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1/2)

作品:《谢相+番外

 她忙自怀中 M-o 出一匣饼饵,哄道:“乖,不哭了,吃饼。”

    小刘藻见了饼饵,忘了险些跌跤的委屈,眼中犹泛着泪光,胖乎乎的小手却抓了一块饼,慢吞吞地送到口中,啃下少许饼屑。饼是甜的,小刘藻很喜欢,专心致志地啃。

    可惜她才长牙不久,只有四颗小门牙,埋头啃,也啃不了多少。小刘藻一下急了,委屈地抬起头来,泪汪汪地看着她,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她。

    陛下此时的眼神,与那时一模一样。

    谢漪大是心软,一想到陛下反常是因去了一趟太后处,顿觉必是太后与她委屈受了。她不能将心中的关怀心疼表现出来,只得想了一法子,道:“臣为陛下择一名骑 Sh_e 教习,傍晚 Yi-n 凉时,陛下若有兴致,不如去跑马习 Sh_e ,也好散散心。”

    陛下还不会骑马,却能稳当地坐到马背上。她听闻陛下这两日常坐在马上,使人牵着辔头,在林间信步而行,便觉学骑马,她当会喜欢。这岁数的孩子,再沉稳,也难免想要去外头游玩。

    她面上并不显得多关切,仿佛这只她随口说的一般。

    说罢,望向刘藻。

    刘藻点了点头,道:“也好。”

    自刘藻跟前一退下,谢漪的面色便沉了下来。有人趁她不在,与陛下气受了。她登车回府,眼睛合起,一面养神,一面思索。

    丞相府邸,与甘泉宫相去不远,不到半个时辰,谢漪便到府门外。她下了车,走入门前,有一峨冠博带者快步迎来。

    此人名赵嘉,在她门下家臣。

    赵嘉年过四旬,鬓间皆是白发,他迎上前来,口称君侯,施了一礼。

    谢漪道:“随我来。”

    赵嘉闻言,恭敬跟随她身后,与她一同,往书房去。

    他为谢氏家臣,已有五年之久,算是最早跟着谢相的人。谢相自拜相后,将门下宾客,或荐入朝中为官,或外放郡国为吏,多半有归处。也曾问他志向,他思来想去,竟觉与其出了相府为官为吏,不如就跟在谢相身旁,更有前程。

    卫氏自武帝朝后,格外安分守己,恭谨度日,将小辈压抑得谨小慎微,收成可,草创难。然而眼下,卫氏要扬眉吐气,重返朝堂,却正需锐意进取之人。

    谢氏与陈氏两族,人丁不兴,族中虽有俊彦,却远远不够。

    谢漪只能指望得上的亲族不多,见赵嘉愿追随她身后,便也留下了他。

    “陛下可好?”一入书房,赵嘉便直言问道。

    谢漪在书案后坐下,又一直身前那方坐席。赵嘉弯身一揖,在席上跪坐下来。

    “使人去探,三日前,陛下入太后宫中,与太后说了什么。”谢漪垂下眼眸,看了眼案上公文。

    太后宫中,怕是不好探听。赵嘉心下为难,面上却不敢有分毫迟疑,道:“诺。”

    谢漪抬手点了点身前那公文,笑了一下,那笑意中带着一抹说不出的嘲讽:“梁集还未死心?”

    赵嘉朝那头看了一眼,根据所见数字,猜出这是一张调令,也笑了笑,道:“尝到了外戚的甜头,自是 Y_u 将这权势再往下延上两代。”

    年初之时,梁集便 Y_u 将他那四孙儿送入宫中,为天子伴读。陛下已到择婿之龄,所谓伴读,打的是何心思,朝中谁人不知。

    谢漪与孙次卿一同,将此事压了下去。

    这调令,是梁集前前后后,使力了二月,方达成之事。他将四孙之父,自淮南相调任邯郸郡守。以此使孙儿愈加显赫,可见仍 Y_u 将他那不成器的孙儿送入宫去。

    赵嘉见谢相笑意讥嘲,许要在此事上作梗,不想她仿佛只是一提罢了,并未再说下去。赵嘉自以为谢相心腹,颇得重用,却仍时常猜不透谢相的心思。

    他试探道:“陛下婚事,朝中常有人暗议,可见各有算计,君侯族中,六郎年岁,正与陛下相配,可需……”

    谢漪看了他一眼。

    赵嘉顿觉惊惶,忙低下头去,以示恭谨。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谢漪说道。

    赵嘉一退下,谢漪便不打算再令旁人来议事。她已有一日一夜未合眼,又彻夜赶路,早已困倦得很。若不好生歇一歇,身子也吃不消。

    每每这时,谢漪总觉自己老了。不过是一日一夜的奔波,竟已觉得肩膀酸疼。她也不敢在书房随意对付,而是回到寝居,由婢子侍奉着,脱下外衫,卸下簪钗,稍加梳洗过


    第4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