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奉天往事奉天往事 第37节

奉天往事 第37节(2/3)

作品:《奉天往事

才问道:“你可有你们邹老板的消息?”

    李四道:“依先生,您这话问得晚了。顺吉丝房那头儿目前全赖太太的人手打理,我们去不去都一回事儿,哪还能知道老板的消息呢。”

    我敲敲桌子,又问:“他也没回过小盗儿市场?”

    “没有,没见着过。小盗儿市场这边……倒是个日本人在管。”

    我合计合计,不抱希望地问了一句:“这日本人不会叫福田正雄吧?”

    谁知李四说道:“就是这人!”

    我的心沉了下去,赵巽这小娘们儿真不简单,这才几年,就把邹绳祖架空,帮着日本牢牢掌权了。

    爆竹声还在持续,李四的几个小儿子在院子里放二踢脚,两个小女儿玩呲花,盖过了将我们的谈话声。李四不好意思,要出门去撵,被我拉住了:“难得过个年,小孩儿喜欢玩就玩去,我也要走了。临走前想问下,你知道邹绳祖送安喜去的那个娘娘庙咋走吗?”

    李四一愣,说道:“您说小少爷?小少爷在铁岭,具体的老板也没吩咐。不过要说娘娘庙,县城南头倒是有一个。我就是铁岭出来的,那娘娘庙香火不旺,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还在不在。”

    送安喜去时,邹绳祖还有些闲钱,估计正是看中了这个庙香火不旺,平日没人来,捐笔钱,老主持还能用心帮衬照顾安喜和他那个什么姨。

    我心中有数,不再多留。李四一直送到胡同口,才被我劝回去。知道了安喜的所在,我就惦记着拿回玉佩,有可能的话,还能央刘国卿带我……去看上一眼。

    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安喜的三岁生辰了。

    作者有话要说:  高估了自己,还要个几章才会挨揍233333

    留言留言!【打滚】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夜里一来一往沾了寒气,胸腔便不大舒服,咳了一整宿。堪堪打了个小盹,刘国卿就回来了。

    他回来得晚——早——已经快中午了。酒喝得多,回来抱着马桶吐个好歹,连带着趴马桶上睡了囫囵觉。我捏着鼻子给他收拾干净,心里嫌弃得很,却因着小九九而耐住了性子,还给他烧了姜糖水。

    姜糖水滋味儿如何,我是没敢尝,倒是刘国卿醒来喝了之后,又吐个底朝天。他既然醒了,我便没收拾。屋里酒气熏天,味道不好闻,他也自觉,把窗户开个小缝通风,还洒了香水。

    当他和房间都恢复整洁芬芳,他拉着我爆出个大新闻:“昨儿我见着邹绳祖了!”

    我掏掏耳朵:“你说什么?”

    刘国卿道:“邹绳祖已经向日本投诚,那本日记是他自愿上交的。”他凑近了些,双手按住我的肩膀,用了十足的力道,“依舸,我知道你跟他好,但你们不一样,他到底——到底还是个日本人!”

    我甩开他的手,似乎鞭炮声听多了,脑袋炸出了烟花,不假思索道:“不可能。”

    不是说邹绳祖不可能向日本示好,而是我绝不相信他真心实意地投靠日本。正如刘国卿所说,邹绳祖是老狐狸,鬼点子多,也许这只是缓兵之计,刘国卿太小题大做了。我尝过日本对待叛变者的手段,没人挺得下去,当时我不也假模假样地示弱了吗。

    刘国卿却道:“你别忘了,他是靠什么起家?他贩卖鸦片,害得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不要因为他在你面前装出一副亲善模样就——他对你什么心思你不知道吗!”

    “他对我什么心思,我跟他也不可能假戏真做,我还要脸呢。”我按住他因激动而扭曲的手掌,轻声慢语地讲道理,“他卖鸦片,说不好听点是谋财害命,但当时是日本当局制定的政策,邹绳祖作为‘中日亲善’的表率,没法子以卵击石。”

    刘国卿逐渐冷静下来,却还是将信将疑:“我和他接触不多,即便你这样为他开脱,我也没法相信他。而且安喜在他手里,他也知道安喜的身份,浅井一直抓不着你,难保会把脑筋动到安喜身上……”

    当初过继咱儿子,还是求人家邹老板的,刘国卿也是关心则乱,话说得便不大动听。我坚信邹绳祖不会倒戈,却改变不了刘国卿的想法,只好耐着性子道:“那你什么打算?”

    刘国卿道:“我想把安喜接回来,可是我不知道邹绳祖把安喜藏哪儿了。我去赵巽那儿做过客,她就一直没见过安喜,更没问过!”

    赵巽不知道,我知道呀。

    他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我舒展开眉毛,嘴上敲打他:“你不信邹老板,就能信赵巽了?最该提防的就是那娘们儿!你还傻乎乎凑上去!”

    “他们俩我谁都没信,”刘国卿道,“安喜要是被邹绳祖卖出来,我也在劫难逃。要我说,你还是先回翡红馆去,或者……或者去山上躲一阵儿……”

    我拍拍他瘦削的脸蛋,扬眉道:“少杞人忧天,别说邹绳祖干不出这事儿,单说你总让我躲起来,我躲哪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老子又不是属王八的,早他妈躲够了!你不是想接安喜吗,我知道安喜在哪儿,要不要跟我做个交易?”

    刘国卿皱眉道:“你这话我不爱听,我们之间做什么交易……”

    我打断他,说道:“我带你去接安喜,前提是你安排我见邹绳祖一面。”

    “不行!”

    我循循善诱:“邹绳祖是交了日记,但他说了什么多余的话吗?他研究日记那么久,他能没研究出个四五六来?你就不想知道他憋了什么秘密吗?”

    刘国卿沉默下去,眉头拧成个疙瘩,半晌不情不愿道:“他可不是那么好见的……”

    我笑道:“别求快,确保万无一失才可。”

    我想念安喜,却不担心;我担心的是日本搜寻宝藏的进度,还有刘国卿对邹绳祖的敌意。

    所以我不能完全依赖刘国卿。

    破五这天,刘国卿又被叫去宴饮。我留了个心眼,偷瞧了帖子,上面写的地点在平康里的红叶馆。

    红叶馆是日本人惯常去的,里面的艺妓个顶个才貌双全。我是欣赏不出鬼似的白脸和血似的红唇哪里有貌可言,但几个台柱子的三弦和歌喉还不错。

    翡红馆就在红叶馆对面,要说监视,翡红馆是当仁不让之选。然而得知了翡红馆与刘国卿的千丝万缕,我万不想被刘国卿数落,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红叶馆斜对面的花烟馆。

    照例要去后院翻墙。摩拳擦掌之际,一个大而圆的毛团子蹦了下来。我接住它,小家伙又沉了,嘴里还叼着封信。胐胐毫不自知,眼里滴溜溜转着喜色,把信撂进我手里,尾巴翘老高。

    信封上有一圈湿润的牙印。本还担心会模糊字迹,拆信来看,却是寥寥几言:

    山中地震频频,万不可归。

    没有落款,但是彭答瑞无疑。山上会写字儿的,我也只认得他。

    ……不对,还有一个。

    我蹲下来问胐胐:“这信谁给你的?老彭?还是老祖宗?”

    胐胐歪个脑袋,“呜”了一声。

    “老彭?”

    他点点头。

    只恨胐胐不能口吐人言,无法将山中情状细细道来。我把信贴身收好,打开后门放他进屋,说道:“你乖乖的,我一会儿就回来。不许上床!你爪子忒埋汰。”

    胐胐乖巧,更比小黄之流精明,懂得审时度势,不会在节骨眼儿上浪费时间,值得嘉许。我怀着满腹心事,轻车熟路地爬墙,躲避过纷扰的人群,前往平康里。

    花烟馆我不熟,却因依航而熟。平康里的花烟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却因进口之烟膏、上等之烧工,受烟民喜爱。有通炕、有雅间,以此区别身份。

    烟馆与妓馆的氛围天差地别,没有花枝烂颤,畅叫扬疾,只有慵倦无力,仙雾缭绕。檀香枕、银丝盘龙灯、红玛瑙嘴的老烟枪,一处规避烦扰俗世的桃花源。

    我是生面孔,堂倌却格外亲切,听闻我要了楼上靠窗的雅间,登时笑得人面桃花开:“爷,您来得忒是时候!咱这儿刚来了新伺候的,您看,要不咱尝尝鲜?”

    “哦,”顺手拎过烟枪,往他脑瓜顶子一磕,磕出了抹儿烟灰,“又从哪儿划拉来的娘们儿,爷稀罕脸白条顺的,你给推荐推荐?”

    堂倌嘻嘻哈哈搬正帽子,殷切道:“要说脸白条顺,那就得数白俄女人!长得那叫一个好看,还会跳舞,那股子骚劲儿哟——”

    “有没有温顺点儿的?”

    “诶,爷您这眼光!”他一拍大腿,竖起大拇指,贼眉鼠眼一瞟四周,鬼鬼祟祟附耳道,“咱这儿有几个日本女人,都十六七的年纪,长得个比个的带劲!就是这价钱嘛……”

    我呷口茶,慢悠悠道:“你跟爷谈钱?坏了咱的身价,你他妈也别想干了。”

    我是打肿脸充胖子,一分一厘用的都是刘国卿的。不是自个儿的钱,花起来不必手软,刘国卿也不计较,可心里总不是滋味儿。

    堂倌装模作样扇自个儿几巴掌,陪笑道:“是、是。日本女人都是咱掌柜的特别请人调-教的,最拿手的是一出‘风搅雪’。爷,咱先楼上请,人马上就来!”

    叫日本妓-女,我也有考量。俄国话,我不会说,却精通日文。若有不方便出面之事,可以令日本女人代为之,与俄国女人,只会鸡同鸭讲罢了。

    堂倌带了俩女人上来,一个日本的,一个朝鲜的。我以清净之名,退回了朝鲜女人。日本的姑娘不多话,老老实实烧烟泡,我用日语问她:“你叫什么,来满洲多久了?”

    日本姑娘不料听到熟悉的乡音,手一抖,坏了一出‘风搅雪’。她红了眼眶,跪在我脚边,匍匐请罪。

    我不去瞧融化的烟膏,用脚尖勾起她的下巴,又问了一遍。

    她不敢看我,垂首温呢软语:“我叫绫子……”

    我笑了下:“东京的?”

    “是。”

    “东京……东京好啊。”

    她偷偷摸摸挑起眼皮,轻声道:“先生也是东京人?”

    “我在东京念过书。”

    不欲多话,我将打火机塞她手里,拍拍她细嫩的小脸,叼上为‘风搅雪’预备的普通香烟,让她点火,吐出一口烟雾,方说道:“我抽不惯烟膏,你不用烧了,过来跟我聊聊天。”

    小姑娘的心事全写在脸上,不外乎想故乡、想情郎。她家在乡下,穷,便被家人卖到了满洲,至今已有两三年了。离家前有一个两情相悦的小伙子,与她门当户对,却给予不了她家帮助,遭到家人反对,如今音信全无。

    我跟她聊她的故乡和满洲的天气,不多时,她与我大胆亲近许多。雅间门口立着一座琉璃屏风,沿窗置一口天青瓷鱼缸。鱼缸里没有鱼,水面上浮枯槎败着两片荷叶。灯照水,水映灯,半黑半黄,泾渭分明。窗户开着,雅间清醒,冬风可冷。

    我收紧身上的貂皮披风,连连咳嗽。小姑娘要把窗户关上,我阻止道:“别关,透透气。”

    她说道:“我给您沏壶热茶。”

    我一点头,放她去忙,不多时叫她:“绫子,你去过对面吗?”

    她翘首望了望:“您说红叶馆?我没有钱去学习,无法成为艺妓,红叶馆不要的。”

    “这么个街坊,你就没个认识的?”

    绫子垂眸道:“没有……”

    “你会说满洲话吗?”

    “略懂一些,说得不好……”

    我心下稍安,下巴一抬,又道:“瞧见二楼凭栏,穿白裘衣的那位爷没有?他欠我个宝贝没换,躲了好些天了,你去给我带句话,可好?”

    她有些犹豫,我给她几块钱,说道:“碰上堂倌,你就说给我打酒去,我只喝高粱酒。多余的钱赏你们便是。”

    她说道:“谢爷赏。您让我带什么话?”

    “你跟他说,‘亲兄弟,明算账,君不还,子代偿。’记得住吗?”

    她不明所以,重复了一遍,有几个音说不准确。给她字字纠正了,揽着她的腰送到门口,临走道:“打完就回来,回来再叫些点心,要日本的,尝尝鲜。”

    作者有话要说:  小刘还是太嫩,遇上老依个老狐狸,不被骗得晕头转向才怪【doge】

    照例留言...

    ☆、第一百八十三章

    邹绳祖黑帽白裘,凭栏远眺,身侧无人,想来是得一时自由。我能看见他,他自然也能瞧见我,只是他偏不往我这边瞅。待绫子出现他身边时,他微微一愣,继而寻视。我与他举目往来,遥遥举杯,他自一笑,敛目摘下项间怀表,珍之重之,交与名唤‘绫子’的青鸟。

    绫子退去后,邹绳祖拨散迷雾似的冲我挥手,那口型在说:“去吧,去吧。”

    我合上窗户,绫子已经端着点心和酒上来了。我接过怀表,挽起金链子,放手里把玩,问道:“他捎话没有?”

    绫子摇头道:“没有。”

    我打开表盖,指针滴答,镶嵌罗马数字,是欧洲的样式,底板是奏琴的小天使,神态栩栩如生,恍若沉浸乐曲之中,点缀碎钻的肉翅,蓝宝石组成的眼瞳,流光溢彩,波光粼粼,精致而美丽。

    我将怀表贴身安置妥当,与绫子分食糕点,又抽了两根香烟。及夜半,方匆匆赶回春日町。进门时,胐胐逮到一只蜘蛛,正在逗弄,听闻响动,屁颠儿屁颠儿围上来,蜘蛛趁此机会,嗖地没了踪影。

    躺在沙发上,脚有些冷,便让胐胐趴在上头,果然暖和起来。我对着怀表发呆,思考邹绳祖的意思。这怀表外壳浑然一体,不若冯虚的翡翠戒指,不可拆卸,里面不会隐藏纸条。我带给他的话,一是证明了带话人的身份,再一个是告诉他,他既然身不由己,我便自个儿去接儿子了。

    怀表在灯光下金光璀璨。我想,娘娘庙的主持或许得了他的意思,不可轻易向陌生人交出安喜。怀表他自幼带着,总能是个信物,他是让我去接安喜了?

    换言之……安喜有危险?

    如此一想,坐立不安。我一宿不眠,直到第二日刘国卿回来。他又是酩酊大醉,难受得紧,搂住我,竟埋头哭了。

    我啼笑皆非,问他:“你哭啥?”

    醉酒的刘国卿难得的孩子气:“难受……”

    “活该,谁让你喝多了。”

    “我一点都不喜欢喝酒……我喜欢喝八王寺汽水……”

    我拿出哄依宁的劲儿哄他:“你去睡觉,睡醒了就给你喝八王寺。”

    他不动弹,鼻腔里呼出的酒气熏破了天,嘴里哀哀切切地叫我的名字:“依舸……依舸……”

    他挨挨蹭蹭,鼓秋鼓秋,自兜里抓出一把皮开肉绽的炉果,冷硬的表皮七松八懈,磨磨唧唧洒了满地渣渣。

    他像分享天大的秘密似的,把炉果往我手里塞,鸟声鸟气道:“这个好吃,给你,你吃呀……”

    我呆呆地望着手心里满满登登的一把炉果,橙黄的、四方四棱的外表,有的地方发黑,是烤过了头。

    “你吃呀,好久没吃到了……”

    炉果的原料是白面。白面难能可贵,市面上十分少见。日本人会吃得到,做出来的,也是日本的点心,鲜少再见东北的好贺儿了


    奉天往事 第37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