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3)
作品:《[七五]大宋风月》
,因为不着急行路也没有舟车劳顿,今日遇到的翻车事故还真是头一遭。
“白毛喜欢吃什么?”月枕石尚且在思考程氏此胎与苏轼的关系。要说她为何会对苏轼报以欣赏的好感,主要因为一卷卷美食的诗文使得吃货们即便隔着千年之远仍能心心相惜。
如今记忆里的那位苏美食家仍遥不可及,也不知是否算得上别样的缘分先与他的双亲相识了。“白毛似乎没有偏好,荤素皆食。唯独一点,苏先生切莫请它吃酒,它一沾酒就会扰人清梦。”
青羊宫的道士们不常饮酒,但白毛与厨房主食苏道士的关系不错。苏道士许是兴致来了某天对月饮酒,白毛蹭了几口酒,那头小毛驴喝了酒也不乱跑就是叫唤,当夜差点惊动了方圆十里的鸡犬猫鼠齐齐出逃。
苏洵闻言却觉得很有意思,可惜被程氏的一个眼神就遏制住了想要尝试一下的念头。而一头荤素都吃的毛驴果然与众不同,他这就想到了财门钝驴的年画可以参照白毛画。
刑捕快一听苏洵的如此提议,他是哈哈大笑深觉自己的眼光很好。“小苏先生好眼光。小苏先生没有去府城逛逛,可能没有见过小月为青羊宫所作的两只肥瘦青羊。我随行带着的牙刷子与捎给阿娘的汤婆子上皆有其印,那是颇显青.羊.神.韵,所以我正请小月以白毛入画。”
“月小娘子擅于画?那是否能为我家也画一幅财门钝驴?”苏洵也来劲了,“左边挂一幅胖娃娃,右边挂一幅胖毛驴,如此一来正是开门大吉。”
月枕石迎上苏洵与程氏的期待目光,她真的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好,难道要给刑捕快加鸡腿谢谢他如此对外推荐她的画。“这都是承蒙刑捕快抬举,想来苏先生的画意必是在我之上,我还是不献丑了。”
“月小娘子不要这样说。术业有专攻,画贵于传神,想来这一点你一定能比过明允。”
程氏真不觉得苏洵的画多么卓绝,达到一定的画技后更重要的是意境,意境一词与灵气、天赋相关,可不能按照一般的年龄学识论。“相逢既是缘,还请月小娘子留下笔墨,我以后也能说给孩子听。”
月枕石没有拒绝到底。不论程氏是否怀着苏轼,将来苏大大或者他的兄姐听程氏说起一幅年画的故事,不论故事的主角是白毛也好是作画人也好,搞不好千年之后语文考试还多了几篇《白毛论》、《年画论》等等,那个场景想起来还真有些莫名带感。
何况白毛下午那一叫表明它真有灵性,不仅能发现人头还能发现伤患,如此一来挂在门上也算不错,万一真有什么凶恶之事到来说不好也能示警一下?
年画一事需等到了眉山备齐笔墨纸砚。
在百无聊赖的雨夜,谁都不能吃过了就睡,就在客栈的大堂里来了一出围炉夜话。
“这般冬夜烤火的日子让老夫想起了五年前的往事。”最后轮到孙大夫之际,他他看向身边的药童追忆起了从前。这会众人已经知道药童不会说话,十三多岁了但看着还似六七岁孩子的神态,依孙大夫说安然是脑子受了刺激,而为其取名安然是希望少年能余生平安。
“五年前,老夫正是在这一带附近捡到了小安。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晕倒在路中,衣衫凌乱地只剩下里衣,而鞋子都破了脚底全是血,问他发生了什么,他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五年以来,老夫一直在寻找治好小安的良方,可惜即便是开封太医署的朋友也是束手无策,说是解铃还需系铃人,许是只能由旧日重现激才能让小安恢复神智。此次回到蜀地,老夫带着小安走过了益州路的不少州县却都不见成效。这次往眉山去,希望能有收获。”
刑捕快听了安然的遭遇职业病再起了,五年前那时他刚刚转行做捕快没多久,却没有听过哪家丢了孩子。“这事情听着有些悬,搞不好是哪一伙杀千刀的生口牙人将孩童拐卖至此,安小郎君是半途跳车而逃。”
孙大夫无奈地叹气点头,他也考虑过这种可能,当朝对于人口贩卖实行严刑峻法,只是不谈安然到底受了何种刺激,如果真是人口贩子拐了他,也是苦于无证无迹可查。
“不提这些糟心事了。我看这场雨明日早晨应该能停,不知我能不能随刑捕快一起去驴车的倾翻地一看?”孙大夫又是看向苏洵,“这是有个不情之请,驴身有不少可以入药之物。苏先生如能应允将其一二卖于我就好了。”
“孙大夫随意就好,能够入药治病也是善事。”
如果驴子没有被野兽啃食,如果经过一夜夜雨也无碍入药,苏洵并不在意将毛驴
第27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