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4/6)

作品:《农家子的为官路(完结)

明相被判午后斩首,夏侯宣玳废除王位,剥夺皇子身份,贬为庶民,囚禁于皇陵守陵,终身不得离开。

    即使夏侯宣玳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泰安帝还是没有杀他。

    夏侯宣玳为篡位,不惜对泰安帝下药,因为怕露出破绽,每次都只下了一点点,如果连续喝上个十来天,药效累积,泰安帝的身体就会因此衰败下去,届时,便是神仙也难救。

    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对于夏侯宣玳敢对自己下手,泰安帝还是有些伤心。

    都说天家无父子,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是他的血脉。

    所以夏侯宣玳的结局,是被圈禁。

    该说夏侯宣玳终究还不够狠,不敢彻底要了泰安帝的命。

    还好泰安帝及时反应过来,没有喝几天。

    但即使这样,那些药物对泰安帝还是产生了些影响。

    泰安帝在知道自己的大总管背叛的时候,依然不动声色,冷静的将计就计,让胆敢谋害他的人浮出水面。

    泰安帝知道朝廷势力盘根错节,他正好可以趁此机会看清所有人都面目,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一连串计划。

    事实证明,泰安帝稳坐皇位几十年,不是白做的,他心思深沉,一场将计就计就将所有人算计进去。

    面对这样有谋算的领导,叶君书索性收起自己的小心思,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本分。

    也或许这久久没能痊愈的病伤了元气,也或许是夏侯宣玳伤了他的心。

    泰安帝如今稍微劳累一点就会觉得力不从心。

    再像以前那样做一整天批阅奏折还精力充沛那是不可能的了。

    幸好他的的几个皇子中,只有夏侯宣玳这么一个反骨,泰安帝稍感安慰。

    而从这件事中,泰安帝也看到了七皇子的仁孝,于两个月后,正式下旨封为太子。

    夏侯宣璟还未满十八,对政事还在摸索阶段,泰安帝现在还有些精力手把手教导,或许过个几年,泰安帝就就没这个余力了。

    年纪大了,不服老也不行。

    泰安帝眼看着大夏在他手中越来越好,如果可以,他自是希望自己能够再活几百年,但是毕竟是妄想。

    既然无法活长久,但大夏可以继续延续下去。

    他能教导出一代明君,也不算遗憾。

    而夏侯宣璟成为太子第二天,叶君书也升职了,还是连跳多级,直接官居一品,接任丞相之位。

    而且多了个头衔,太子太傅。

    一同兼任的,还有江阁老,为太子太师。

    师者,是传授其知识,“傅”是监督其行动,都是太子之师。

    太子即使将来继位,也要尊称他们一声老师。

    明家这个大树倒了后,整个朝堂也肃清一番。年轻一辈的官员大多有了补缺的机会。

    很多官员也升了职。

    不过谁也没有叶君书那么厉害,以未至而立的年纪,官居一品。

    叶君书虽然年纪轻轻,但是自入朝以来,屡有建树,能力手腕皆为一流,众人无一不心悦臣服。

    更重要的是,叶君书在明贼谋逆之中救驾有功。封官加爵,理所应当。

    至于芦关之事,随着夏侯宣玳的倒台,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

    付盐运使洗刷冤屈,继续就任芦关盐运使。

    有了泰安帝的指令和一支队伍在,付盐运使不再缩头缩尾,趁此机会一举将当地贪污的官员撸掉。

    没了下夏侯宣玳这个后台,再加上正值风尖浪口,不想叛与谋逆同罪,个个都当起了缩头乌龟,哪还敢去作对。

    而盐法的改革成了七皇子……现在应该称为太子后的第一件差事。

    有叶君书鼎力支持,盐法改革一步步顺利进行。

    一切可说是尘埃落定,只要太子夏侯宣璟不脑抽,安安稳稳的当个几年太子,将来就能顺顺利利上位。

    明家这棵大树倒了,李家一家势大,叶家冉冉升起,长久下去对他们可能也不会太好,但起码他们的现状也不会引人太过忌惮。

    主要是李家嫡系七零八落的,比起那些枝繁叶茂家族庞大的世家,李家就后代就显得太可怜了。

    李宏英至今未婚,更别说孩子了。

    李长川漂泊在外,一年到头难知道个近况,估计还是单身。

    李玙虽说有双胞胎,但已经入叶家的门,都算是叶家的人。

    而且李


    第二百八十五章(4/6),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