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卖狗粮夫夫的发家日常 完结+番外 第18节(1/4)
作品:《穿越之卖狗粮夫夫的发家日常 完结+番外》
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正站在树下,咬着手指,仰头往上看,江宁顿了顿,过去道:“想吃?”
小女孩也不怕人,仍旧是咬着手指,傻乎乎地盯着他看,点点头,江宁伸手摘了几颗桑葚递给她,小女孩捧着桑葚,跟捧了什么宝贝一般,欢喜地进门去了。
片刻后,门里传来她与妇人对话的声音,江宁瞥了一眼院子里,干净整洁,就像普通的农家小院,再看不见从前的痕迹了。
他在院门外站了一会,这才转身离去。
第79章
江宁回到常公的院子时,已然是风平浪静,但是从常公微红的眼角可以看出来,常修之怕是已经将父母去世的消息告知他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或许不是他能够体会的,然而江宁还是能从这个老人身上感受到悲伤之意,常公见他回来,也没有多说什么,神色如常地同他寒暄说话。
眼见着时辰已经到了中午,常公便邀请江宁在这里用午饭,他只是略略提了这一句,便不容拒绝地进了厨房,顺便把跟去烧火的常修之赶了出来,道:“怎么能让客人一个人待着?这里我来就好,你去陪客。”
常修之压根拗不过他,只得哭笑不得地来了院子,对江宁道:“我爷爷还是与从前一样,固执得不行。”
江宁微微一笑,道:“老人都是这样的,你要多担待才是。”
常修之无奈地摇摇头,两人坐在院子里,听着风过树摇,过了一会,常修之忽然开口道:“掌柜,我……”
江宁转头看向他,静待着他继续说下去,然而等了半天,常修之却像是卡了壳似的,张了张嘴,硬是没说出来,江宁索性问道:“你想呆在宿州吗?”
常修之闭紧了嘴,过了片刻,才道:“是……是有这个想法,不过……”
他说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道:“爷爷年纪大了,我不放心,我、我……”他深深地皱起眉来,显然在年少的他看来,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了,只不过他自从父母过世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独自决定的,即使到了眼下的地步,他也没有想过要求助于他人。
江宁点点头,表示理解,道:“此事不急,你再好好想一想,”顿了顿,又道:“你不妨同常公商量一番,他或许能给你一点意见。”
常修之愣了会,这才道:“我知道了,多谢掌柜。”
午饭后,常修之一边收拾碗筷,一边果然吞吞吐吐地向常公说起了这事,常公听完,当场就冷下了脸,神色不悦道:“你把碗给我放下。”
常修之有点懵,道:“爷爷,怎么了?”
常公不搭理他,仍旧是道:“放下,你过来。”
常修之不明所以地放下了碗,到他面前去,常公冷不防抄起一根扫帚,照着他的屁股狠狠就是两下子,常修之登时就蒙了,赶紧躲避,还没等他迈出脚,转头又见常公颤巍巍地要追上来,他有点犹豫地住了脚,站在原地,任由常公狠狠抽了几大扫帚。
抽完之后,常公扔了扫帚,骂道:“没出息!”
常修之顿时就有点儿委屈,还没等他开口,常公继续骂道:“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如此小家子气?偏安一隅,守着我这个糟老头子有什么用处?目光都比别人短三寸!”
常修之不由嘀咕着辩解道:“我这不是担心你么?”
常公眉头一跳,语气微带怒意:“我一个老头子,还连累了你,不如我现在就去死了倒还自在!”
这话听得常修之额头青筋直跳,但是他向来是个沉稳的性子,好歹没和常公吵起来,只是深吸了一口气,把心中那股子憋闷硬生生压了下去,好声好气地道:“我也不过是问一问罢了,事情还没有定论,您何必这样激动?”
眼见着两人闹了起来,江宁开口对常公道:“确实如修之所说,事情还未定下,总有商量的余地。”
听了这话,常公的面色总算是好些了,江宁冲常修之暗暗使了个眼色,常修之立马收拾好碗筷,脚底抹油跑了。
常公刚坐下来,江宁想了想,开口道:“常公或许已经知道了,修之如今在我的铺子里做事情。”
常公神色缓和了许多,点点头,客气道:“他这些日子,有劳你照顾了。”
江宁笑着道:“修之算账做账,有条有理,为人处世也十分沉稳,我不在的时候,都是他在帮衬着,不敢提照顾二字。”
常公摇摇头,道:“你也不用同我客气,最初他也不过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罢了,若是没有你,谁会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做账?又有谁敢放心将半个铺子交付于他?”
他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道:“修之年纪还小,他以后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只不过,他爹娘走得早,还有许多东西来不及教他,我这个做爷爷的,也实在是力不从心,所以还是要劳烦你了。”
江宁笑着摆了摆手,顿了一会,这才道:“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修之为人孝顺,想要留下来,不过是因为担心您,您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常公听罢,好半晌才开口道:“我自然是知道的……这孩子,从小性情便是如此,再没有人比我更清楚的了,但是,”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大开的院门外面,对江宁道:“你也看到了,小乔庄这旮旯地方,也就是我们这些没用了的老头子,庄稼汉泥腿子才愿意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头到年尾,不过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没完没了,我一个半截身子入了土的老头,他守着我做什么呢?不趁着年轻,出去闯荡闯荡,长长见识,呆这里看天吃饭,人的精神气都废了。”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身上仿佛是压着沉沉的重担一般,江宁顿了顿,开口道:“我原本准备在北地开设一个茶行,如今想来,这茶行倒不如开在宿州城好了,修之既能帮我经营茶行,又能照顾您,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闻言,常公连忙摆手摇头道:“这哪里使得?开一个茶行可是大事情,岂能如此儿戏?”
江宁笑了,道:“常公不必忧虑,实际上,我前两日到达宿州城之后,便已经看过城内市集的现状,北地原本就缺茶,购茶叶的渠道也少,正巧符合我的心意。”
常公微微皱眉,江宁又道:“此事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的,生意人趋利,我岂能做赔本的买卖?”
听了这话,常公面色一缓,原本坚定的拒绝似乎已经开始渐渐松动了,想了想,道:“宿州饮茶的风气确实盛行,正如你所见,即便是家中没有客人,平常人家每日至少要泡上两三次茶,更不要说来了客人之后,少则四五次,多则七八次都有,茶叶消耗得也快。”
他说着,半眯起眼来,继续道:“喝茶同每日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一日不饮茶,做什么都不得劲。”
江宁听了,又干脆就宿州这边的茶叶情况与常公聊了起来,两人在院子里聊了好半天,常公之前的忧虑这才被打消了,这时,常修之也洗好了碗,从厨房里面出来。
常公见了,便冲他招手,唤道:“你过来。”
常修之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不由扭头去看之前那个扫帚,常公没好气地笑骂道:“不打你了,过来吧。”
常修之这才放下心来,依言过来,好声好气道:“爷爷,有话好好说。”都这么大人了,还当着掌柜的面被扫帚抽屁股,他脸都没地儿搁了好吗?
江宁有点忍俊不禁地道:“常公也是为你好罢了,我刚刚与常公说过,你可以留下来。”
常修之眼睛顿时一亮:“当真?”
江宁点点头,继续道:“当初我便想过在北方设一个茶行,北地茶叶稀缺,价格又高,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市场,现在想来,干脆设在宿州城好了,这样你既能打理茶行,又能照顾常公,可谓一举两得。”
常修之表情仍旧沉稳,但是语气中带着些许喜意,向江宁拱手道:“那就多谢掌柜了。”
江宁与常修之又坐了一会,下午便回了宿州城,当天便找好了店铺,签了契本,又订了匾额,可谓火速,铺子在市集最繁华的地段,租金自然不菲,但是在江宁看来,这些早晚都会赚回来的,余年茶行的第一家分行就这样成立了。
店铺打理好之后,江宁又招了几个伙计和一个管事,这管事性格老实,做事沉稳谨慎,就是为人稍微木讷死板了一些,但是江宁也不怎么担心,想来有常修之在,自然不会偏到哪里去,更何况,常修之的做账方式都是他一手教出来的,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等到茶行步入正轨之后,此时已经是六月底了,江宁的商船再次出发,继续往北行去,直到一个月之后,终于抵达了此次行商的目的地,大泽国的皇都,上京。
上京确实与其他的城市不同,天子脚下,自然是一派繁华景象,天色刚刚擦黑,船才靠岸,师天华遣来的人便找过来了,说他们家少爷请江宁往上京醉仙楼一叙。
第80章
醉仙楼是上京数一数二的大酒楼了,江宁到的时候,师天华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江宁还没进门,他便迎了上来,拱手笑道:“江兄,好久不见了!”
江宁微微一笑:“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师天华笑着请他入座,两人又寒暄几句,师天华转向一旁的跑堂伙计吩咐道:“请你们掌柜过来一叙。”
那跑堂伙计应声去了,江宁有点疑惑,师天华这才笑着向他解释道:“江兄可还记得我曾经说过的话?”
江宁略微思索,心中隐约猜到些许,开口道:“不知是不是我想的那一桩?”
师天华遂笑道:“我说过的话,决不食言,这醉仙楼是整个上京城最大的酒楼,每日客来客往,少说也有百人之多,其中多有好酒之人,我与酒楼掌柜有些私交,他喝过远志酒之后,想要与江兄谈一谈,所以我才冒昧写了信,邀江兄前来一趟。”
听了这话,江宁正欲开口,师天华便摆手笑:“你我之间,不必客气,我也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两人正说话间,门外进来一个中年男人,师天华站起来笑道:“这位便是醉仙楼的掌柜了,姓吴。”
他说着,又向那吴掌柜介绍了江宁,三人略作寒暄过后,便都入了座,酒过三巡,吴掌柜开门见山地道:“我喝过江掌柜酿的酒,确实是上乘。”
江宁微笑道:“吴掌柜过誉了。”
那吴掌柜洒然一笑,道:“江掌柜不必自谦,你我都是生意人,我既请了你来,就是有买卖想与你做。”
江宁放下酒杯:“愿闻其详。”
吴掌柜顿了顿,看了师天华一眼,师天华哈哈笑道:“我又不做生意,不过是牵线搭桥罢了,你有什么主意,只管与他说来,我这好友是个爽快人,必不会含糊。”
吴掌柜这才放下心似的,对江宁道:“我想购入远志酒,为期一年,不知江掌柜意下如何?”
江宁略作沉吟,开口问道:“不知贵店以往的酒水,都是由哪一家酒坊供应?”
吴掌柜答道:“是上京城内的孙记酒坊。”
江宁点点头,又道:“若只是供应酒水,自然是没有问题,不知吴掌柜是否还有其他的要求?”
果不其然,那吴掌柜道:“确实还有一点小小的要求,不知江掌柜能否接受。”
江宁微笑道:“请讲。”
吴掌柜拿起一旁的酒壶,给三人的酒杯满上,这才悠悠道:“余年酒坊一旦与我醉仙楼签订契本之后,只要在契本期限以内,远志酒不得再卖与他人。”
他说着,放下酒壶,看向江宁,像是在等待着他的反应,江宁思索片刻,开口道:“此事没有问题。”
吴掌柜眼睛微微一亮,还未说话,江宁又接着道:“不过我这里也有一点要求。”
“江掌柜但说无妨。”
江宁道:“在上京城内,远志酒可以只卖醉仙楼一家,但是上京城外,只怕是无法做到了,”他说到这里,微微一笑:“我这也是小本生意,利润微薄,还请吴掌柜谅解。”
听到这话,吴掌柜稍作沉吟,他心中也知道,以远志酒的实力,想要完全垄断其销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江宁也不是愚笨之人,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他想到这里,便点头道:“可以,只要是上京城外,与我醉仙楼便没有干系。”
至此,两人又就价格、供应等等细节问题详细讨论了好半天,此事才终于算敲定下来,三人又一边喝酒,一边开始聊起旁的话题来,及至夜深,才各自散去。
此时沙河关正是夏季,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夷族二十万大军在大泽边界驻扎,年十二月,两军交战,大泽兵士勇猛,士气高昂,夷族刚刚经过长途跋涉,正值人乏马困之际,匆促应战,自然不敌,十二月底,夷族大军败退二十里,驻扎于沙河下游。
此后两军时有交战,但是夷族十分狡猾,见势稍有不对,便丢盔弃甲,望风而逃,往深林而去,沙河关兵将恐其有诈,又深知穷寇勿追的道理,遂只能罢手,鸣金收兵。
这一日,一小队沙河关兵士正沿着沙河上游一带巡逻,突然,领头的那个兵士停了下来,后边的兵士不解地问道:“韩副尉?”
韩致远不答,只是盯着地上看了半天,其他兵士皆低头望去,由于正值夏季,雨水增多,沙河河水上涨,岸边泥土多是湿润绵软,一踩一个坑,他们的副尉大人正盯着地上的几行脚印看得很入神。
几个士兵有点摸不着头脑,然后有人问道:“韩副尉,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韩致远微微眯起眼来,看了看前方,回头道:“你们先继续,我去看看就来。”
他说着,翻身上马,扬鞭一挥,往不远处的枫林方向去了,他倒是说走就走,被扔下的一干兵士面面相觑,尔后才有人道:“那我们继续巡逻?”
众人皆是点头,他们对这位年轻的副尉倒是很服气,据说韩副尉去年来军营时,也跟他们一样,是个小兵卒子,去年年底,夷族进犯,起了战事,这位韩副尉屡建军功,于十万兵士中脱颖而出,得将军与元帅大人另眼相看。
今年年初,新帝下了圣旨封赏时,大笔一挥,他便被提拔为翊麾副尉,从七品官职,虽然不算高,但是新帝洋洋洒洒写了那么一小页纸,竟然也有一两句提及了这位新任副尉,羡慕之余,不少人都心中揣测着,若是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这位日后只怕是前途无量,官职虽然不算高,但是战场上向来是凭实力说话,韩致远动起手来连程将军都打他不过,平日里为人又十分低调,不争功不讨巧,其他士兵也唯有羡慕的份了。
话说韩致远骑着马,顺着那几行脚印一路前行,等走出半里路,那脚印便越来越浅,他下了马,半跪下来,伸手摸了摸那浅浅的脚印痕迹,泥差不多快干了,但是仍然能看出那脚印中间有许多深深的沟壑,这不是大泽兵士的靴印。
夷族在大泽以北的地方,那里天气更加寒冷,一年中间有半年多的时间在飘雪,他们的靴子底部有很深的沟痕,以防在雪地和冰面上行走时滑倒,韩致远回头看了看远处,如果这是夷族探子的脚印,然而这个方向分明不是朝着夷族驻地去的,那么这两个人究竟是
穿越之卖狗粮夫夫的发家日常 完结+番外 第18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