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年华殇锦年华殇锦_第137章

年华殇锦_第137章(1/3)

作品:《年华殇锦

    在他身侧,一手握上身旁男人的手,却发现后者掌心紧握,隐有汗意,丝毫不像是他表面的那份镇定自若。

    “朕已知消息,传令下去,举国哀丧!朕将亲赴浔安,扶先皇灵柩,大丧之后,入皇陵!”

    ----------------------------

    朝圣宫。

    景时守在门口,提醒所有的宫人都打叠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先皇驾崩的消息昨日传回宫内,司天监知皇上要亲自扶灵柩回平昌,当天晚上就立刻上了奏表,选了个日子就在明日,请皇上移驾。

    按祖制,太上皇驾崩行宫,可由亲王太子扶灵柩。如今皇上尚且无子,只有一个锦珠公主,无太子。可是几位皇叔却还是在的。十三王如今闲赋在家,白丞相以及公羊丞相上表请十三王前去行宫,被皇上一番言辞拒绝。

    众位朝臣皆知,皇上自幼是被太上皇亲自教养在身边的,情分亲厚,定是天子悲坳。可是皇帝出行本就是大事,有甚者提前半年安排也不为过。一年前皇上秘密南下,已经是惹得朝中怨言。公羊丞相在皇上回宫后当时甚至与御史台一同上表了五道折子,直逼得皇上头疼,许诺往后定以国本为重,不再随性而为才罢。

    此次出行,只有三日时间,先皇灵柩回京以后,又有诸多事宜安排。太常、太卜、太医、太乐、太祝、太宰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已经忙的晕头转向。

    景时身为御前总管太监,不用掺和这些事情,但是心里也始终是微微焦急。皇上免了今日的早朝,从昨日下午呆在朝圣殿内就没再出来过,着实是令人堪忧啊。

    “皇后娘娘到!”

    景时一听传令,立刻引了宫人下宫殿台阶迎接。

    年华在宫婢的簇拥下跨进了朝圣宫的宫门,此时已经是一袭素白丧服,头不戴发饰,仅簪几朵白色绢花。

    “皇上呢?”

    年华走到景时面前的的时候,停下发问,语气也是沉重肃穆,此大丧期间,不敢丝毫松懈。

    “禀皇后娘娘,皇上从昨日已经呆在朝圣殿内不曾踏出一步,奴才有些担忧。可皇上不准奴才们在一旁侍候,还请皇后娘娘待会儿进去的时候,一定要宽慰皇上一二。”

    年华听后,神情更是凝重,微点几下头,后又开口问道。

    “濮北那里可是已经发了消息?濮北王回北地已经一年,此国丧期间,他曾是先皇最宠爱的外孙,务必要回京的。还有,皇上明日离京,六部的琐碎国事公羊丞相与白丞相要吩咐下去安排妥当。小事都不必上报了,御史台与两位丞相共同拿捏主意就好。大事能赶在皇上走之前解决最后,不能的话就看皇上离京以后,嘱托哪位亲王监国,再行决断。”

    年华不放心,连连交代,只怕露下了什么事情,心底也是怀揣不安与焦虑。

    “娘娘,这些事情昨晚上皇上就吩咐下去了,还望娘娘不要过多忧虑,担心凤体才是。”

    景时听了这些吩咐,与昨天晚上皇上吩咐的竟是不差多少,心中也是惊诧,这位娘娘倒是与那些别的后宫妃子不同,对朝事也是这般的了解。

    年华知道禹珏尧已经把一切都想到后,不由叹气,看向朝圣殿的目光也忧心忡忡的深沉。

    他如今是怎样的心情?

    先皇与禹珏尧之间的关系,其实连她也拿捏不准。说是感情深厚,但几十年来更像君臣般谨慎恭恪。说是互相怨恨,但那份血缘亲情也是无论如何都隔越不过的。

    “景公公,国丧期间派人看好公主,不管她怎样哭闹,都不许派人去通知皇上!本宫若是在宫里听了什么风言风语,不管是谁,一律入慎刑司!公主若是实在管教不过,直接送到太傅府上!”

    “诺。”

    景时连忙低头应下,待凤杖走远已到了朝圣殿门口的时候,才敢抬头看去。

    这个女子,同一年前平县的巧娘子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或许这座宫殿真的是变换人心的牢笼。有的人在这里迷失本性,有的人却在这里成长。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见惯了这皇宫里所有的手段与算计,蹉跎着岁月与孤单,是否会再想起那份少时的初心。

    景时叹了口气,看夕阳的红日落在朝圣殿的黄色琉璃瓦上,映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先皇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转眼间,他也已经在这宫中十几年了,张内侍随先皇在浔安的行宫里。师傅侍候了皇上一辈子,不知道此刻是怎样的心


    年华殇锦_第137章(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