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1/2)

作品:《谢相+番外

们原来共同的国君晋静公废为庶人。

    篡位之事,屡见不鲜。谢漪大权在握,等她斗败了太后,彻底掌控住朝堂,到时废了不听话的她,或是自立,或是自宗室中再择一稚子拥立也非难事。

    刘藻问得认真。

    谢漪心中暗叹,哪会有那样一日,她们之间,胜负早定,只要她在,陛下永远不会立于败地。

    只是陛下又颇执拗,此时问得认真,不答怕是糊弄不过去,便随口道:“不敢担弑君之名。”

    言下之意,留她一命。

    留她一命,这大约已是最大仁慈了。

    刘藻转开目光,不再盯着谢漪,心中又空荡荡的怅然。对昌邑王,她就是留了一命,只废为庶人而已。对她,也是如此。恐怕不论是谁当这皇帝,谢相都会这般抉择,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谢漪答完,礼尚往来,也问了一句:“那陛下若得掌大权,又会如何处置臣?”

    刘藻正低落,闻言,大言不惭道:“椒房殿有卿一席之地!”

    谢漪全然不曾作真,只当这是小皇帝有意戏弄她,又好气又好笑,斥了一句:“不许胡言!椒房殿是皇后居所,岂可玩笑?”

    她自然知晓椒房殿是皇后居所,但若不是皇后之尊,其余乱七八糟的妃妾卑位,岂不是委屈了谢相。

    刘藻看了谢漪一眼,不说话。

    听闻孩子长到十五六岁,便会生出许多主见,不愿听父母良言,甚是偏执别扭,且还会忽笑忽静,喜怒不定。

    陛下方才还甚气恼,此时却又心事重重,约莫就是这情形了。

    看来教导孩子,还得多花些心思才好。谢漪暗自叹了一句。

    她们入殿已有些时候。她与陛下在殿前那一番针锋相对,与她以下犯上,将陛下拉扯入殿一事,想必已传入太后耳中了。

    谢漪达成目的,便 Y_u 告退。

    刘藻见她要走了,幽幽地望着她,又默默地将目光落在衣冠上:“卿这就去了?。”

    这已称不上暗示了,几是明示她方才拉她入殿时,说要为她更衣。

    谢漪方才还想要多花些心思,眼下自也愿多些耐心。侍奉更衣不是什么大事,倘若她当真要做一权相,必会以为小皇帝有意羞辱,少不得以为受辱。但她不是。

    谢漪走到衣冠旁,伸手抚了一下那轻软的衣袍,道:“臣请为陛下更衣。”

    刘藻弯弯唇角,又忙在谢漪看她前恢复严肃,走了过去。

    先是取下腰间佩饰。谢漪如宫娥一般屈身蹲下,抬手为她解美玉。取下的美玉、佩囊,放置在一方托盘上。而后再解腰带。

    刘藻一声不吭地低头看,谢漪正低垂着眼眸,为她解开腰间的白玉带。这个角度看去,谢相真是温婉,又比平素,更添了几分柔弱。

    刘藻看得入了神,谢漪替她取下腰带,又为她解开衣带,见她一动不动,不由抬眸望去,谁知她又在发呆。

    谢漪无奈道:“陛下抬一抬手。”

    刘藻闻言,忙将双臂展开。谢漪的手无意间碰到了她的腰,刘藻顿时脸颊通红,想要后退,又生生忍住了,目光则牢牢地锁在谢漪身上,不舍得挪开半分。

    除下外袍,犹剩中衣。中衣丝绸所制,光滑柔软,柔顺的垂下,沾了汗也不怎么黏身,夏日时穿着,格外清爽。

    谢漪却兀自心疼,怎么在宫中养了一年,还是这样瘦。

    一时间,一人看着美色出神,一人自顾心疼,殿中悄然无声。

    谢漪为刘藻换上了一身薄衫,又摘下她的冠,换上一顶小玉冠。刘藻为便利,甚少与其余小娘子那般梳复杂的发髻,多是学着男子束发。

    这顶小玉冠便是如此,戴到刘藻发上,不觉别扭,倒很有几分初长成的青涩少年之俊秀。

    戴上冠,便是更好衣了。

    谢漪退开两步,细细打量一番, Y_u 叮嘱她好生用饭,又觉过于关切,干脆就此告退,改日陛下再去她府上探望外祖母时,请老人家劝一劝。

    她这时要走,刘藻便寻不出由头来留她了。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她走出殿门。

    今日她们相处,算得上久了,也格外亲昵一些。谢相握了她的手腕,还为她更衣。有时真怪不得她无法对谢相保持戒心,她总时不时流露些温柔,使得她沉溺。

    一点也不像个坏人。

    刘藻撑着下巴,出了会儿神,方收敛起心思,回忆这几日计划,有何缺漏。


    第4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