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七零年代淘金记七零年代淘金记_第54章

七零年代淘金记_第54章(1/3)

作品:《七零年代淘金记

    记脚尖去拍辛墨浓的肩膀,小小的人儿装成大人的模样,说不出的可爱。

    辛墨浓忍住去摸她脸颊的冲动,在她的头顶揉了揉,温柔道:“好。”

    叶悠悠和辛墨浓说好了在车站等,然后叶悠悠独自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了纺织厂,干事的休息固定在周日,所以张霞家中一般都有人。就算不在,问一问隔壁也大约知道他们去了什么地方,几点能回。

    不过今天,她的运气很好,张霞一个人在家,老公带着孩子去了公园。

    看到电视机票,张霞倒抽一口凉气,“这可是好东西,你怎么搞到的。”

    只不过,看了一眼自己家的电视机,好归好,于她却是不需要的东西。但她瞬间就想到了好几个需要的人,帮他们牵个线,还是可以的。

    “有人缺粮食,正好拿来换的,我就想问问,这个要是送人的话,够不够分量?”叶悠悠喝着张霞给她泡的红糖水,笑眯眯问道。

    张霞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你是说,你妈的工作?”

    叶悠悠点头,“这个算敲门砖吧,想拜托霞姨帮我,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耽误您的事儿。”说着从背篓里取出十斤面条,“给您孩子带的一点东西,您别嫌弃。”

    这就是请张霞帮忙的条件了,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就算叶悠悠明知道某个领导缺的东西她能拿出来,也明知道这个领导能解决工作,但她若是贸然上门,领导不仅不会答应,可能还会用倒买倒买的罪名把她扭送到公安局去。

    这个居中的介绍人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关键条件。

    张霞明白这些概念不稀奇,但她见叶悠悠也这么明白,不由得暗笑自己没有看错人,这丫头真是和别人不一样。

    “你要是信得过姨,就把东西留下,我让你莫叔给你走动走动。成不成,不敢保证,什么地方什么岗位更不能保证,先试试再说。万一不成,这东西我原样退给你。”这就是很地道的话了。

    “不不,不管成不成,您和莫叔替我们走动了,就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再说东西是送峰峰弟弟的,可不归您处置。”说说笑笑间,就将事情定了下来,不管事情成不成,面条是送他们的谢礼。

    “时间可不好说。”张霞怕她心急,又加了一句。厂子里招工的时间安排,有时候领导都不能定,还得上头批下来,这个可急不来。

    “您放心,只要有这个机会,早点晚点,都不怕。”

    “对了,你家三婶的事,你知道了吧。”张霞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太好,但觉得总归是亲戚,还是告诉她一声为好。

    “村子里也有人传的,乱七八糟说什么的都有,我们也不知道该信谁的。”叶悠悠苦笑,刘大叔的话确实起到了作用,但是一样也有人在私下嘲笑,说叶祥为了工作,连龟儿子都愿意当。

    “其实也没什么,吴萍这个人很活跃,交友也广,你三叔大概是急了,和革委会的马主任起了一点小冲突。不过事情已经解决了,你三叔可能马上就要去隔壁的电厂当临时工。”

    “啊,没想到我三叔还有这样的运气,马主任人真好,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愧是当领导的,心胸宽广,以德报怨。”

    两个人相视一笑,都懂都懂。

    一杯红糖水喝完,叶悠悠告了辞。

    出了宿舍楼,想到叶东方应该在上班,叶悠悠便没去找她。骑着自行车想到刚才的话不由笑了,如果翻译成八卦版,那对话大概可以变成这样。

    “吴萍守不住,攀了高枝,被他爱人知道了,闹了一场,最后用绿帽子换了一份工作。”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个是用绿帽子换工作,一个是替姘头的老公安排工作,都是奇葩。这样的人,离得越远越好。”

    一路笑到车站,把辛墨浓搞了个莫名其妙。

    “捡到金子了?”车票买好了,两个人直接进站。

    人不多就把自行车放到最后边的过道上,人多就栓到车顶。

    “比捡到金子有意思,咱老叶家又要出一个工人了。”叶悠悠笑的开心极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家里的关系是多和睦呢。

    辛墨浓也跟着笑,“你个小促狭鬼。”

    叶祥这一去工作,岂不就是坐实了头上这顶绿帽子。吴萍说她走动关系,她一个纺织厂的临时工,拿什么走动?马伟华凭啥谁都不帮,却帮叶祥呢?大家又不是瞎子,怎么会看不到。

    下了车,从清水镇回小湾村的路


    七零年代淘金记_第54章(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