借着巡视而过来看看。

    郢都城内局势已然倾向楚黎,三皇子资质聪慧,奈何王后故意养坏了他,资质再好,也耐不过后天的胡乱教养。

    陪养一子成龙不易,毁人里极为简单。

    她推门后而驻足,想起殿下离京前的疏离竟忍不住生气胆怯。楚染所做不过为


    第21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