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_第333章(2/3)
作品:《花团锦簇》
两个人刚成亲不久就离京去了嘉峪关,“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离开了。”萧沐仁抱了一下呦呦,如是说。
萧沐仁同和和在书房里一直待到了午饭前,呦呦派女儿去前头喊人吃饭,却只叫回来了萧沐仁,问和和去哪儿了,他只说被同僚喊出去喝酒了。
“好不容易休沐一次,不在家陪陪媳妇,喝什么酒喝酒。”呦呦微微抱怨了一句,转头看到美美捧了一个小酒坛子过来,立刻拦下,“不许喝,好好吃饭。”
呦呦发话了,谁敢不听?美美只好将酒坛子放下,挨着和和的媳妇坐下乖乖吃饭。
午饭吃到一半,有下人来报,说史密斯先生和约翰先生一同来访。
呦呦和萧沐仁面面相觑,这二人同时来访,所为何事呢?呦呦很快联想到萧沐仁昨晚的失眠和皇上关于选拔远洋领队的问题,转头看向萧沐仁。
萧沐仁将口中的秘法扒拉完,拍拍她的手背,“没事的,我去看看,一会儿你也来。”
呦呦点头,史密斯先生和约翰先生算是故旧,见一见也没有关系。
等到呦呦用完了午饭换了衣服去到前面书房,却发现萧沐仁三个人正成剑拔弩张的状态,不,确切地说,是萧沐仁的状态是剑拔弩张,约翰先生则是理直气壮,史密斯先生却是有些尴尬的。
呦呦不解,却也知道此时不能问,而是笑着同两个洋人打招呼,用的是大鸿话,可是约翰和史密斯用西洋话回答了她。
呦呦微微吃惊,这二位在大鸿从来都是说汉语的,怎么现在突然说起西洋话来了?
不过呦呦没有多想,就也用西洋话同他们交流起来了。
寒暄了一阵子,约翰突然重新用大鸿话对呦呦说:“萧夫人的西洋话真的很不错,就算到西洋生活,也没有问题的。”
呦呦听到这话先是不解然后是吃惊,立刻转头看向萧沐仁,萧沐仁却是对约翰怒视,“约翰先生!请不要再提起这个话题!我不会答应的!”说完就端了茶送客。
约翰耸耸肩,没有多留,起身离开。史密斯先生对呦呦连连抱歉,也起身离开了。
“到底怎么回事?”呦呦在萧沐仁身边坐下,问他。
萧沐仁见瞒不下去,只好实话实说,“皇上想让我做航队领队出洋。”
“什么?”呦呦以为自己听错了,盯着萧沐仁的眼睛看了好一会儿才确定他没有开玩笑,结巴起来,“这,这是什么意思?”她们是想要离开京城,但是没有想过离开大鸿啊。
萧沐仁以为呦呦是惊慌失措,站起来走到她面前抱住她,“你放心,我能处理好,我会跟皇上说。别怕”
“我没怕,我……”呦呦想说“没关系去就去呗”,可是话到嘴边停住了,伸手搂住萧沐仁的腰,又拍拍他的背,算是安抚他,却不再说什么。
萧沐仁的想法是,找几个人帮忙说情,比如福贤王、怀宇、宋阁老等人,可是不等他有所行动,家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这不速之客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圣上崇和帝。
皇上此番前来是微服私访,也是想要劝一劝萧沐仁,或者说,告诫。两人进了前院书房,房门一关开始密谈,任何人不得靠近。
呦呦在内院等着,并没有如坐针毡坐立不安,反而淡定了下来,就像是石头落了地一样改,安定了。望着窗外明媚的春光,呦呦知道,这西洋,必下不可了。
后记
《鸿史?萧毓传》
萧毓,名沐仁,京城人。洪武八年入嘉峪关兵营,十年除夕,吐蕃袭嘉峪关,毓率兵逐击,擒吐蕃三皇子为质,此后二十年,双方平和相处。洪武十三年,圣命毓为嘉峪关总兵,十六年返京,擢为御林军副统领。
洪武二十五年,崇和帝时为太子,上疏组远洋航队,欲耀兵异域,示大鸿之富强。洪武帝允。
崇和五年六月,帝命毓及邕郡王m等携家眷,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名为“刑天”。
崇和八年,东海至一渔船,言说曾为刑天兵卒。帝召之,曰于镇南洋中,刑天遭大风巨浪,船翻人溺,归还者寡,毓入涡旋,不知所踪。
帝泣,追封异姓王:仁,毓之子靖袭之。
后后记
《大鸿西洋通史》节选
崇和十八年,船舶“横公”,二十二年归,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剌等十余
花团锦簇_第333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