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皇帝难为皇帝难为 第71节

皇帝难为 第71节(3/3)

作品:《皇帝难为


    “什么?”

    徐盈玉轻叹,“为你家翻案的事,你有把握吗?”

    “自然。”

    林永裳神态从容自若,没有半分破绽。徐盈玉却不由担心,“为范家翻案容易,只是你若是想认祖归宗,先时赵青怡状告你之事,就是现成的欺君大罪。其实,不论你是姓范,还是姓林,我看中的并不是你的身份地位家乡来历。”

    “我明白。”

    不几日,刘影就拿来了闽靖公四公子的供词。

    林永裳瞧过后,欣慰笑道,“刘大人果然是少年英才,如此,咱们才算不负圣恩。”

    他一番算计落空,为谋生路,反是被林永裳借为刀用。不过,他也算得偿所愿,对林永裳并无怨怼,反是敬服。刘影微微一笑,谦道,“都是林大人筹谋之功,下官不过是跟着出些力气长些见识而已。此间事已了,下官打算择日便回帝都复命。”

    “也好。”刘影终于学会上道儿,林永裳恢复了以往的温文尔雅,微微笑道,“廉政司刚刚筹建,刘大初次经手的就是邵春晓的案子,此次,刘大人立此功勋,陛下定有嘉赏。听说廉政司连吃酒席都有规定,就不单单设酒送别刘大人了。索性刘大今晚在寒舍用饭,也算林某一番心意。”

    刘影含笑应下。

    送走刘影,整个福州城进入备战状态,但是很可惜,凤景明并非来犯疆域。

    林永裳开始起草一份关于组建江南海军的计划,于年前,密送帝都。

    明湛私下对阮鸿飞再三感叹道,“林永裳不但泡妞儿的手段一流,还有这样的才干,真是难得。”

    阮鸿飞道,“天津港的一期工程,明年年底就能造好了。你要的大船也在建,船造好,港口建好,自然要出驶海外的。在此之前,必然要靖平海域,别的不说,一支海上军队是绝对需要的。你的心思并不难猜。何况,难道你平白就任命林永裳为江南总督不成?这折子,林永裳上的及时。”

    “你说的简单,既然我心思好猜,满朝文武,也只有林永裳猜到了。”

    “别人不见得是猜不到。”阮鸿飞瞟明湛一眼,“林永裳未至不惑之年就任江南总督,江浙闽三省何其富庶,他这差使,纵使六部尚书也得眼红一二。若是将来靖宁海域的差使也交给他,林永裳必建战功,拜相封侯指日可待。他这样的运道,谁人不嫉?他们提筹建海军,岂不是现成的功劳送给林永裳去。索性大家闭口不言的好。”

    “叫你说,这朝中就没个大公无私的人了?”明湛瞪阮鸿飞一眼。

    阮鸿飞叹道,“纵使有,建立军队乃重中之重的大事,一年银粮花费就是不小的数目。这种事,你不开口,没人会挑头儿说的。”

    “这就更显出了我家林总督的可贵之处啊。”反正明湛是瞧中林永裳了,怎么看怎么顺眼。

    阮鸿飞微微摇头,林永裳的性子,他还是略知道的。林永裳所求,阮鸿飞也能猜得到。在合适的时机,阮鸿飞不介意帮林永裳一把。但是,明湛永远是排第一位的。

    明湛将此折发至内阁,命内阁诸人传阅。

    组建海军之事,明湛做太子时就提过,甚至阮鸿飞给他做过一份详尽的预算。

    那会儿,人们都当明湛脑袋有病。

    如今,旧事重提,诸臣却有些底气,甚至,慎之又慎的对这份组建海军的计划书进行了分析调研。

    要组建一支海军,两样东西必不可少,第一,人;第二,钱。

    人的话,江南那些军队足够了。钱的话,吏部自然是重中之重。

    吏部尚书徐叁忙的脚不沾地,当然,尽管这样忙,徐叁觉得忙得有意义啊。林永裳是谁,那是自个儿的准女婿。

    徐叁早想过了,三个儿子估计是培养不出来了,女婿倒是可造之材。这次把江南的事办妥,林永裳赐爵封侯指日可待。介时,将这香饽饽抢回自个儿家,林永裳除了沈拙言一个外甥,再无亲人。嘿嘿,好处就都是他们老徐家的了。

    这样一算,徐叁怎能不尽心尽力做好林永裳的后勤。

    大凤朝轰轰烈烈的海军计划由此开始。

    ******

    三年后。

    林永裳的才干得到了所有人的见证。

    但是,说句公道话。

    林永裳太平盛世能建此奇功,明湛胸襟宽阔,敢任之用之,这是林永裳成功的前提。

    再者,林永裳能有今日,徐家父女更是功不可没。

    当然,还有林永裳三年的殚精竭虑,日夜筹谋。

    林永裳捧着凤景明的头颅回帝都复命的同时,也正式卸任了江南总督的职位。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已默认,封侯事小,林永裳进内阁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甚至徐叁已经让妻子悄悄的为女儿准备嫁妆,徐盈玉已经二十八岁,这几年,并不是没有作媒提亲,都被徐家婉拒。

    如今林永裳回帝都接受封赏,两人年纪不小,徐叁打算提前退休,毕竟内阁没有翁婿同在的道理。徐叁琢磨着退一步,把机会让给自个儿女婿,也没什么不好。

    帝都一派喜气。

    如今天津港工程全部峻工,凤景明伏诛,剩下的残匪远远遁走,再不成气侯,再加上林永裳回帝都献俘,明湛这性子,爱热闹又喜欢显摆。

    有这大喜事,他早早的发帖子请凤家兄弟来帝都共襄盛典。

    凤景乾是既感叹又欣慰,都是做过皇帝的,他对明湛的感情的确是爱若亲子。不过,自己做了近二十年的皇帝,勤俭自制,却比不得这小子做三五年帝王的政绩,怎能不令气闷?

    明湛一大早就坐着御辇,浩浩荡荡的在堵城门口儿接人。远望见凤家兄弟的车马阵势过来了,明湛撩开帘子,直接从御辇上蹦下去了。

    何玉简直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跟皇帝陛下屁股后面追了上去。礼部尚书没来得及劝谏两句,明湛年轻,腿脚快,已经撒腿跑过去了。

    明湛的热情向来让吃不消,凤景南隔帘子见明湛在前面不远处一路挥手跑来,简直想掉头回云南算了。

    好丢脸。

    凤景南板着一张脸,凤景乾倒是笑呵呵,“明湛越来越精神了。”

    “我看是越来越神经。”凤景南低声道一句。

    皇帝陛下不按理出牌,镇南王府一干也都懵了,连忙跪下行礼,明湛蹿到凤景乾的辇车里,探出只手摆了摆,何玉心有灵犀,高声唱道,“免礼。”

    大家这才从地上爬起来,辇车里已传出皇帝陛下的笑声来。

    做皇帝做到明湛这份儿上,也是罕见。

    在明湛脸上根本看不出有啥烦心事儿,这几年皇帝做下来,明湛愈发流光水滑,可见日子过的舒心。凤景乾暗叹,真是同人不同命,坐至尊之位,有愁的未老先衰的,就有明湛这种顺风顺水的。

    “瞧着,像高了些似的。”见到明湛,凤景乾还是很开心的。

    要不说明湛怎么与凤景乾关系好呢,凤景乾随便一句话就说到明湛心坎儿上,明湛十分开怀,得意道,“我现在跟飞飞也就差两指了。”

    凤家基因好,卫家也没矮子,明湛少时生长速度缓慢,跟同龄一比简直就是矮矬胖,明湛对自己身高也一直郁卒至极。这几年却是忽然开了窍,个子蹭蹭的往上长,把明湛喜的,一天必要喝一斤纯牛奶滋补。

    补来补去,就补出这样白里透红的好皮肤好气色来。

    “父王,怎么瞧着您脸色不大好的样子,是不是哪儿不舒坦哪?”明湛关切的问。这几年日子顺心,以前的事,明湛就心胸宽大的给忘了,况且凤景南年纪渐老,他也就不再气他了。

    凤景南瞟明湛一眼,“你什么眼神儿,我哪儿不好了。我好的很。”

    有句俗话说的好,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亲人,而是你的敌人。

    这话,其实很适用于明湛与凤景南的关系。

    唉哟,俩人臭了十几年,互相盘算的次数算都算不清了。明湛对凤景南进行过详尽的研究,见凤景南这臭脸,立时就唧唧咕咕的笑起来,“我知道,父王是瞧我不顺眼了。您可真能挑啊,你往咱们祖上数数,谁要有我这样出息的儿子,那真是上辈子烧的高香,上上辈子积的福气。就您,还有啥不知足的。我大早上的来接您,您还这样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然后自袖管里摸出块儿绣小鸟儿的帕子,往脸上一盖,没脸没皮的痛哭一声,“伤死我的老心啦。”

    顿时,凤景南想死的心都有了。

    凤景乾忍半天没忍住,大笑出声。

    凤景南无数次的疑惑,依自己与卫太后这种再正经不过的个性,到底怎么生出明湛这样的怪胎来的?

    当然,明湛这样子也没什么不好,起码很会哄人开心。

    头一天晚上,明湛跟凤景乾两个唧唧咕咕的说了半夜的朝政,若不是阮鸿飞派摇光来要人,说不定明湛就跟凤景乾一道睡了。

    凤景乾心里那叫个熨帖,忍不住私下劝兄弟,“我说好几年不回帝都,这刚见明湛一面儿,也不知道你摆什么架子脸色呢。”

    “皇兄这话打哪儿来的,哪里摆架子了。”凤景南是死都不会承认,自己心里的确有几分不好受,老婆儿子越混越好,实显着他这爹当的有些憋屈。

    凤景乾也不争执,打趣一句,笑道,“说没就没吧。你现今是皇帝的亲爹,我可不得罪你。”凤景乾能说这样一句,完全出自他与明湛深厚感情的积累上的。凤景乾觉着,虽说凤景南是亲爹,不过,明显他与明湛更加投机,有父子之情。

    哪里像凤景南,天生一幅冷脸,儿子能喜欢才怪呢。

    其实,凤景南也有自己的判断。听凤景乾说这样的话,凤景南叹道,“我说明湛这不正经的性子像谁呢。”抱怨一句,“都是太小把他送到帝都,被皇兄给教坏了。”

    凤景乾听了倍觉得意,大言不惭道,“那是,若没有我,明湛也这样出息不了。”

    凤景南点评,“吹吹搭搭的毛病,尤其像。”

    若不是凤景乾拒绝,明湛还打算着同凤景乾一道早朝呢。

    凤景乾是何等聪明人,如今明湛登基堪堪五年,朝中一代新人换旧人,纵使还有旧人,忠心的对象怕也变了,他又何必再去早朝。

    退,就退的漂亮。

    做皇帝做人,一个道理,万不能失了风度。

    这个早朝,明湛早已准备好了给林永裳封侯的圣旨。

    明湛抠门儿出了名,为人却并不小气,有功必赏。

    早朝时大家先议事,再议赏。明湛瞧着林永裳是怎么看怎么顺眼,反正爵位这东西向来是削一批再赏一批的,林永裳这几年是出了大力气了,一个侯爵,不算过分。

    明湛早盘算好了,正巧如今欧阳恪年迈力不支,几次上书请辞礼部尚书一职,他命林永裳堂解职江南总督,调回帝都,就有让其接替礼部尚书一职的打算。谁知,明湛刚赞了林永裳几句,林永裳扑通跪下了,沉声道,“臣有一事,请陛下做主。”

    明湛觉得他看错了林永裳。

    林永裳多圆滑多聪明的哪,结果做起蠢事来,却比蠢r更蠢三分。

    林永裳的身世,明湛早一清二楚。并且,明湛秉承着“难得糊涂”的原则,重用林永裳。他再也未曾料到,林永裳会这个时候这个场合让他下不来台。

    听着林永裳道来自己的身世范家的冤屈,明湛脸若玄冰,未发一言,最后明湛冷冷道,“这样说来,你隐瞒身世,参加科举,混入朝纲,欺君罔上!”

    “林永裳,你把朕当做傻瓜么!”明湛忽露怒容,腾的自龙椅起身,指着林永裳吼道,“这等目无君父之徒,就该千刀万剐!来人,拖出去斩了!”

    御林军忽喇喇的进殿,眼瞅着林永裳就要没命,李平舟连忙道,“陛下,陛下请三思!林大人纵使先前有过,且陛下看来林大人为国效力多年,于江南屡立战功的面子上,暂饶林大一命吧!”

    林永裳为官多年,朝中亦有知交好友,再者,李平舟身为首相,他站出来为林永裳求情,自然有人附和。一时间,诸臣纷纷为林永裳求情。

    明湛气的不成了,怒道,“当年范家满门流放,林永裳亦其中,如何偷逃出去。刑部,你是怎么做事的?还有,科举之事,何等严密,尔等任这等目无君父之徒混迹科考,金榜题名,位列朝纲!欧阳恪,你们都是瞎子吗?御史台,朕当年特命右都御史亲去淮扬验明证身,你们是怎么看的,回来口口声声对朕说林永裳清白出身,们的眼珠子是做什么用的!合着,现是众人皆醉朕独醒了吗!”

    明湛怒不可遏,把朝中百官骂了一半进去,最终并没把林永裳宰了,但是,林永裳也未能好过,直接下大狱,三司会审。

    其实这昭德宫之上,除了明湛一幅要把林永裳剥皮抽筋的模样,另有一,也恨不能一刀砍死林永裳。此人,非徐叁莫属。

    江南这三年容易吗?

    徐叁为了抬林永裳上位,户部精打细算稳定后勤。现今,林永裳得胜归来,徐叁身为近臣,知道皇帝陛下连封侯赐婚的圣旨都拟好了。

    这是何等的荣耀。

    难道林永裳以为他的爵位真是他一人之功吗?


    皇帝难为 第71节(3/3),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