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红楼梦_第82章(2/3)
作品:《混在红楼梦》
上耗的时间又多, 别说看着惜春定亲,就是探春的出嫁日子也没赶上。一过十五,夫妻俩就忙忙的出发了。
走前赵姨娘犹犹豫豫的,想跟着儿子去做老封君, 黛玉装着听不懂, 推脱过去了。
这也是贾环的意思, 赵姨娘可不是个能说通的人,距离产生美,在贾政仙逝前,他完全没有和生母生活在一起的意愿。
两人的做法正合了王夫人的意――她是个规矩人, 最看不惯这一出一出的作怪, 只是贾环也算出息了, 硬拦着倒是结怨,因此忍耐着没有做声, 也是看一看庶子夫妻行事的意思。两人没有抬举赵姨娘的意思, 真是叫她身心舒畅。
一路紧赶着马车,这一日终于回到了泽阳地界儿。一见着贾环,忙疯了的三位师爷来不及寒暄问好, 先抓了他去处理公事。
贾环还要叫:“别扯别扯,我这个样子怎么做事嘛,先容我换件儿衣裳。”这才被放开了,又遭到催促:“快去快去!”
黛玉只是在一旁掩着口笑,见贾环被逼得狼狈,这才与几位师爷点了点头,拉着丈夫走了。
对这位才华横溢的知府太太,三位师爷都十分敬重,可以说没有她的周旋和调剂,就没有贾环治下安定平稳的团结局面。他们都是跟着贾环一路过来的,深知自家这位东家,虽是学的儒经入仕,对儒学却是兴趣廖廖,观其行事,骨子里分明信奉的是刑名之学。当今之世,施政务宽不务严,东家厉行峻法,其实是一件震慑群小的好事。哪朝哪代都少不了这样的人,没有意外的话,他日必有前程。可厉行峻法,也未免造成治下人心惶惶的后果,幸好有太太往来周旋,这才为他挽回一二。因此见她出面,三人忙还礼,也不再催促。
农业社会,春耕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就算对耕地稀少的泽阳来说也是如此。去年深秋,贾环带队打破了不少山寨,土匪们都没为了官府的奴婢,山上开垦出来的熟地也分给了百姓。这个春天百废待兴,事务尤其多。贾环早有预料,忙忙的回房换了衣裳,一句话来不及说,就去前院干活儿去了。
他步伐匆匆的出去,冷不防腿上就撞了个东西,低头一看,是矮矮的姜毓,打扮得粉雕玉琢的,正顺势抱住了他的腿,冲他露出天真烂漫的笑脸,欢声叫道:“干爹!”
“好孩子,我还有事儿呢,去找你干妈玩去吧。”他一把抱起姜毓,走回两步,把他塞到黛玉怀里,转身就大踏步走了。
一下子转移到香香软软的干妈怀里,姜毓虽然有些小失落,却也乖乖地坐着,还伸手搂住黛玉的脖子,小小声叫:“干妈。”黛玉颠了颠他的身体,觉得没变轻,放下心来,把他搂在怀里,一长一短的问他“回家开不开心啊”,“金陵好不好玩啊”,“过年吃了什么好吃的”等话。姜毓就掰着指头数去过的地方,见了什么人。可怜这孩子自出生起就随父母在任上,还没见识过大城市的繁华呢。黛玉笑着听他说话,又叫来跟着他去金陵的下人问话。那下人倒机灵,该他知道的不该听知道的都打听了个清清楚楚。比如他就知道了,姜毓之母乐氏虽然如今还居住在娘家,可今年七月就要重梳高髻,再做新妇了。
孩子被她打发去了偏厢写大字,屋里除了丫头就只有黛玉自己。她想起乐氏的为人,不由就有些感叹。想当初,姜俊病亡,乐氏哭得死去活来不说,听说扶柩回乡后还大病了一场,不肯再寻人家,没想到这样快就改变了心意。又想要叫姜毓知道了,还不知如何伤心。
想寻丈夫说一说,贾环偏又忙得饭也顾不上吃,一直在前院埋首案牍,只得自己用了饭,闷闷的睡去了。到了三更时分,半梦半醒间听见门嘎吱一声轻响,接着就是悉悉索索的脱衣声,身侧微微一沉,已经上来了个人。她皱起眉头嘤咛一声,就有一只大手伸过来拍了拍她的后背,她又睡去了。
次日醒来,贾环已经穿戴得整整齐齐站在床前,迎着大亮的天色,黛玉眯了眯眼,抬手挡在眉前,叫住他道:“急什么,吃了饭去不迟。”说着就下来找衣裳。贾环顺手取了搭在架子上的外衣给她披在肩上。
早饭摆在偏厢的小圆桌上,这桌子也有强烈的西洋风格,雕花的桌腿,桌上铺着绣花的精致桌布,长颈瓶里插着新折下的红玫瑰。贾环原本眉头紧锁,见了这样明快的景色,也不禁放松了心情,觉得心境澄静空明。
夫妻相对默默着吃早饭,黛玉抬眼看了他一眼,夹了个蟹粉包子过去,笑道:“尝尝这个,有什么难事儿,也不能不吃饭哪。”
“谢谢,”贾环夹起包子咬
混在红楼梦_第82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