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檀清承志 第24节(2/3)
作品:《穿越之檀清承志》
其他的只是先生而已。您就让我磕头,落实我们如同父女一般的师徒情分。”
苏檀清也不用她说很多,她自然可以感觉到是真心还是假意。更何况,苏檀清自己也想她把这个头磕了。
不是苏檀清对她有什么不同,恰恰是苏檀清觉得所有人都一样,前面的弟子怎么样,武栋明就应该怎么样。不然苏檀清怕自己事到临头又底气不足。
也不是苏檀清想干什么特别的事,而是就是苏檀清想像对待普通弟子那样对待她。
要教,也要管,错了更要罚。
有些事,不经历一点痛楚——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是不会记忆深刻的,苏檀清对普通弟子跟孩子都能打得下去手,这个就不应该例外。
既然不例外,那就一点例外都不要吧。
苏檀清坐回椅子上,接受武栋明的叩首。苏檀清思绪慢慢发散到教武栋明什么了,所以对周围并没有很注意。
而杨十一娘,看着武栋明磕头,心里却有一种面对一个颇有手段的庶女的感觉,尽管她知道不论怎么说,这都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弟子要端茶给师父师娘,先递给苏檀清,在苏檀清喝茶的时候,武栋明看着杨十一娘的目光满是恳求,甚至是……哀求?
在那刻,杨十一娘的心颤了颤,即明白武栋明知道自己的身世,也明白她露出恳求的原因——磕头这件事这不是武明德的意思,是她自己的决定。
【怎么说这都是个十二岁的孩子……而且这原本就是拜师的步骤……】
杨十一娘本来急没想过做什么,她根本不知道武明德曾经对苏檀清动心,也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转了个圈。
按照她之前推测的武明德的想法,就只是想要一个很好的储君。不过现在也没什么不同了,武栋明的事已经注定了不可能会大白天下。
从武明德接受这种‘侮辱性’的受孕方式开始,就决定了武栋明的身世会永远不见天日。
【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反正她们本来对待弟子就像对待孩子……也没什么不同……】
不过转瞬间,杨十一娘心里那些小小的不得劲就烟消云散了。
不说苏檀清有些出神,她就是没出神,不是一直感受别人的情绪的她也不会察觉这一瞬的暗流涌动。
喝过茶就是最后的步骤了,象征着武栋明的拜师仪式正式结束。
苏檀清放下茶杯把武栋明扶起来,“你要管理的是整个国家,很多东西你可以不会,但是需要明白原理。所以三年时间是不够的,接下来你要开始跟着我学理论知识,看你的进度,我再决定接下来的安排。”
“是。栋明知道了。”
听见武栋明的自称,苏檀清觉得自己还是不要直接称呼她的名字好,既不敢让人听见,以后她登基了还得改口。
当时社会风俗混杂,在开设女官之后更是多了不少特定的称呼。
魏晋唐宋的时候还是会称呼女子为某某女郎的,当然也一般按排行称某某娘,开设女官后,原本流行的某某姑娘某某小姐就不太合适了。
于是又慢慢沿用更前些的年份称呼,某某娘原本就还有不少人用着,容易混淆,而且不能体现为官的尊称。
于是某某郎就变成了男女通用的带着敬意的代称。
可是……武大郎……
苏檀清心里飞过一群乌鸦,她是绝对不愿意这样称呼武栋明的……
“你可有表字?”
武栋明心里一喜,知道苏檀清想给自己送表字了。“母皇日后加冠的时候说请师父赐字。”
“那么早些也是一样的,我现在给你起一个表字如何?”
“请师父赐字!”
☆、第105章
“嗯……栋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的名应该是陛下希望你洞明世事,那我也这样起吧。希望你泽被天下,庇佑苍生。泽佑,泽佑怎么样?”
“泽佑?泽被天下,庇佑苍生。泽佑。多谢师父赐字。”
“嗯,你以后需要暂时隐藏身份就可以用这个字。当年陛下就是这么干的,到现在在私底下我都是叫她明德。”
“是。”
……
虽说武栋明是拜在苏檀清门下,但是其实并不是苏檀清全天教她。那样的话苏檀清就别想干其他的事了。
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从某种程度来说,皇帝也是官,管官的官。所以官员的工作是什么,要如何做,也是皇帝需要懂的内容。
所以武栋明其实是跟选择专攻科举的学的课程差不多,是所有的职位,不像人家还可以选择文职还是武职,选择六部中的某一部。
不过呢,她不需要学得那么详细,那么深入。
比如人家选了工部的人要清楚地知道黄河的水利建设,以及浮力压力压强等等,还要清楚水利设施的原理以及承受能力。
但是武栋明只需要明白理由原理等等的基础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她把详细的数据记清,算出。
但是仅仅是这样,武栋明也需要比别人多学几倍的东西了。也幸好她过目能诵,而且年纪还小,不需要急。
不过呢,对此最不高兴的就是苏慕林了。
她原本不想跳级的,因为武栋明跳了,所以才一块加紧步伐学习,然后一起通过了基础考试。
可是她才不想当官,导致她跟武栋明的课程几乎没有多少是一起上的。更何况她也没有什么相当的职业,家里也说她可以继续玩。
看到武栋明的课程表之后,苏慕林纠结了几天,觉得自己还是走走‘老爹’的后门,不确定具体的某一方向来学。
挑一些武栋明的课程里面她感兴趣的,再挑一些她感兴趣武栋明却没有的。反正她还没有觉得以后做什么,先什么都学着也不错。
反正苏慕林不用袭爵,不用挑起一个家,家里又不缺钱。苏檀清跟杨十一娘本来就是娇宠着苏慕林,自然任她选了。
……
而另一方面,被苏家交付的家庭的担子的苏毓敏,现在却纠结得头发都快白了。她一生顺遂,终于在自己的人生大事上遭遇难关了。
虽说苏毓敏的性格从小被苏檀清带得极为散漫自由,不过她没有苏檀清那么漠视一切,所以比较腹黑,但是在苏檀清跟杨十一娘的教导下,对在意的人,还是很温柔稳重的。
自从苏毓敏到承志书院上学,稍稍脱离了父母身边,对苏毓敏表达出心悦的男人就没有断过。
只不过苏檀清谁都没有看上。说实话,是没办法看上。
苏毓敏什么人?虽说最开始的时候免不了因为父母的溺爱有些娇气与傲气,但是,她有这个资本,除了因为骄纵,性格方面有些——在别人眼里有些‘放纵’——喜欢玩,喜欢捉弄人,喜欢各种折腾新东西。
其他的有什么是苏毓敏不好的?学识——耳濡目染的她懂的某些东西比人家毕业生还多、家世——当时唯一的异姓王、财富——苏家的财富她们自己都算不清、地位——已经得到承认的袭爵世女、容貌——‘父亲’母亲都很好看,她更是因为从她是生|殖细胞的时候就被细心培育,当然不会差。
不管内在外在,苏毓敏都无可挑剔,更何况六年的学院生涯跟妹妹的出生成长让她的性格慢慢磨圆,变得稳重温柔,这些东西都集中在苏毓敏身上,不论为了什么,向她示好的人都数不胜数。
问题是即便是女官极多的现在,也没有全国全部男女平等,何况是刚刚兴起的那时?
那些男人看苏毓敏的目光就像是看货物,衡量着娶了她能得到多少利益……对这样的蠢货,苏毓敏向来了不予理会,但是还是不少的。
还有些则是或许是真的有些喜欢在里面,但是也是习惯性地用高高在上的目光看女人。‘你又才华,好啊,嫁我以后会让你施展的,你有地位,不想我有别的女人,好啊,嫁我后我会让你拥有一个完整的丈夫的。我会让……我会让……’
‘你会让……你会让……’
【真是笑话,苏毓敏做事什么时候会需要你让了?】
【男女平等,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既然你‘让’得那么大方,我也不好意思为难你,你还别让了吧!看着都觉得委屈了一个大情圣。】
苏毓敏原本就比他们优秀,为何要委屈自己?还得盼着丈夫的‘同意’和‘理解’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苏毓敏本以为凭着父母的宠爱,家世地位财富这些东西,她可以一生不嫁,当然她也这么说过,那时‘爹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只不过笑得有些意味深长。
苏毓敏以为‘他’的意思是自己迟早会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愿意放下自己的骄傲,那时苏毓敏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苏毓敏觉得姜还是老的辣,只不过……好像性别有些不对?
苏毓敏十八的时候去考了科举,毫不意外地拿到了探花的位置——因为状元跟榜眼都是老头……
然后‘老爹’没让她进禁军镀金,回来袭爵,而是让她外放去当一个县令。不过苏毓敏喜欢这样答安排,这么快就困在洛阳一点都不好玩。
再然后……苏毓敏就遇到了快让她把头发愁白的情况……
管理一个县对苏毓敏来说并不难,发展的那几项都是定了的,只要舍得本金,农业商业不难。
有了收入之后,再发展水利跟建筑之类的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些都是按部就班的事,苏毓敏需要加大力度的就是教育方面,所幸她老爹就是干这个的,缺谁也缺不了苏毓敏的。
只需要说服别人把锁在家里的女人放出来,现在是发展阶段,苏毓敏也不吝那点钱。
虽说有些人是觉得苏毓敏只待三年,犯不着得罪她,不过苏毓敏也可以等三年后把人带到承志书院去,已经被开拓见识的人,再想把她困回去就难了。
再说了,只要有人有了出息,还怕没人效仿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苏毓敏就是在跟‘破四旧’这件事斗智斗勇的时候,认识了李孙氏——一个小寡妇,望门寡。望门寡说是嫁进去,但是到了那里其实跟丫头差不多。
直接跟官面斗争是不太会有人干的,不外是阳奉阴违、装聋作哑、欺上瞒下等等,苏毓敏总要找个口子做突破口,年纪轻轻被去进去冲喜,然后没等成亲就守了望门寡的李孙氏就进入了苏毓敏的视线。
如果是苏檀清,肯定是找最不麻烦的方法——给点好处李家,然后做场戏,虽然可能不少人心知肚明,但是也不会有人戳穿,也没办法戳穿,然后见到好处自然有人凑上来,后续就不需要插手了。
而苏毓敏毕竟年轻,这种方法她不是不懂,就是不太愿意这样做,于是就直接宣布没成亲,孙氏不是李家的人,然后就把人抢出李家了。
众人:“……”
要不是苏毓敏是女的,早就传出新来的县太爷强抢民女了……
当然苏毓敏做的破除旧习的事不止这一件,包括什么半‘自愿’半强迫地让人家女儿入学……
这第一件虽然那时觉得奇怪,到了后来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李孙氏——不,孙二丫——孙尔雅就成了这个德喜县的基础书院的第一个学生了,当然,是半工半读的。
说是半工半读,其实要做的也不是很多,就是负责饭菜而已,还有别的半工半读的或者打扫,或者分配资源,以及其他。当然家境不错的苏毓敏还是要收钱的。
男的也收——承志书院的先生的名头很大,也有来求学的,只不过一有劣迹就遣回家,跟女子也得分开坐——这里的风气、学生素质跟洛阳没得比。
因为觉得自己比不上女人丢脸不读的苏毓敏也不管,走了就别回来,只有女子是苏毓敏的重点——科举的成绩对苏毓敏来说可有可无,民风才是苏毓敏的重点。
苏毓敏从小也是被苏檀清养刁了胃口,虽说其他的不是吃不下,但是有条件苏毓敏愿意亲手做饭来吃。
跟负责厨房的孙尔雅的接触就不可避免地多了起来。而孙尔雅也不过十五六的年纪,在早熟的苏毓敏眼里,这只是个还需要呵护的小妹妹而已。
苏毓敏习惯了逗弄妹妹然后重新逗着炸毛的妹妹开心的行为,再加上她只是喜欢逗着玩,但是骨子里还是很温柔稳重的。
所以……很显然……如果她是男的,就是□□裸的调戏人家。
更别说,她觉得这个小姑娘被‘婆家’逼得有些麻木了,更加变本加厉地要把人家逗‘活泼’起来,就更‘过分’了……
其实经过打磨,现在的苏毓敏的性格还是很讨喜的,玩得开——苏檀清带的、嗨得起来起来——本身爱玩,脾气好——妹妹磨的,到关键时候又不会掉链子——有本事。
要是没什么意外,可以是很好的闺蜜,只不过就出在这没什么意外上,偏偏就有了意外,不然苏毓敏也不至于纠结起来了。
☆、第106章
孙尔雅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很怕新来的县太爷的,听说新来的县太爷是一个很年轻的公子哥。孙尔雅也怕‘他’就是像别人说的那样,看上了自己所以强抢她去县衙。
后来来读书的人渐渐多了,才知道‘他’是真的只是想要解放对女子的束缚,孙尔雅这才慢慢放下心来。
后来县太爷把事情忙完了之后,就喜欢经常到厨房来。孙尔雅免不了担心了一会儿,然后才发现‘他’真的是来厨房做饭做菜。
虽说孙尔雅不敢看‘他’,不过还是知道‘他’真的是自己做,而且也做得不错的。
这对孙尔雅来说还挺惊奇的,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为什么不但会做菜还做得很好呢?
只不过她并不敢问出来。
后来在‘他’闲下来的时间里,孙尔雅看见她的次数就多多了,不但会出现在厨房,还会进行一些被先生称为‘大郎训马’的行为。
比如说……
把普通的肉剁得看不出原样来,然后加点奇奇怪怪的东西,谎称为其他各种奇葩的东西的肉沫。
然后逼着学员吃了,也不管他们吐成什么样,等他们稍稍恢复后就把制作过程原样重复给他们看……
当然其实那些东西既常见,又对身体不错的。
只不过苏大人——‘他’似乎不喜欢别人叫‘他’大郎,除了拿‘他’当‘弟弟’的先生,其他人都不会这么叫‘他’——是换着来,有真有假,既提高了某些人的‘抗性’,又磨了磨有些人的脾气性格。
在此期间孙尔雅也见识到了‘他’关于烹饪的多才多艺,……以及恶趣味,不过……苏大人是个很温柔细心的人呢——在知道唯一知情的自己被追问后,后来苏大人会把她也一起赶出了厨房。
从小混在底层对人心叵测十分清楚的孙尔雅察觉到了这份无言的保护——虽说被折腾的都是男弟子,他们也逼问不到一直在书院的孙尔雅。
之后随着孙尔雅学习的东西多了,再加上先生的教育,眼界慢慢开阔,孙尔雅也不再
穿越之檀清承志 第24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