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2)
作品:《[戚顾] 男儿行·英雄何处(第一部)+番外》
结舌。为免受责罚,只能答应他绝不把此事外 Xi-e 。
我向来守口如瓶,言出必践。他的事,还真是没什么人知道。当然,这其中大部分的功劳在他自己,生病呕血的事,他一向瞒得极紧。便是他的好兄弟云吹笛竟也没看出不妥。
也就是那天晚上,我帮他处理掉那些弄脏的文书,正遇上了大当家。大当家拣起那些染血的文书看了许久,一言不发。忽然,手一松,几本文书跌落尘埃,他大步向自己的住处走去,似乎是想逃避什么,走得很急很快。几步迈出之后,又蓦然顿住,转身看向我,道:“烧了它!还有,不要告诉他,我来过。”
不知道为什么,我直觉地知道,大当家说的那个“他”是指顾惜朝。
那次之后,我几乎不怎么再想报仇的事了。可能,是很清楚他那种状况,也熬不了多久吧。自作孽,人不收,天会收。应该是这个道理。可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是这么确定的,心里却对他病得快要死掉的事实很不舒服。
同样也是在燕京,我遇到了青怡,我打算与之共渡一生的女子。婚礼之后,大当家很快打发我回了京,说是让我去金风细雨楼助夫人一臂之力。
“大当家为什么自己不回去?夫人一介女流在京城独自撑起金风细雨楼,你不觉得愧对她吗?”一直压抑在心中的疑惑终于借着酒 Xi_ng 脱口而出。且,我也不想回去,这么走了,总觉得是……临阵脱逃。
大当家却笑得很是轻松,“不觉得。”
我顺着大当家的目光转向顾惜朝,他走来,道:“宋金两国不久必有一战,燕京便是首当其冲。石头军麾下不留有家累的将士。杨云,你要成亲,就该知道必有这样的安排。”
是,我是知道的。一年多来,石头军由四万余众锐减至如今的不足二万之数。顾惜朝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我很清楚。
他是要死守燕京了,却不愿石头军与他一起守。这个人,原来看久了才会发觉他的气宇,竟是如此清越凛冽。
回京后不久,金国果然如他所言开启战端。这场仗究竟打了多久我是记不清了。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徽钦二宗的对战争的态度,儿戏一般地幼稚可笑。江山不保,也是意料之中。
与金国划江而治的大宋,杭州成了新的京师。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阳春三月,陪夫人一起湖上泛舟,同行的还有前任石头军将军的遗孀。听她们淡然地谈起云吹笛,这些年到处奔波找那两个人。而身为女子的她们,却早已接受了事实。
心中不忍,转眼看向别处。两个孩子却是玩得好。小商那年已经六岁了,惜霖该是五岁,两个小孩儿,玩在一起,当然更多的是打在一起。
正想着,惜霖绊了一跤,小商忙不迭地大声嘲笑,惜霖 Xi_ng 子倔,两人又扭打成一团。好一个两小无猜嫌。我和他们的母亲们一起笑。
猛然想到了他们,一直不懂为什么大当家会愿意抛家弃子与顾惜朝一起死守燕京,看到两个孩子,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那年冬季,顾惜朝咳血次数更频密,情况是愈发坏了。大当家要废他的武功,修习九幽的魔功本就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每运气一次,每练深一层,就是向死亡多靠近一步。
可顾惜朝不肯。他便是死,也不愿当一个弱者。更何况,死守燕京,于他而言,可以不为了天下,可以不为了百姓,却不能不为了他的血海深仇!他怎能在这个时候失去武功?
已经不记得他究竟如何说服大当家的了,只记得大当家紧紧抱着他,泪流满面。
那是唯一一次见他着单衣,弱不禁风。见惯了他着银灰铠甲的模样,却一直没注意过他其实那么单薄。但,便是如此,他咬牙走到底的勇气却教人不得不说个“服”字。
率领不足两万之数的石头军死守燕京三个月,最后一场大战,歼敌五万余众,力斩完颜成诺于马下。这是一个壮烈到近乎神话的大捷。至于以后的故事,已经不重要了。
他们是情同手足,两小无猜;而他们,是生死与共,知音难寻。
就是这样,已经足够。
眼睛忽然有点热,我仰望这无垠的天际,天青草碧,风柔水微澜。今天,真是个好天气呢……
春分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春分者, Yi-n 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时的景致,这样的天气,却是踏青的好时机,只是这等兴致于顾惜朝而言却是镜花水月了。燕京驻守,终究不比当初江湖漂泊时那般自由自在。
又有诗云: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第2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