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妻_第185章(1/3)
作品:《大明官妻》
请帮我点一盏灯借光。”
这是一个并不过分的要求,看守答应了,他点亮一盏灯,靠近了杨继盛的牢房。
就在光亮洒入黑暗角落的那一刻,这位看守看见了一幕让他魂飞魄散、永生难忘的可怕景象:
杨继盛十分安静地坐在那里,他低着头,手中拿着一片破碎碗片,聚精会神地刮着腿上的肉,那里已经感染腐烂了。
他没有麻药,也不用铁环,更没有塞嘴的白毛巾,只是带着一副平静的表情,不停地刮着腐肉,碗片并不锋利,腐肉也不易割断,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然而杨继盛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在这个深夜,那枯燥的摩擦声始终回映着在阴森的监房里,在寂静中诉说着这无以伦比的勇敢与刚强。
掌灯的看守快要崩溃了,看着这恐怖的一幕,他想逃走,双腿却被牢牢地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他曾见过无数个被拷打得惨不忍睹的犯人,听到过无数次凄惨而恐怖的哀嚎,但在这个平静的夜里,他提着油灯,面对这个镇定的人,才真正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惧和震撼。
于是他开始颤抖,光影随着他的手不断地摇动着。
一个沉闷的声音终于打破了这片死一般的寂静:
“不要动,我看不清了。”
顾绾突然听到一个急促而悲怆的哭声,她往哪个方向一看,竟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个熟人。
当年在京师与翟銮相见的俞大猷,此时顾绾方才想起来原来这位目前驻军的地方就在此地。
俞大猷没有穿官府身边坐着一位年轻的男子,此时俞大猷面容悲怆,似乎并没有心思和那个男子说话,顾绾不用刻意听,就知道他们说的什么。
那位年轻男子,应该是劝俞大猷不要意气用事上书。
顾绾看着俞大猷离开的身影,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
她放下记没铜板,冒着大雪,不顾一切的跑了出去。
☆、第三百二十九章 戚元敬
顾绾只身一人跑入漫天大雪之中,倒是未曾注意到在茶馆深处的俞大猷朝着窗外,看了已然跑远的女子,心中涌起了几丝异样。
俞大猷身边的男子看了俞大猷一眼,开口问道:“将军这是在怎么了?”
“没事,只是觉得这位女子有些奇怪。”
那个奇怪的女子,只身一人走在漫天大雪之中,她走到一位身着旧衣的写字秀才面前,给了他几个铜板,借了纸笔,写了一封信,将那封信放在怀中好生保管着,然后冒着漫天大雪,跑到了城南的一户人家。
顾绾将手中的书信塞到家仆手中,头上戴着一个遮挡风雪的布巾,倒是让人看不清楚面上的容颜。
顾绾什么都没有说,就直接离开了。
家仆正好奇是谁的时候,门内突然出来一位老者,老者面容严肃,正是多日不见的翟銮。
家仆将书信递给了翟銮,翟銮打开书信仔细看了起来。
良久之后,他转身回到屋子里,将手中的书信扔到散发这热气的火炉之中,那封信顷刻之间化为灰烬。
“告诉你家主人,我要会京师一趟。”
“此时天寒地冻的,您身子又不好,这是?”
“不必多言,赶快去准备就是了。”仆人听到之后,赶忙下去准备了。
顾绾孤身一人走在城外,此时那个地方定然是回不去了,然而此时天下之大,又有哪一个地方是顾绾的安居之所,她去过太多的地方,看过太多的风景,可是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是一个无根之人,她并不是属于大明朝。
尽管她在这个时代,有爱人有父兄甚至还有孩子,可是她依旧感觉到一丝丝生疏。
今年沿海一带屡次遭受倭寇的侵袭,所以产生了数量不少的流民,朝廷禁制沿海一带的渔民下海捕鱼,所以很多走投无路的游民开始一路向南方腹地迁徙。
顾绾跟着这些流民,在寒冷的冬日里朝着江浙一代迁徙。
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大明朝的户籍制度非常的苛刻,之前夏仕给她伪造过一份,所以一路上的盘查倒是有惊无险,可是因为倭寇边患的事情,大小乡镇对于流民盘查越发严厉了起来。
所以顾绾只能在城外郊区活动,一般不到城中。
这一日顾绾在河边洗手,猛然间看到水面上的女子,顿时一阵吃惊。
那个女人形容枯槁,眉眼之间竟是
大明官妻_第185章(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