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男友总是被刷新男友总是被刷新 第2节

男友总是被刷新 第2节(2/5)

作品:《男友总是被刷新

需要忌讳的,许晋也不清楚这里有什么风俗,忙提前问清楚。

    金秀听了许晋的话心中觉得颇为奇怪,谁告诉这孩子不可以说话的?她随口答道:“你怎么会有这想法?没那回事,你到你缘福叔家之后只要不到处走就行了,其它的规矩没那么多。”

    “哦,好。”许晋点点头,又问道:“小宝哥哥他们也来吗?”

    “来,下午你表姨下了工就带他们来,大家一起在你缘福叔家吃饭。”金秀答道,许晋还想再说些什么,奈何实在找不到什么话题,他对这个世界也不算了解,只能无奈地暂时闭嘴了。

    都是一个生活区的,两户人家住得并不远,走了十多分钟路他们就到梁缘福家。

    生活区的房子都是统一建造的,要是房子没有加盖或者推到重建的话,房子的样式都差不多,梁缘福家的房子和郭英珍家的房子也相似,就是少了几间而已,可许晋看这类似的红砖大房,愣是从里面看出几分萧条出来,尤其是房子内还有人在哭,也有人吵吵嚷嚷地在讨论些什么事情,在明晃晃的大太阳底下更显得这房子衰败。

    察觉到许晋的脚步停了一下,金秀以为他在害怕,忙拉住他安抚道:“别怕,个人都在,我们先进去。”说着便拉许晋进去了。

    梁缘福家里果然有一堆人,七嘴八舌地正在讨论赵藏香的葬礼,包括宴席和修墓两部分内容,大家一见金秀来了,三下两下的就把她也拖入了讨论当中。

    梁缘福和梁国涛算是堂兄弟,不过只是远亲,梁缘福和梁国涛的爷爷就已经是堂兄弟,关系虽然还行,但也并没有亲近到哪里去。事实上在仁原生活区当中,梁姓是大姓,一千多户人家,四百多户姓梁的,大家都沾着亲,关系还算不错,平时也团结,要不然就凭梁缘福家这穷得叮当响的样子,要请到这么多人还真不容易。

    许晋一个伪小孩,顶着一个小孩的壳,坐在角落里也不嫌无聊,他正伸长耳朵仔细听客厅内众人说的话,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多了解这里一点,以后行事也方便。小禾一直呆在许晋旁边哪里都去不了,幸好他也是个静得下来的,就蹲在许晋旁边,半点都没打扰到许晋。

    亡者就摆在她原来住的房间里,还没有动过,她是今天凌晨过世的,所以大家加紧讨论到底要怎么安葬她,要不然这里没有冰柜,怕放久了有异味。

    许晋在旁边听了许久这才知道现在居然又流行土葬了,因为一个个生活区离得远,火葬场设立得不方便,再者这个时代人口相对较少,科技的退步导致被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也少,火葬场就算设了也不可能常年招员工,所以干脆没设立。

    不进行统一火葬,个人要进行火葬就比较困难,毕竟现在大家都回到了靠柴火作为燃料的时代,鉴于生态的原因,每个家庭能用的柴火就那么多,政|府还组织大家每年春天上山种树以维持生态平衡,而要火葬需要大量的柴火,温度也不怎么容易达到,费时费力,索性大家回过土葬,反正在汉族人心中,土葬一直是最合适的丧葬方式。

    土葬这点是毫无问题,现在要商量的也就是葬哪里,棺材还没有备好,去哪里买一副,外加到时候抬棺的有哪些人,走哪条路等等,都是一些零碎却必须提前商量好的问题。

    其余的还有宴请事宜,老人家辛苦一辈子,身后事总要风风光光,爆竹锣鼓哭丧席面等等,也是要提前决定的问题。

    许晋作为一个写手,向来喜欢收集资料,他本身又对民俗这些东西十分感兴趣,所以听起来也津津有味并不觉得枯燥。听到说要宴请宾客准备丧仪时,许晋脸上浮现出一抹同情的神色,他看梁缘福家称得上家徒四壁,连像样的家具都没几件,估计要办这场葬礼也颇为困难。

    这家的孩子也可怜,许晋在外面听见有人哭就是这家孩子在哭,梁缘福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梁虹今年十一岁,二女儿梁碧今年九岁,小儿子梁青今年才五岁半,都是小孩儿,他们的母亲早在生梁青的时候就因为难产加产后恢复得不好,没几个月便病故,丢下几个儿女撒手人寰。

    梁缘福家人丁不兴,他父亲就生了他这一个儿子,也早早去世了,现在梁缘福的母亲也亡故,家里就剩下梁缘福和三个幼小的儿女,连个女性长辈都没有,估计他们以后的日子也会十分艰难。许晋在心底里唏嘘一阵,看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人多事杂,到处一片乱哄哄,也没谁管的上许晋,许晋自己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自然不会有留在这里看热闹的心思,中午的席面吃完之后,许晋顺势跟着人群一起离开了,他吃饱了,总还要给小禾找点吃的,再说,丧葬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许晋也不想留在现场。

    大家都是干惯了活的人,动作很快,下午金秀回来的时候梁缘福一家的事情已经处理得七七八八,梁缘福的母亲已经下葬,丧礼就算差不多,毕竟夏天正是农忙的季节,大多数人都没空抽太多时间过来处理梁缘福家的事情,以梁缘福家的经济状况,也没办法大办这丧事,只好一切从简。

    许晋缩在角落里听金秀说起梁缘福一家的事情,说多亏大家出的份子钱梁缘福才能勉强把葬礼搞好,要不然,他妈这事还真不好收场。

    “他也可怜,留下三个孩子,还不知道以后要怎么过。”郭英珍跟着叹了口气。

    金秀也叹,“谁说不是,好在阿虹已经找好人家了,明年就过门,他家收几个聘礼钱,缘福本来就勤奋,少一张嘴日子也就能勉强过下去了,唉,在过几年,等阿碧也嫁了,阿青长大,日子就好过了。”

    郭英珍一惊,“阿虹不是才十一岁吗?那么早就能嫁人?”

    法律规定当代男女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十六岁,有些穷苦一点的生活区可能会早一点嫁娶,可再早也要十四五岁才能谈,梁虹就算明年嫁人也不过是十二岁,年纪还是太小了。

    “谁说不是?”金秀摇摇头,“这不是没办法嘛,男方家说了,阿虹先过门,等她十五以后再圆房,生了儿子后摆酒,那户人家还算殷实,人也知根知底,不会亏待她,再怎么着也比吃不上饭强。唉,要不是家里太穷,缘福他妈也不至于去吃野外的东西,那么年轻就得病走了,真是造孽啊。”

    家里孩子多,赵藏香什么都紧着孩子吃,实在饿狠了也会去外面扯点野菜捞点鱼虾吃,她心中存着侥幸心理,没想到最终还是死在这上面。

    郭英珍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沉默一会儿,她再次严肃地叮嘱家里的几个孩子,一定不能吃野外的东西,饿死也不能吃,要是吃了,那可是会穿肠烂肚长肉瘤的。

    许晋在一旁听着她们聊天,忍不住暗暗咋舌,现在可是二零七六年而不是一九零六年,居然还有十二岁就嫁人这回事,许晋想起自己生活的那个年代,觉得中国搞了十几年素质教育,现在又是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这让许晋的心情十分低落,他一方面同情梁虹姐妹,另一方面却是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他真的来到了一个异时空,成为孤魂一缕。

    ☆、第十章

    仁原生活区这种小型生活区鲜少发生什么大事,每天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干农活。

    夏天是正农忙的时候,水稻、辣椒、玉米、花生都是这个季节收获。玉米种得不多,早收完了,中稻收获的时间都比较晚,还可以缓一缓,辣椒种的也不多,也不用太费心,但是花生却不能等,错过时节很容易就碰上雷雨天气。

    原本有人养猪,不过现在野外的东西受w射线等各种射线的影响,根本不能吃,这意味着猪饲料都要来源于种植或人类的剩饭剩菜,养猪的成本十分高,猪肉奇贵,那些大的生活区还进行少许工业生产,里头的人生活比较宽裕,重建工作也做得比这里好得多,许久也能捞点肉吃,但是像仁原生活区这种小型生活区就算了,非过年难以嗅到肉香,更别说吃猪油过日子。

    没有猪油这块补充,仁原生活区的大部分人家都要靠花生油度日,生活区方面也有种植花生总额的硬性指标,是以家家都种了一些。现在到了拔花生的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动员全家尽快抢收,要是错过时节,等花生枯苗之后,花生十分容易脱落在泥土里,要再收回来就要费大力气。而且花生要是落在地里,一遇到水分就容易发芽,一旦发芽长成植株,这花生也就没用了,所以收花生一定要抓紧。

    做惯了农活的人都知道收花生的紧迫性,郭英珍家当然也不会忽视这个,这天看到地里的花生长得差不多,花生叶已经开始发黄,郭英珍也不敢等,趁着天气好忙准备动员全家出去拔花生。

    拔花生是个细致活,很难快起来,偏偏时间比较紧迫,一定要尽快把花生收回去,要不然碰上雷雨天气,就算收回家也没有好天气及时晒干,花生很容易发霉。

    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力,郭英珍、梁国涛、梁大石和金秀是肯定要下地,梁二妹干完家务活之后也要去地里帮忙,就算家里最小的孩子小宝也不得空闲,许晋自然也要跟着去干活。

    许晋来到这个时空已经十多天,终于有机会见识到生产基地的样子,心里不是不好奇,他跟着梁国涛一家人早上五点半便起床,匆匆洗漱完然后出发往生产基地走去。

    早上五点半的时候气温还有点凉,也就是二十几度的样子,刚睡醒出来能打一个激灵,天空刚刚破晓,天空一片浅白泛蓝,空气带着凉意,十分清新,许晋原来还有些困,看到这幅晨景之后整个人都清醒不小,他习惯晚睡晚起,上一次这么早起床已经说不清是什么时候,故而这晨景看在许晋眼里着实有几分新奇。

    不止郭英珍一家会这么早起床上工,实际上忙着做农活的,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点,许晋跟着梁家的人一出来,一路上碰上好几个熟人,前几天刚叮嘱许晋不要吃外面的东西的水凤嫂也跟他们碰上,大家互相打招呼寒暄,许晋听到有好几户人家都说要去拔花生,也是全家大小一起出动,挑着要用的工具,看起来十分热闹。

    生产区在仁原安全基地的上方,许晋看着一大片连着的肥沃土地被整整齐齐地规划出来,田垄上不知道装置了什么,竖起一片洁白长条的物体,田里也布满了管道,整篇土地白绿相间,一直延伸到远远的那头,直至山脚下,一片微风吹过便涌起一波令人心旷神怡的绿浪,许晋初次看到这种情景,不由觉得十分震撼。

    仁原生活区靠着全江,水资源十分丰富,水利设施也建设得相当出色,生产区内人工开挖了许多沟渠,几乎每一块田地都能连接沟渠或邻近沟渠,灌溉起来非常方便,看起来也十分整齐。

    “等会儿你们就捡花生,小心点,不要碰到防辐射管,更别去防辐射板那里玩,知道吗?”下到花生地里,放下工具,郭英珍交代小宝和许晋两人,小宝不想干活,有些不情不愿,许晋却是扬起一个甜甜的笑脸,认真点点头,脆声应是。

    郭英珍看看许晋,再看看自家儿子,两相对比之下,不得不承认许晋的确是精乖,毫不作伪的笑脸十分讨喜,反观自己儿子这边,那一脸不情不愿比起来就差多了,郭英珍见状忍不住手痒地轻敲了自己儿子的小脑袋一下,非要听到他答应才放过他。

    小宝和许晋的年龄还小,郭英珍也没对他们多加苛求,就是一人给了他们一个小竹篓,让他们两在拔完花生苗的田垄里把不小心掉落的花生捡起来,放到竹篓里。

    花生苗脆弱,有些干枯的花生苗根本拔不起来,一拔花生全脱落在泥土里,所以捡花生这项工作必不可少,几乎家家都会带自己家的小孩子过来地里捡花生,能捡多少捡多少,尽量挽回一些损失。

    太阳还没升起来,温度称得上怡人,田里的草和花生苗上都凝满了露珠,湿漉漉的,人一走过去裤腿和脚全湿了,而且令许晋十分苦恼的是,清晨有许多会咬人的小蚊虫,飞来飞去,什么时候被咬了都不知道,一会儿就肿起一个痒痒红红的大包,又疼又痒。

    很显然,大家都非常习惯这个环境,连跟在许晋身边的魂体小禾对眼前这幕也没露出什么好奇意外的神色,几个大人一到自家花生地里就抓紧时间放好工具准备埋头干活,只有许晋暗地里兴味盎然,东张西望地看什么都觉得十分新奇,看着梁国涛开始拔花生,心里不免还有种丰收的感慨。

    “快点捡,不许偷懒!”小宝在一旁磨磨蹭蹭地偷懒,转头刚好看见许晋望来望去就是不干活,心里的不爽快又升起来了,他凶巴巴地冲许晋嚷道,全然不顾自己的竹篓里也是空空的没放几颗花生。

    许晋慢吞吞地看他一眼,应了一声,小宝莫名地觉得身上有些冷,这些天许晋暗地里不知道整个这个熊孩子多少回,小宝虽然不知道内情,看着许晋那黑白分明的眼珠子看着他却有些怵,他撇撇嘴,不理会许晋,自己跟在他姐的背后,等他姐拔起花生苗,把花生苗放到一边后,就在拔完花生的坑里找起脱落的花生来。

    许晋这垄土的花生由梁大石负责,梁大石随他爸,平时沉默寡言话不多,但心里有谱,能撑起事来,干活也十分利索,许晋发呆走神的这一会儿,大石已经快拔完四分之一垄的花生苗,许晋见状也不好多张望,忙在一个个花生苗被拔起的坑里寻找脱落下来的花生。

    小禾在一旁看得有趣,也有样学样,在花生苗的坑里找脱落的花生,可惜他是魂体状态,不经过许晋这个“媒介”,他根本接触不到任何实体,只能在虚空中划拉,一个人倒也玩得津津有味。

    许晋好歹是成年人,哪怕顶着小禾的身体,干活的利索程度也不是小宝能比的,他捡到的花生很快就把竹篓的底部遮了起来,小宝在一旁一直观察他的动作,见他捡的花生多,心中不服气,忙蹲下身来认真干活,企图赶超许晋,压他一头。

    郭英珍正当壮年,又是熟手,干活最快,等大石他们把一垄土的花生拔了大半时,郭英珍已经拔完了一垄土,准备回头从新的一垄土中拔起。

    经过小宝身边时,她觑了眼小宝的小竹篓,意外地发现小宝捡到的花生还真不算少,等眼睛扫过许晋的小竹篓时,郭英珍瞬间明白了,她儿子这是争强好胜的劲犯了,憋着一口气努力干活不肯服输。

    小儿子努力郭英珍当然要鼓励,再则想到收花生时农活辛苦,家里要吃好点大家才有力气,于是郭英珍对小宝笑了笑,说道:“小宝你好好干,等下回家的时候妈去水稻田里给你抓鱼吃。”

    听到有鱼吃小宝的眼睛一亮,大声追加要求撒娇道:“泥鳅也要,妈等会儿你多抓点泥鳅!”

    “好好好,你好好干活妈都给你抓,等会儿让你姐给你煮米饭。”郭英珍笑眯眯地应承。

    许晋在一旁听得十分奇怪,水稻田里抓鱼和泥鳅?

    许晋的疑惑没有持续多久,等太阳升起来了,紫外线格外强烈的时候,郭英珍心疼小儿子,便不让他干活,打发他赶紧回家歇着,反正她干完小宝那点活也不需要多长时间,让小宝来主要还是锻炼他,免得他养成好吃懒做的个性,而不是真指望他能干多少活,给家里帮多少忙。

    小宝这个活脱脱的小皮猴,哪怕大中午的也不畏惧如火的骄阳,天天领着一帮小屁孩整个生活区蹿来窜去地疯玩,皮肤早就黑得发亮,更不要说早上这点太阳,他妈叫他回家他也没感觉到他妈|的心疼,反而记起了他妈|的承诺,嚷嚷着让他妈去抓


    男友总是被刷新 第2节(2/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