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1/2)

作品:《在下考场MVP+番外

壮语,以后读完大学不干别的,就回来专心经营自家米线店。

    元澈听着兄弟美妙的白日梦,手里有盆凉水不知当泼不当泼,沉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道:“现在是不是已经有速食米线的品牌了?要是有……你跟人家竞争的优势是什么? ”

    尚啸愣了愣,发现自己光顾着畅想美好愿景,还真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他沉吟片刻,道:“好吃啊,好吃就是王道。我们先从这条胡同走出去,打开C市的市场,然后再慢慢积累口碑——牌子都是一点一点做起来的嘛。”

    ——尚啸显然是个理想主义者,考虑问题时想到的都是积极的一面,即便有人将种种艰难险阻从脑袋里找出来摆到他眼前,他也能用他那天生乐观主义的大脑为它们寻找一个出路,不费什么力气地“清除”出局。

    这一点元澈与他恰恰相反,尚啸将打算从口中说出的同时,元澈就已经自动扫描起种种阻碍来。

    尚叔和韩姨始终微笑着听儿子为自家小店规划前景,一脸慈爱地看着两个半大孩子青涩稚拙的争论。夫妻俩对现状已经非常满意,并没有把“老尚”做成名牌的野心,因而只是当个合格的听众,偶尔插上一两句,诸如——

    尚叔:“咱这个牌子的标志是不是要用我的头像?就像老干妈那样。”

    尚啸噎了一下:“应该……应该也行。”

    ……

    四个人其乐融融地吃完一顿午饭,面前的空碗摆了许久,这场“重大发表”才宣告结束。

    尚叔笑呵呵地说:“这小子,别看学习不行,脑子里想法还怪多——要是学习也有这么灵光多好。”

    看似埋怨的语气,话里的骄傲藏都藏不住。

    元澈和尚啸一起收拾了碗筷,被韩姨轰出洗涮间,一看时间也不早了,干脆一起慢悠悠地往学校的方向逛去。

    尚啸还在感慨方才的思维碰撞:“哎,你不说我还真没想那么多——要是你这脑子能跟我换换该多好,这样考试我还愁个蛋,上了考场那就跟开了挂似的。”

    这种“换脑子”的玩笑他俩从小到大开过很多次,元澈通常回一句“滚蛋,你那脑子我才不要”。

    尚啸上小学那会儿更是经常嚎着羡慕元澈,说要是能有他那样考出高分的脑子,拿什么换都行。

    其实元澈一直掖着没说的是,羡慕个屁……要是能换他第一个愿意。

    第38章

    唐染上午带头捣的那个蛋到底是被老冯揪住了。

    下午班主任通常不会到校看自习,但唐染还是见好就收,正准备揭下那两张照片的时候,被班里其他同学拦住了:“染哥等一下,让我拍照留个念。”

    因为“老虎”不在家,下午带手机来自习的学生格外多,前后门的瞭望口一时间成了小型热门景点,举着手机前来留念的络绎不绝——甚至包括邻班的同学。

    唐染就暂先保留了杰作,想着晚自习前再来揭。

    盛景中学门口的小摊贩白天按兵不动,一到暮色初临、晚自习前的吃饭时间就准时出现,在校门左右绵延开一条长达数米的临时小吃街。

    这些小摊的生意非常兴隆——学校食堂的座位有限,很多学生不愿意去挤,另外这些“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流动餐点味道也确实不一般。

    学校并不明令禁止学生去吃“苍蝇摊”,但在校门口安排了专查带饭的保安。要吃就必须在外面吃完,想带进教室或者食堂?没门。

    下午的放学铃一响,唐染就披上外套,着急忙慌地去拽元澈:“走走走,慢了就得排队了。”

    周日晚自习前在校门口开摊的小吃点比平日里还要多,其中一家鸡蛋灌饼尤其高傲,只在周日晚营业,因而一开摊就排起长龙,在熙熙攘攘的临时小吃街里也分外打眼。

    元澈中午在尚啸家吃得挺饱,一直到这会儿都不觉得饿,再加上手上还有一道没解完的数学题,便头也不抬地拒绝:“不吃。”

    “那怎么行,”唐染说,“吃饭不积极的小朋友是没有小红花的。”

    元澈:“……”

    唐染还记着昨晚的心有余悸,又催促道:“你晚上再晕倒怎么办? ”

    元澈的解题思路一会儿被他打断两遍,烦躁得不行:“……等会儿,解完这道题。”

    “那鸡蛋都能孵出鸡崽来了。”唐染看着题号叹气,“算了,我自己去。”

    唐染风驰电掣地阻止鸡蛋孵鸡去了,元澈总算得了清静,全


    第3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