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1/2)
作品:《盛世华章+番外》
子逐渐大好了,又起了播种的心思,仍旧惦记着让自己的亲生骨肉继承大宝。
可是皇帝也不想想,他即便是真有了一个健康的皇子,但是他自己的身体还等得到皇子的长大吗?
如果有一天他驾崩了,皇子年幼,那么结局只能是太后垂帘,群臣辅政!然而对于文臣们来说,他们腻歪反感的,除太监干政之外,牝鸡司晨也在前列。更何况太后垂帘带来的必定是一定程度上外戚权力的膨胀。没见千古名将卫青都因为外戚的身份让后代文人给打上了“卫青不败由天幸”的牌子?
所以,在几个大老私下里一番沟通之后,统一认为不管皇帝最后在三个皇子中选了哪一个,都比一个没选就驾崩,又或者扶一个幼子上位好得多!
可他们坚定,赵永康更坚定!因为他确实如群臣所想的,仍旧对于让自己的血脉延续皇嗣有着奢望……事实上,皇帝这几天已经又开始宠幸自己的一后二妃,不过他当然不是不明白群臣的顾虑,所以,他给了自己三个月时间,如果三个月之后她们都没有动静,那就是老天不让他延嗣,但如果有了……
为了自己的后代,这位皇帝可以说第一次当面对抗群臣,并且艰难的取得了胜利。
下朝之后,一直伺候着赵永康的程奎看这位皇帝心情低落精神疲乏,便开始给赵永康讲些趣事,且还大多是那三位皇子的趣事,其中就包括昨天赵璞托着杨鲲鹏的手哭的稀里哗啦这一情况。
“赵璞倒是真 Xi_ng 情。”赵永康点点头,紧接着却又皱皱眉,“杨鲲鹏……杨鲲鹏?”
“陛下怎么了?”
“这名字朕怎么听着有些熟悉?可是朝中大臣没有与他同名同姓的啊……”
“陛下这一说,奴卑也听着耳熟~”其实赵永康一提,程奎就想起来了,他得宠这么多年靠的可不单是溜须拍马狗屎运,程奎这个人天生的过目不忘,在政事上,他其实可以说赵永康的得力助手。而且程奎明白自己的身份,他从来不像那些文臣那样“教育”了皇帝生怕皇帝本人没有感觉出来,也生怕别人不知道,不是对着皇帝摆着一副“陛下应该向我请教,应该按照我的意思办事”的嘴脸,就是对着其他大臣摆出“皇帝都要听我指教”的模样!
他是太监,他一切的权力和享受都来自于君主,而他自然也没有所谓的自己的智慧,他的一切也都为君主所有!
“确实朝里姓杨的大臣家没听说谁的子侄辈叫杨鲲鹏的,不过,三殿下来自山西大同府,就是不知道当地的官员又或者晋王家的仆役中是否有姓杨的了?”
“山西大同?大同府……哦!朕想起来了,几年前晋王呈上来的血书,写血书的那个孩子不就是叫杨鲲鹏吗?算算年龄,他也正好是十三四岁。”
“陛下圣明!这么多年的事情,也就是陛下还记得清楚!”
“呵呵呵,也不是朕记 Xi_ng 好,只是这孩子确实让朕印象深刻。”嘴上这么说,赵永康却是一脸的自得之色,“那些文臣总说武人粗鄙,也总看不起军户,可是朕看这个杨鲲鹏就很不错啊。虽然他现在脱了军籍,可他仍就算是将门子弟啊。前几年为父申冤,还有刚才你说的那件事。不错,他话虽然直白,可是朕看这白话说出来的道理,比起那些酸儒摇头晃脑说天书有用得多了。就是京里的所谓才子神童,也不过是做得两首酸诗,有个屁用!”赵永康看来今天早朝是真的气到了,连脏话都骂出来了,他固然是在褒杨鲲鹏,其实也是借着这机会发 Xi-e 自己心中的怨气。
“陛下息怒,小心伤了身子。”
“唉……朕也就只能在你面前发发怒了!”赵永康无比抑郁的叹息了一声,太祖是如何治国的赵永康不知道,可是就他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他的父皇和他自己,却都是极端窝囊的皇帝。想他登基的时候,也曾经想要有一番大作为,可是每每与群臣抗争的结果却是惨败收场。
赵永康忽然为自己原本坚定的决定犹豫了,他的父皇、他自己尚且不能战胜文臣,那么,他那个现在还不见踪影的皇儿,就能有什么大作为吗?或者,他的儿子挑得起这样一负重担吗?!
“摆驾。”
“陛下要去何处?”
“大本堂,现在还上着课没有?”
“要是快一点,应该正好能赶上下课。”
“好!那就快些!”
××××
因为不是什么正规场合,虽然赵永康穿的仍旧是龙袍,可在场的上到皇子下到太监,并
第2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