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1/2)
作品:《素女书[GL]》
起来。何念新听得目瞪口呆,怀夏却一直在笑,还向着自己姐姐眨眨眼。
但听到立皇太弟的时候,何念新却皱起了眉头。
她没有在朝上问起,但私底下却很严肃地拉过了怀夏。不光是何念新,就连贤王也未曾听说过这件事。
怀夏歪了歪头,道是:“有了这么一个缘由,才好争取过哪些迂臣。”她虽是对着何念新在说,但这句解释却是讲给不远处贤王听的。说罢,怀夏凑近何念新的耳根,才对何念新道是:“但是姐姐,我做这个决定,主要是为了咱们两个的未来呀。”
何念新先是一怔。
忽然她便想明白了,笑逐颜开。
第112章 贰
怀夏的登基大典庄严肃穆。
她坐在那高高的位子上, 往下望去。众多朝臣, 脸上各有神色。但当怀夏将龙椅坐稳的那一刻, 她忽然不在乎旁人的脸色了。
新帝登基, 几道圣旨下颁,调整百官。几家喜, 几家忧。
不乏有着留到最后却只想看怀夏笑话的,却都渐渐没了声。
这位女帝, 年纪虽幼, 也长了一张和善的面容, 竟也有着雷霆手段。非但如此,凉城军还未曾全部回边疆, 安河郡主得封了将军, 暂领了梁京的巡使一职,还将凉城带来的一干人马编整进了守城军里。这下可好了,有谁敢对女帝不敬, 没准女帝前脚笑眯眯放过了人,后脚能被巡使给找到门上去。
亦有人向女帝进言, 怕女帝重蹈太上皇与叛将的覆辙。女帝却只道是:“朕是信得过姐姐的。”
梁京城竟然如此安定了下来, 天下也重归太平盛世。
春去秋来, 转眼便是数个年岁。
女子十六及笄,按常理说该着急许配人家了。但女帝身份在此,众人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广开后宫纳男子,为皇家开枝散叶吧?女帝自己倒是一点着急的意思也没有, 又从十六岁往后,拖了几年。
整整拖到了何念新二十岁寿辰。
贤王与贤王妃早便回了凉城,奈何何念新小小年纪竟领了官职在身,不能跟着他们一起回去了。贤王妃还怪道是,莫不成是那群老古董一见女帝都封了,干脆破罐子破摔,这才又顺水推舟地送了个女将军给自己那女儿?却见女儿竟将梁京城防安排得有模有样,也便不再多言。
只是贤王妃还记挂着给女儿寻个婆家。
她原先是逢年过节地来书一封,隐晦地提上两句。这几年愈发急了,隔三差五就要来催。贤王府上豢养了那么多的信鸽,倒是方便了贤王妃的这一举动。
何念新却全然不为所动,也没有要解释的意思。
她而今号称是住在贤王府上,实则一天到晚很难见到人。也就是偶或得闲了,会来看看。
女夫子终于将何念新给堵在了家中,手里也是一叠的信,只道是:“王妃的关切,想必忙人将军您也该收到了。”
“先生,阿娘催到您那儿去了吗?”何念新眨眨眼睛,讨好问道。
女夫子将这一叠信送出去,点了点头,却并不似多愿管束。她坐了下来,问的是何念新的功课。女夫子而今住在这儿,其实并不怎么管教得到何念新的头上,顶多是偶尔问上两句,更像是闲谈似的。
何念新不回夫子的问话,只是直勾勾盯着夫子手上的酒瓶看。那酒瓶小巧精致,同何念新小时候瞧见的那个别无二致。
何念新颇有些揶揄地一笑:“我师叔可是知道?”
女夫子一怔,哑然解释:“这是我托人买的。”然后又嘱咐何念新道,“你可千万别同你师叔说起。”
这回算是有把柄落到了何念新的手上,女夫子也是个聪慧的,便不再提何念新读书那件事了。
“那我去跟我师父切磋去啦!”何念新赶忙跑开。
女夫子在她身后摇头,这么大个人了,却仍旧像个孩子似的。
独孤愚也下了山,却并不长留在梁京城中。他是被他那生怕自家小崽子们吃亏的大师姐给踹下山的,负责看着那群正在到处乱窜吃喝玩乐的崽子们。偶尔路过梁京,他也会来小住几日,看看自己那不孝徒儿近况如何。
何念新就得趁着这几日好好跟自家师父讨教功夫。
师徒两人打得你来我往,好歹还记得点到为止。打完一场后,独孤愚兀自缩回自己的住处给自己包扎伤口去了,何念新倒是带
第149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