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光州雨》 第2节(1/4)
作品:《强强:《光州雨》》
安澜又抬起了头,听他说下去。
李长风拿过两人的酒杯斟满。
“江湖人大多不肯为朝廷卖命,但却能替朋友解难。”烛影摇红,李长风的笑容也带上了一丝暖意:“若安大人当我是朋友,朋友有托,况且又是利国利民之举,自然义不容辞。”
安澜自他手中接过酒杯,浅笑道:“既然如此……就是我安澜,拜托李大侠,监修光州水利,不知李大侠可愿?”
“乐意效劳。”李长风一口饮尽杯中酒,笑着把空杯在掌中转了一圈。“既然是朋友相交,就不必叫我‘堡主’、‘大侠’之类了。”
“也不必再叫我大人了。”安澜也将酒一饮而尽。“唤我表字修宁即可,若不想拘那些俗礼,直接叫我安澜也行。”
李长风想了想,笑着叫他:“安澜。这名字好听得紧,我就不客气了。我是个武夫,也没有字号,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长风?”安澜笑起来:“对了,我今年二十有五,不知长风年庚几何?”
“那你可要叫一声长风兄了,愚兄不才,正好长你一岁。”李长风有些得意:“这回可是得了个贤弟。”
安澜慢条斯理地道:“我听闻江湖侠客有喜欢算虚岁的,长风你可要记得减下去啊。”
“我可没有算虚岁,真真是二十六。”李长风正色道:“反倒是安澜你,看着细皮嫩肉,瞧着真不像二十五。”
李长风说的是实话。安澜皮肤白皙,眉眼精细,五官也紧凑,看着像是没长开的模样,尤其是嘴角,似乎天生往上弯,瞧着总是带着三分笑,平白添了些少年人的风流娇纵。
“是么?”安澜下意思地碰了碰自己的脸,笑道:“你长相也并不粗犷,怎么就说起我来了。”
李长风虽是江湖人,气度却是平和温润的。身材虽高,却不豪壮,肌肉紧实,着一身青衣,瞧着就像个书生。加上浓眉星目常带笑意,更不让人想起他是个武人。
“只是有感而发。”李长风举杯,安澜也笑着同他干了一杯。两人随意聊着天,直到酒坛见了底才停下。
作者有话要说: 过渡一章。七夕本来是乞巧节怎么也成了情人节……不管不管哼。
☆、疑云
果如安澜的估计,榜文发出后,大批的流民都被聚集回来。
短短两天之内,王昊就登记征召了六千余人,水上来的大概有一半,还带来了一百多条船只。虽然大部分是破旧的小渔船,不能参与运输物资,但还是能在维修河堤时派上用场。
有了人力,安澜开始大展拳脚。在叶知秋和李长风关照下,组织了大批人马对所有水体进行消毒,见水就放药,见钉螺就捕杀。所有接触水的人都要穿水靠,在皮肤上涂油保护,防止水蛊经皮肤进入人体。牲畜也要一一检查,一发现水蛊寄生立刻屠宰。而已经感染的病患,隔离起来治疗,也有多人陆续康复了。
王昊主管治水,在云江的泛滥区修筑了围堰,暂时控制了洪水,然后慢慢修好各地农田的水渠,把洪水排出去。老天爷似乎也睁了眼,近日来的雨水渐渐少了,水灾也暂时得到了遏制。
治水防瘟的工作初见成效,民心也得到了安抚。更多的流民回到了家乡。统计起来,居然接近万人。
情况很喜人,但安澜等人的心情却并不轻松。流民越多,就证明之前的赈灾漏洞越大,民生维持得越惨,官府里面的猫腻也越多。安澜核算了光州之前的人口和如今征召之后的人数,得出了一个巨大的亏空。即使考虑到流民还有一部分没有被征召回来,光州的人口也少了七八万人。一次水灾和瘟疫,死了这么多人,也是罕见。
“如果真的是这样,待查实了赈灾不力和贪腐,主事者都是死有余辜。”安澜把算出的数字给王昊和李长风看,王昊皱眉,恨声道:“赈灾钱是百姓的救命钱,自古以来谁动谁死,几乎无一例外。”
“但是我们如今还缺证据。”安澜想了想:“不如,我们制造一个机会,钓钓他。”
“安澜又有何妙计?”李长风对于安澜的计划很有兴趣。
“嘿嘿,咱们来个,黄雀在后。”安澜眯着眼睛微笑,俨然成竹在胸。
当晚,马正德被安澜找来。
“马大人,我和王大人要离开府城看一看光州各处的情况,之后一阵子事情,可能就要全权拜托马大人了。”安澜也没有客套,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叶太医和李大侠都要跟着走,要辛苦马大人了。”
“下官岂敢言苦。”马正德赶紧摆手:“大人们才是要四处奔走。光州的事请交给下官吧。”
安澜掏出一本账册交给他:“马大人,这几日,所有赈灾钱款都从我手上走,账目都在这里。我走之后,发放钱款的事就交给你,你按着我的往下写就行。”
“下官知道。”马正德接过账册:“必定不辱使命。”
安澜看着他滴溜溜乱转的双眼,微微一笑。
当天下午,安澜指挥着声势浩大的队伍离开了府城。队伍出了城门,就慢悠悠地走着,直到晚饭时分才走出三十多里地,就势停留在一个镇子上。用饭之后,安澜李长风却换了便装,快马加鞭偷偷潜回了府城。
安澜临走时把赈灾银两和物资都安置在府库粮仓处,那里地方大,看守也多。
“我特意安排过,今晚的看守很少。粮仓门前有一棵老梧桐,在那上面能看见整个仓库的情况,咱们就在那上面守株待兔。剩余的护卫安插在外面,等会悄悄尾随他们。”安澜悄声告诉李长风。
李长风点了点头,随即一把抱住了安澜,提气轻轻跃了起来。
安澜惊得一把捂住嘴才没喊出声来。李长风抱着他腰,像一只鸟一样飞过高墙,在空中转折了一下,稳稳地落在了他说的那棵梧桐树顶上。
“你干吗突然这样!”脚踩着坚实的树枝,安澜才放下心来,低吼出声。
“不这样怎么带你上来啊?难道安澜想自己爬树?”李长风一脸理直气壮。
“……”安澜哽了一下,道:“那也不是……突然抱着我上来啊。”好歹说一声。
“难道安澜喜欢为兄用扛的?”李长风笑着调侃,安澜明白他这是在故意开玩笑逗自己,也笑起来:“百无一用是书生,不就是凭你会轻功,能高来高去,还这么逗我玩。”
“那是。一想到姓马的今晚就要倒霉,我心情好得很。”李长风扶着他找了个稳当的树杈坐下观察情况,冷笑着道。
“放心,马正德私吞林凡大人的财产,我一定让他全吐出来。”安澜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能让他这么欺负人。”
“钱我已经不在乎了。”李长风垂着眼睛:“给多少钱,林凡和我妹妹,还有我那可怜的小外甥女都活不过来。但是马正德,确实该死。”
“……”安澜正要安慰安慰他,却听见大门处有了些动静。
“来了。”李长风目力好,眯着眼睛看去,低声告诉安澜:“居然是明目张胆带着一队人来搬东西了。”
“那是,银子也是重的压手的。那打头的是不是马正德?”安澜微微探出身子,李长风连忙伸手扶住他肩膀按了回去。“待我替你看……那死猪倒是没来,带头那个……是他的师爷!”
“老狐狸,果然不会亲自来。”安澜料定马正德不会亲自下水,倒也不太失望:“看着他们做什么。”
二人藏在树影里观察,那师爷取出一面官府令牌,令看守开了仓,招呼着人就把一箱箱一袋袋的银子粮食往外扛。
“这……有点奇怪。”安澜皱眉。装银子的是红木箱,麻袋里则都是粮食。这师爷搬银子也就算了,还费劲搬粮食?贪官贪钱还不够?
“确实……会不会是掩人耳目,让人以为是真的在调用物资?”李长风想了想道。
“谁知道。”安澜看着他们一行十几人挑挑抬抬,带着这些物资出了仓库,径自往北城去了。
“跟上他们。”安澜小声道,李长风重又抱起他,踩着房顶,一路跟着这些人往北去了。
“这都快出城了,看来他们藏东西的地方还挺远。”安澜缩在李长风怀里,感受着夜风从自己脸上刮过。他不敢往下看,只能远远盯紧那队人。
“出了城就不好跟了。”李长风提醒安澜,“北城出去就是渡口,一片平地,咱两个可能还比较好藏,后面等着逮人的那群护卫可就藏不住了。”
“……渡口?”安澜想了想,满脑子疑惑:“算了先跟着吧,反正他们也跑不掉了。”
那师爷果然又用官府的令牌令守门士兵开了城门,一路往北去了。眼看着离渡口越来越近,安澜有些焦急。“他们不会真的要到渡口,把这些东西装船了吧?”
“那可说不准。”李长风抱着他,在他耳边低语:“我看渡口那边,似乎真的有船。”
两人心中都是疑窦丛生。当师爷终于带人把东西运到渡口,正要往船上搬时,安澜从袖子里掏出响箭点燃,天空中砰地炸开了一朵焰火。
尾随的护卫们得了号令一拥而上,师爷还在犯愣,那群搬东西的人手上也没有武器,很快束手就擒。船上的那几个人手里倒有点刀枪,李长风放下安澜旋身而上,抬脚就踹翻了两个,很快也控制住了场面。
安澜收拾了一下刚才被李长风抱着揉乱了的衣衫,带着冷笑走上前去。“带回府衙,把马知府叫起来咱们叙话。”
马正德根本没睡。每次师爷带人行动时,他都是睡不着的。但是真的没想到,这次是当真栽了。
安澜把他的好师爷五花大绑扔在地上瑟瑟发抖眼泪鼻涕一起流,外面还跪了一串搬东西的小喽啰。看到这些人,他全身的血都冲上了头顶在脑子里炸的一片空白,连忙跪下撇清自己,都是师爷自己干的跟他没关系!
师爷破口大骂他过河拆桥忘恩负义。马正德脑子直抽,嘶声吼道:“你少血口喷人!我干了什么你要害我全家去死?你这样,你的家人也不得好死!”
师爷浑身一震,接着闭了嘴,只顾嚎啕大哭起来。
安澜皱眉看着这一出戏,总觉得有些不对。再审问师爷,咬死了牙关一句不说,马正德也一口咬定跟自己没有关系。
“不管怎么说,他用的令牌可是你的。这事,你脱不了干系。”安澜阴沉着脸盯着马正德:“先押下去,明日再审。”
案子陷入了安澜没有预料到的僵局。
“我本以为,顺藤摸瓜可以找到马正德贪污的银两,人赃并获,就能一网打尽,谁知道居然是如此局面。”安澜郁闷地敲着桌面,有些焦躁。
“确实是……和预计的有些不一样。”李长风坐在他身边,叹气。
“首先,马正德之前贪污的银两去哪儿了。”安澜提起笔,开始把线索和疑问一个个写下来捋。“线索也有,势必是和今晚一样,装船运走了,关键是,船开往哪儿。”
“第二,一般贪污案,从犯鲜少有敢独担罪责的,师爷到底有什么把柄落在马正德手上,甘愿替他背黑锅?”
“马正德提到了他们的家人。”李长风补充:“可以从这里开始往下查。”
“不错。”安澜点头。“第三,马正德贪污,既贪钱又贪粮。按照正常的思路,贪官图财,粮也是要卖的,他要把粮食运哪里去卖?如果是我,一定会在光州灾区本地出手,毕竟灾年粮贵。”
“我之前想过他是掩人耳目。但是一路用令牌通行,已经很明目张胆了,这个理由似乎也不怎么好说。”李长风摇头苦笑:“我实在想不明白。”
“我也不明白。”安澜喝了口茶:“夜深了,休息罢。明日再审,希望能有线索。”
“你也休息吧。”李长风伸了个懒腰,忽地笑着道:“今天抱了你一路,也不怎么累,你实在是太瘦了,要多睡多吃,长长肉啊。”
“长什么肉,又不是猪。”安澜看看自己,犹疑地问:“我瘦吗?”
“你看看你的腰,再看看你胳膊腿儿。”李长风捏了捏他手腕:“瘦。”
“你也没胖到哪去。”安澜捶了他一拳:“行了,去睡吧。辛苦你了,改天再请你吃饭。”
两人又调笑了几句,各自去休息了。
谁知一觉醒来,事情又有了意料之外的波折。
☆、追查
安澜并没有睡久。天刚蒙蒙亮,他就被侍卫从梦中摇醒。
“大人,不好了,马正德和赵师爷都死在牢里了。”
安澜一个激灵醒过来还以为自己在做梦。直到看到牢房里横着的尸体,他才相信这是现实。
李长风睡眼惺忪地赶过来,看到眼前的情景也愣住了。
为了防止串供,马正德和赵师爷关在不同的牢房里,赵师爷被关在左侧第一间,马正德则在右侧最里面。牢房夜里有狱卒守着,还有守夜人在里面巡视。有人进来,不可能不被发现。
然而马正德和赵师爷,以及两个巡视的守夜狱卒都死了。
“致命伤都在胸口,背后,是纵贯的锐器伤,力道很大,都是当场致命,所以死者来不及呼救。手法干脆利索,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李长风几乎闭着眼睛都能断定这是习惯杀人的刺客或者杀手做的,眼前的现场与以前他见过的那些江湖仇杀现场如出一辙。
“我本来以为马正德就是线末尾的大鱼,没想到,他背后还有黑手。”安澜看着四具尸体,眉头深深皱起。但他很快镇定下来,问身后战战兢兢抖如筛糠的狱卒:“昨夜从船上抓的那些人呢?”
“都活着……”狱卒嗫嚅着。
“带上堂我要问话。”安澜道:“还有,问问有没有犯人昨夜看见听见点什么的,一并带上来。”
“是。”
很快,昨夜从船上抓来的几个人被带到了堂上,见到安澜就不停磕头喊开了冤枉,听的安澜头都炸了,可劲儿一砸惊堂木:“都闭嘴!”
堂上骤然安静下来。
“我没说要杀你们,嚎什么嚎!”安澜不耐烦地喝道:“有话问你们,你们从实招来,本官可以考虑放你们一马。都给我跪直了好好答话。”
“你们的船主是谁?昨夜你们要把那些赃物运到哪里去?”
堂下跪着的几人互相看了看,较年长的一个战战兢兢开了口:“回大人,我等都是江扬商会的伙计,船也是商会的船。”
“胡扯!”安澜一拍桌子:“商船还带着武器?一看就不是正经船还想欺瞒本官?想吃板子?”旁边的衙役配合地扬起板子,吓得那人连忙磕头:“大人,小人没有说谎,镜河这一段水路不太平,人尽皆知,况且雇主又要夜间行船,私藏武器虽然有罪,但小人们不得不带啊。”
安澜皱眉,一边的李长风悄声告诉他:“这几个人,身板虽壮,却不是习武的,掌心茧子,是常年装卸货物磨的而不像刀剑茧子,确实有些像商会伙计。”
安澜略一沉吟,道:“就暂时信了你。你可知你的雇主是谁?又要把船开往哪里?”
“回大人,雇主就是昨夜那个赵师爷……他是老主顾了,这几年时不时就雇船从光州往淮州海州两处送东
强强:《光州雨》 第2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