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生之寡夫寻夫记重生之寡夫寻夫记 第12节

重生之寡夫寻夫记 第12节(3/4)

作品:《重生之寡夫寻夫记

通自己大儿子为何突然要娶亲。难道是皇帝?自古领兵出征的将领家眷都会被扣在京都,以防将领在外征战的时候有贰心。

    贵妃娘娘听闻皇帝有意让大儿子去平定叛乱,所以给他赐婚,用来牵制他么?儿子不满,所以才说府里连聘礼都拿不出来么?想想大儿子是第一个封王的,皇帝虽然没特别赏什么珍奇异宝,但是府里也不会连点像样的聘礼都拿不出来啊!

    绝对不能让儿子跟皇帝对着干!这是贵妃娘娘首先想到的。大儿子若是惹怒了皇帝,她和小儿子都没有好果子吃!“聘礼不能没有哦!”贵妃娘娘摸摸孙子的头,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然后马上招来了心腹的宫女,拟定聘礼的礼单。

    增增减减之后拟定了三十二抬的聘礼。韶儿一直跟在奶奶身边看着她对着礼单核对。从头走到尾,“祖母妃,这些就够了么?父王第一次成亲啊!”

    贵妃娘娘听韶儿这么说,突然觉得是少了点。大皇子大婚的时候聘礼是六十四抬,皇帝立后也不过如此了。他是嫡长子如今在朝中的呼声不低,皇后给他准备这么多也不算太过。但是她儿子是第一个封王的,最主要的是,贵妃娘娘无论如何都不想输给皇后。但是要她给儿子准备六十四太体体面面的聘礼,她又有些肉疼。想到儿子带兵出征在即,皇帝无论如何都该有些表示吧?

    皇帝此时的还没有把自己绕出来,听到贵妃来给儿子要聘礼,皇帝很不高兴,但是金口玉言说了出去,这个儿子又要去平定叛乱,此时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只能吩咐身边的人去准备一些聘礼,删删减减也凑了三十二抬。

    凑足了六十四抬聘礼,韶儿还嫌少,“父王是带兵的大将军啊,只有这些,太少了!”

    贵妃娘娘伸出保养得宜的玉手戳戳遥儿的脑袋,“这么些了你还嫌少?你皇祖父大婚也就这些!再说,那个女人进门就是你后娘!你还帮着她划拉东西!后娘知道是什么么?后娘就是每天饿你三顿,打你五顿的人!”

    听到贵妃娘娘的话,遥儿吃惊的瞪圆了一双猫眼儿。“我要去问问父王,后娘好可怕,遥儿不要后娘!”说完,遥儿一阵小旋风地跑出皇宫,临走还不忘吩咐侍从带着聘礼。

    遥儿入宫转了一圈,为自家父王赚来了六十四抬聘礼,这让顾兴戟对儿子的能力刮目相看。

    遥儿回来没多久,顾兴戈就上门来,“我听说遥儿入宫给你要来了六十四抬聘礼?小家伙干得不错!”

    “也不知道他怎么说的,母妃竟然会给我准备聘礼!”顾兴戟正在浏览礼单,看完之后顺手就给了弟弟。等弟弟看完,“首饰我打算全换掉,这些女人的首饰小羽用不上。我给你留着,等你选妃的时候,就不用准备了。”

    “不用了,你把这些都折成银子吧,等我大婚的时候,母妃也会给我准备的,准备多了也没用。”顾兴戈说起大婚来口气平平淡淡,并没有多少期待。他的身份注定他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喜欢的人做王妃。好在他还没有喜欢的人!

    “随你。”看出弟弟不爱谈这个,顾兴戟也没再继续说这个话题,而是转而说:“明天是钦天监测算的诸事大宜的好日子,父皇让我明日出征,聘礼我就没法亲自去送了,你替我跑一趟,务必让小羽收下聘礼。”

    “下聘本也不用你亲自去吧?”顾兴戈没成亲,这些礼数也不是很懂,但是这个还是知道的,难道哥哥要让自己做“押箱先生”不成?

    “我怕小羽会拒绝,有你去定会想办法让他收下!”

    “不是哦,他不收聘礼才正合我意。我才不愿意哥哥娶个男妃呢!”顾兴戈直白地表露自己不稀罕男嫂子的态度。“父皇那里虽然松了口,但是该猜忌的一点也不会少猜忌!”

    顾兴戟秒懂,弟弟是要借着这个由头跟自己“交恶”呢。此次出征,他手中握有的兵权超过二十万,若是他再与弟弟亲近,父皇难免会猜忌他是不是想拥立弟弟为皇,捞个从龙之功。

    “那你有什么想法?”顾兴戟问。

    顾兴戈起身掀了顾兴戟面前的桌子,然后指着自己的脸,“这里来一下,别太狠,留下印子让我能给太医看看就行了!”虽然决定用苦肉计,但是四皇子还是有些怕疼的。

    顾兴戟握起拳头比划了一下,觉得拳头会伤着弟弟的牙,还是扇巴掌保险点。只伤皮肉,还显眼。于是四皇子离开宁王府的时候脸上带了个巴掌印。

    “走了,明天我就不露面了,哥哥一路都要小心。能派人出战的就不要亲自上阵了!想想你还要回来娶媳妇呢!还有,要是你担心嫂子不收你聘礼,就让遥儿跟着去吧,小家伙有的是办法!”顾兴戈又想了想,觉得没有遗漏了才出门离开王府。

    入宫之后,顾兴戈就打听了皇帝在今晚宿在哪个妃子那里。听到皇帝点了母妃侍寝,顾兴戈勾勾嘴唇,吩咐:“跟我去母妃那里走一趟!”

    顾兴戈气冲冲地冲进了贵妃寝宫,看到皇帝佯作惊讶,然后立刻跪地请罪,“儿臣不知父皇在此,鲁莽之处请父皇恕罪。”

    “起来吧,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做事还如此急躁?出了什么事儿了?”皇帝说话的功夫,顾兴戈已经起来,低着的脑袋也抬起来了,让皇帝看到了他脸上鲜明的五指印。“你的脸这是怎么了?”

    顾兴戈咬牙不肯说。贵妃一见自己的宝贝儿子脸上挂了彩,心疼的不得了,一劲儿追问发生了什么事儿,顾兴戈这才半推半就地说,他去哥哥府上劝说哥哥不要执迷不悟,娶男妃只会自毁前程,结果哥哥翻脸,打了他一巴掌……

    ☆、第八十章

    顾兴文生于皇家,是皇帝的嫡长子,从出生起就被万众寄予厚望,满朝文武都以为这便是他们将来要侍奉的下一任君主了。

    顾兴文也这样以为的。

    所以,从很小时候起,他就开始接受各种规矩的束缚。两岁,在普通人家连走路都还不稳的时候,他便要规范地行一切叩拜礼仪;三岁,他就在母后身边看她如何惩处犯了错的奴婢;五岁,他已经开始跟着师傅研习帝王之术……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他可以坐到那个高处的椅子上。

    二皇子出生的时候顾兴文已经三岁,听身边的宫婢说他有了一个弟弟的时候,他是高兴的。作为皇帝的独子,一切都无从比较,但是小小的孩童心里却奇异的有了一种,“啊,有人陪我一起学规矩了!”的同病相怜的感情。

    还很天真的大皇子迈着小短腿跑到母后的宫殿里要母后给他看小弟弟。年幼的皇子不知道一向不曾拒绝他的母后为何会大发雷霆,“你记着,你是嫡长子,那贱人再得宠又怎样?不过一个妃子而已,生下来的儿子也不过是个庶子!你们是不一样的,你是天上的云,他不过是地上的烂泥!”

    小小的皇子第一次见到温婉端庄的母后面露狰狞,接连几晚都做了噩梦。皇后以皇长子被秽物冲撞了为由,请来了皇帝,说是让皇帝以龙气庇佑儿子。

    那时候皇帝还拎得清,虽不特别喜欢自己的皇后对第一个儿子却是不错的,还真应了皇后的请求,在皇后的寝宫连宿了几晚。

    于是,皇后发现了儿子额外的用处,从此,顾兴文就成了皇后打击贵妃巩固帝宠的利刃。这种情况直到顾兴文七岁,四皇子出生。

    在位的年岁日长,皇帝渐渐被迷昏了眼,对美人怜爱更胜往日。年岁渐大的贵妃也没讨得好处,不过她有一个争气的肚皮,又给皇帝生了一个四皇子。

    被皇后娘娘上过一课的贵妃娘娘也明白了用儿子勾|引皇帝的妙用,尤其这儿子尚在襁褓中聪明伶俐懂得讨皇帝喜欢,愣是助其母妃打败了一干小狐狸精重新获得帝宠。

    皇后不是没想过故技重施,再用儿子笼络皇帝,但是已经七岁的顾兴文被夫子们教养的进退有度却像一个小老头,早已经不会抱着父皇的腿撒娇。

    一个板着脸的小老头,一个会咧嘴笑的肉团子,皇帝会偏爱谁不言而喻。

    那一次,顾兴文第一次被母后惩罚,在母后的寝宫里跪了一夜,小腿又红又肿。

    顾兴文不是不委屈的,他不明白父皇喜欢新弟弟为何母后要罚他,但是师傅们教导又让他强自按捺住心中的委屈,子不言母过,母后做的都是对的!

    顾兴文还不知道这只是开始,皇后与贵妃以后每一次斗法失败受罪的都是他。不断加重的课业也就罢了,罚跪、抄书时常加诸在不满十岁的皇子身上。

    母后念经一般的耳提面命让他以为,他是要像父皇一样做皇帝的人,这些苦楚都是必须要经历的,每日除了读书习武就是奔走于去读书或是去学武的路上。

    那一天,他因为渴睡,午休的时候多睡了一盏茶的功夫,眼看着要误了下午的课程,身边服侍的宫婢提议让他抄小路去演武场。

    被母后罚的有些怕了的顾兴文略略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那是他第一次走小路,也是他第一次看见自己的二弟和四弟。

    一个四五岁的小娃娃捧着一本册子,对摇篮里的小娃娃念“赵钱孙李……”。最简单的百家姓,他三岁的时候就在母后的监督下倒背如流了,小娃娃照着念却依旧磕磕绊绊,遇到不熟悉的姓还会跳过去。若是师傅们在一定会说:“朽木不可雕也!”

    可是,摇篮里躺着的那娃儿听的却很高兴,不时咿咿呀呀意义不明的应和几声,等哥哥看他就会冲哥哥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

    “这个太难了,弟弟现在还学不来。”说着少年就扔了手里的书册,“哥哥给你念儿歌!”

    大皇子惊呆了。从小,师傅们就告诉他书本记载的都是圣人训,对待每一本书都要像对待圣人一样敬重,不要说这样随意丢弃,就是不小心撕破一角都会被罚抄。

    小娃娃这样恣意任性,并未让顾兴文反感,反而让他羡慕不已。或者说皇长子羡慕的不是小娃娃可以随意丢弃书册,而是羡慕俩娃儿可以在午后悠闲地晒太阳,不爱读书也可以丢在一边。

    顾兴文忍不住抬脚就要走过去,却被身边的宫婢拉住,“殿下,再不快走就要误了上课的时辰了!”

    皇长子恋恋不舍地看了弟弟们一眼就被宫婢们簇拥着离开了。弟弟们也不像是母后所说的那样面目可憎啊,反而白白嫩嫩的很可爱的样子啊。

    那天起,大皇子有限的休息时间分了一大半给了两个弟弟。也许是血缘的天性,尽管两位母亲斗得你死我活,兄弟仨却很容易亲近了起来,从最开始的远远的张望到聊天说话再到教习读书,孩子们亲近只要短短的几天时间。

    四皇子顾兴戈还不懂事儿,对谁都笑呵呵的,对突然出现的大哥一点排斥也没有。二皇子顾兴戟稍大一些,对谁都面无表情爱答不理的样子,但是对大哥的接受度也是颇高,尤其大哥开始叫他读书识字之后。

    那段时间大皇子顾兴文像只快乐的小鸟,就算最枯燥的夫子教的书也听的津津有味,他要仔细听,听懂了还要讲给弟弟们听。想到弟弟们崇拜的小眼神儿,做哥哥的顾兴文就一阵满足。

    日子长了,顾兴文又有些不满足,他每天的课业满满的,母后还时常给他出题目挤占他休息的时间,他见弟弟的时间越来越少。天真的孩子想着,如果弟弟们也进了学堂,他们一起读书,一起放课,会多出很多时间相处。

    大皇子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趁着一次皇帝赏宴跟父皇提出了让二弟一同读书的事儿。皇帝愣了一下才想起自己的二儿子是哪个,实在是顾兴戟排行不上不下,又不会撒娇卖萌讨人喜欢,皇帝去贵妃寝宫看小儿子都不够,这二子就给忽略了。

    皇帝身边的侍人连忙凑到皇帝耳边提示,经过侍人的提醒皇帝才想起二子已经四岁多已经过了启蒙的年纪,出于对儿子的愧疚,皇帝痛快地答应了大儿的要求,还夸赞了几句。

    有眼色的宫妃连忙奉承,这个说“大皇子这么小就知道友爱兄弟,是皇后娘娘教导的好。”,那个说“大皇子仁爱,有明君之像。”还有人说,“大皇子胸怀宽大,对待兄弟关爱,将来定能爱民如子,实乃是大武朝百姓的福泽。”

    皇帝听了很高兴,少见地对皇后露出笑容,“梓潼贤德,为朕教养了一个好儿子!”

    皇后娘娘听了这些话,端庄的微笑,“文儿为长兄,关爱幼弟是他的责任,如果弟弟都照顾不好,将来如何堪当大任。臣妾也不过是教导他做该做之事罢了。”

    皇帝听到皇后并不居功自傲,更加高兴,赏了顾兴文不少好东西。整个宴会上皇后母子出尽了风头。父皇的夸赞固然让顾兴文高兴,但是他并不稀罕众妃子的吹捧,然而想到以后弟弟可以跟自己一起读书复又高兴起来。

    因为这个小插曲,当日的宫宴比往日热闹很多,很晚才散。

    顾兴文跟着皇后回到寝宫,关上大门,皇后的脸上立刻失了笑容,厉声喝道:“跪下!”

    顾兴文莫名其妙,但是孝道让他并不能违抗母后的命令,利落地撩起衣摆跪在皇后面前。

    “说,谁让你给那个小贱种求恩典的?你有没有跟本宫商量过,谁给你的胆子!”皇后将桌几上的茶盏摔在大皇子面前,飞溅的碎片划破顾兴文的脖子,他也没敢躲。

    “母后,弟弟们并非面目可憎之徒,儿臣喜欢弟弟们,而且今天父皇还夸赞了儿臣……”“啪!”清脆的巴掌声打断了大皇子的话。

    “住嘴!你都这么大了,到底有没有脑子?他的母妃都不急,你竟然还急着越俎代庖。你以为今天那些贱人们是真心夸赞你么?她们不知道在背后怎么笑你傻呢!老四本就得皇上宠爱,如果老二读书再出彩,他们的贱人娘就该不知道怎么嚣张了,到时候就算本宫是皇后拿捏不住她了!你虽然你皇上的嫡长子,但你还不是太子!这么培植自己的敌人,你脑袋是被狗吃了么!”皇后真的太生气了,气到抛弃了所谓大家风范,口不择言起来。

    大皇子还有心辩解什么,皇后身边伺候的嬷嬷抢先开口,“皇后娘娘息怒,殿下还年幼,有不懂也是正常,慢慢教就是了,殿下,快给娘娘请罪,让娘娘莫要再生气了。”嬷嬷是皇后娘娘的奶嬷嬷,深得皇后倚重,地位超然,说这些话虽有些逾越却没有被怪罪。

    顾兴文也不傻,看得出母后气得厉害,再多说什么只会更让她生气,到时候一顿罚是免不了的,当下也不再辩解,而是乖乖地磕头,“儿臣知错,母后息怒。”

    木已成舟,皇后再生气也没奈何,倒是嬷嬷说到,“大皇子年幼,想找个玩伴罢了,皇后不若给殿下找个伴读。”

    就这么着赵元继成了大皇子伴读。当时皇后只觉得儿子的心不再偏向小贱种们了,却不知儿子的皇位会毁在这个伴读身上!

    (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

    皇帝和贵妃娘娘都没想到会是这么一回事。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贵妃娘娘突然尖叫出来,“啊,这个小混账,怎么能对弟弟动手?我的儿啊,你说你为什么要去管那个没良心的事儿啊,他要娶男妃就让他娶……”

    贵妃娘娘小心捧着儿子脸的动作突然僵住,“你说你二皇兄要娶谁?”

    “护国公的干叔叔。”顾兴戈忿忿不平地吐出这几个字。

    “啊~!皇上您可要为臣妾做主啊,戟儿好歹也为朝廷流过血立


    重生之寡夫寻夫记 第12节(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