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六零年代好生活六零年代好生活_第360章

六零年代好生活_第360章(2/3)

作品:《六零年代好生活

家那会儿,她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那么在来到了京市后,她努力上进、奋勇直前,别说识字写字了,她连英语都学了几句,沟通当然是很有问题,好在显摆倒是够了。另外,她还学了拼音,还能教丫头画画。

    除了赵红英这边,谢家的老太爷和老太太也不遗余力的教导了丫头。那是真的半点儿没有藏私,教的人认真,学的人也认真。

    可以说,丫头的学前教育是在她阿太――乡下老家的农村劳动妇女,她太爷爷――跟着太祖打天下的泥腿子八路,她太奶奶――巾帼不让须眉的红色娘子军,倾力教导而成的。

    这样的学前教育,能教出怎样的结果来,多半人大概也心里有数了。

    丫头的小学老师太绝望了,这有基础还不如没基础呢,一口带着南方乡音的普通话,完全不知道歪到哪里去汉语拼音,画得如同毕加索亲传弟子的绘画水准……

    还不如啥都不懂呢!!

    最可怕的是,丫头还特别顽固,就是认死理,轴。老师说你念错了,她说没错,她还能帮你纠正“错误”的汉语拼音发音。一节课下来,老师发现……她已经被纠成错误版本的了。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课间时候,有个男同学主动挑衅,等挑衅完毕后,他已经“啪叽”一下跟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这男同学可不是谢志远,人家吃了亏,立马起来准备打架,没一会儿又趴下了,继续起来挨揍……几轮下来,局势那叫一个惨烈,直到班主任得了信赶过来分开了他俩。

    不得已,班主任给她家里去了电话,在开学第一天就请了家长。

    好在,孩子虽然轴了点儿,家长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赵红英接到电话十分钟后就赶到了,可跟她咋说?完全说不通,整个儿都不对,当然班主任也看出来了,丫头就是这个老太太带出来了,听听这口音,再琢磨下这遣词造句,完完全全的翻版。

    对了,这俩长得也像,看到赵红英,班主任完全能想象的出来,丫头老了以后会是个啥样儿。

    还能啥样儿啊?饼脸矮胖老太太,特轴的那种!!

    不得已,班主任先委婉后直接的告诉赵红英,请丫头的爸爸或者妈妈过来一趟。

    丫头爸在教育部开会,丫头妈在京大当副教授,俩人忙得方向不同,却是一样的连轴转。

    赵红英只得答应了下来,回家给喜宝办公室打了个电话,一个是因为小学离京大近,再一个就是,喜宝是老师,老师有午休。

    当然,作为一个小学老师兼班主任,对方也是很清楚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哪怕吃亏的人确实是那小男生,班主任也仍然往他家里去了电话。

    男生家里条件不错,父母都是公务员,就是平时太忙碌了,一下子又抽不开空来,就告诉班主任,孩子上大学的小姨会过来帮忙处理,让老师有话跟她说。

    刚送走了一个农村老太太,班主任这心里拔凉拔凉的,一听说男生的小姨是个大学生,心下总算好受了点儿,想着跟有文化的人沟通起来应当是不难的,横竖再怎么样也比跟个乡下老太太扯犊子来得容易多了。

    不多会儿,那男生的小姨就赶了过来,自我介绍是京大的学生,先跟老师道了歉,问过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再看到亲外甥那被打得青青紫紫的脸,京大高材生气炸了。

    “老师,我外甥有错,等回头我会让我姐姐、姐夫好好教育的。可就算说话不妥当,也不能一言不合就开打吧?这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怎么能说动手就动手呢?这女生的家长到底来不来?我一定要跟她好好谈谈。”

    班主任觉得不好说,来应该是会来的,可回想着刚才那满身土味儿的老太太,她内心仍然充满了绝望。

    丫头妈会是个怎样的人呢?是工厂女工,还是小摊小贩?不是她歧视个体户,实在是有些人呢,满脑子都是赚钱,连孩子的前途都不管了。现在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别家成绩不好急得上火,这家却教孩子打架?这素质是有够低的。

    大概是猜到了班主任内心的想法,京大高材生更来气了,瞅了丫头两眼,倒是没跟个孩子一般见识,只在心里盘算着,待会儿对方家长来了,该怎么让对方家长认识到错误。

    不光如此,京大高材生才决定既要让对方家长知道错了,又不能抹黑京大,要拿出自己京大高材生的高素质来。

    又片刻工夫,喜宝姗姗来迟。

    方才还自信满满的京大高材生下意识的一个哆嗦,脱口而


    六零年代好生活_第360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