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2/2)

作品:《盛世华章+番外

再说什么了。

    “你怕我?”赵璞讷讷的问。

    “不是怕,只是不知如何相处。”杨鲲鹏摇头,不知道自己这种手足无措算不算是“怕”的一种。人还是那个人,可是换了个身份,很多就不同了……

    赵璞看着陷入沉默的杨鲲鹏,猛地上前一步将他搂在了怀里:“你还会是我的内阁首辅,会是我的大都督!或许我会变,但是对你,我永远都不会变!”

    杨鲲鹏有些手足无措,还有些感动,他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赵璞面对他时的自称竟然一直都是“我”!

    顺平二十三年惠帝崩,三皇子赵璞即位,遂改年号顺平为昌佑。

    

    第三卷:旭日东升

    第21章 读书

    

    大颢国子监,因为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级官学也由国子监统领,因此这里也是国家教育的最高管理机构。它是大颢的最高学府,而国子监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昌佑元年八月,杨鲲鹏就站在这所最高学府的门口,从今天起他也是这里的一员了~按理说杨鲲鹏也算是辅佐赵璞登基的功臣,可是如今赵璞当了皇帝,为什么不让他去当官,而是跑到这里当一个监生呢?这当然不是赵璞忘恩负义,而是因为更深层的原因。

    赵璞虽然登基,而且他够了十五岁也不算小了,也就不用太后摄政。可是对于满朝文官来说,这个皇帝还太小了,还不足以掌控这个国家,事实上就是已经驾鹤西游的惠帝,在他们眼里也依旧太小。

    所以,赵璞虽然想给杨鲲鹏官职,但是他下的中旨,被内阁一个“陛下年幼,好鲁莽行事,如此乱旨臣等恕难从命”就给硬邦邦的顶了回来。就算是一怒之下赵璞在早朝上撒泼,但折腾来折腾去去,那些官员最后也不过就给杨鲲鹏了一个翰林院修撰。

    就是这个从六品的小小修撰,别说朝堂上的大佬们觉得自己是给了小皇帝多大的人情,就是翰林院的那些酸儒们也自以为为国家为社稷付出了多大了牺牲——翰林大多和那位讲读师吴镇交好,他们对杨鲲鹏的了解也多是从吴镇那里听来的,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是杨鲲鹏这个腌臜人,污了他们的清静之地!

    委屈加上憋屈,赵璞这位少年皇帝,下朝的时候甚至泪珠子都在眼睛里打转,他也是个倔强人了,把他都气成这样了,可想而知在朝堂上是一个什么场面了?

    看到皇帝这个样子,文官们大多觉得自己为了礼法做了该做的事情,可是有些人却站出来给赵璞支招了,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太监程奎——

    赵璞并没有因为惠帝的逝去就立刻改换身边的旧人,因为从他的角度看来,这个程奎其实并不是个坏人。他无儿无女,什么亲


    第31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