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捡漏王[古穿今]_第50章(2/3)
作品:《职业捡漏王[古穿今]》
腻而感到暖心。这阵子多亏有她陪着爷爷,自己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顺利完成这段过渡期。
自从将凌妈妈的骨灰迁到新岛葬在爷爷的身边之后,凌照夕就把小院里原属于爷爷的那间房重新装修了一遍,当做备用房间留给了乔大少。如果乔爷爷过来,那乔司就还是住回原来的东耳房。鉴于乔老过来的次数越来越多,凌照夕还请人在浴室和卫生间里安装了供老人使用的扶手栏杆。这份细致,即便是亲孙子乔大少也自叹不如。
国宫博物馆第一批送过来的待修复古瓷,作为初次探路,数量上并不算多,但受损程度却比较严重,极其考验修复师的技术和耐力。凌照夕不敢怠慢,在梁工的带领下,跟着修复部精选出来的工作小组的同事们一头扑在了这些珍贵文物上。如果不是贺望城提前给她打电话确认第二天的会面,她险些忘了明天就是周六了。
☆、第56章
容世安比约定时间早一个小时就到了, 这些年来他绝大多数时间被囿于幽僻的窑场, 乍然回到繁华喧闹的市区一时间很难适应,失眠比往常还要厉害, 从进来这间会客室到现在就已经喝了两杯浓茶,双侧太阳穴隐隐胀痛。想到女儿就在这座城市里,心绪愈发沉闷。
凌照夕推开会客室的门, 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浑身散发这沉郁气息的中年男人,穿着整齐得体, 神色间却难掩颓唐。再加上他左眼眉骨上方那道明显的疤痕,凌照夕确定,这人应该就是凌思语描述下的容世安。
“这位就是跟你说的凌工。”亲自送凌照夕过来的贺望城给两个人做介绍, “他就是我们窑上的大师傅,姓容。”
果然是容世安。
这个瘦瘦高高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的小姑娘竟然就是贺望城请来的指导师傅?
容世安惊讶得微微失神,转念想到她的姓氏, 瞬间又回过神来, 快速掩饰下眼里的波动,主动伸出手, “凌工,幸会!”
凌照夕唇边噙着浅笑伸出手, “幸会, 容师傅。”
简短的寒暄客套之后, 贺望城将两人请到桌边坐下,凌照夕也不拖沓,直接让容师傅把带来的成品瓷拿了出来。
这是两件钧瓷。一件是玫瑰红釉鼓钉洗, 器型是北宋鼓式洗的代表,真品乃北宋宫廷用器,十分珍贵。眼前这只,器型上十分接近真品,难得的是,口沿箍线很清晰,鼓钉突出饱满,三只兽形足外撇的角度和形态都十分到位,整个器型内收外撇,丰富生动。在釉色上,这种玫瑰红釉十分难烧,即便是北宋时代的官窑烧制,十件中也难成一两件。就是因为这份难得,所以才愈发地珍贵。容世安拿来的这件,釉色呈现的并不是纯正的玫瑰色,但这却并不是失误,而是要烧制出纯正的玫瑰红釉,必须精准地控制釉料中微量氧化铜的用量,这个分寸,即便是北宋官钧窑里最有经验的大师傅也很难做到,所以,传世的钧窑瓷,纯正的玫瑰红釉并不多见。而让这件仿品暴露身份的,是洗内的釉色和钧窑特有的蚯蚓走泥纹。真品洗内的釉色呈纯正天蓝色,蚯蚓走泥纹条纹细而呈现蜿蜒状,而眼前的这件,洗内天蓝釉过深,且色调不统一,虽然也有蚯蚓走泥纹,但若仔细观察,人工刻画痕迹依然可以辨认得出。
另一件是三足棱口水仙花盆......
凌照夕将仿品的瑕疵一一详尽地指出来说与室内的两个人听,其实主要还是说给容世安听,看贺望城略显飘忽的眼神也知道,他是真的没有这个天分。
容世安初时对这位小凌工还有几分质疑,可对方一开口点评,他就彻底折服,并且心中渐渐生出一丝敬畏和矛盾。既想领教她的指点让自己烧制出来的成品日臻完美,又私心地不愿让贺望城如愿。
“所以,从容师傅您拿过来的这两件成品瓷来看,器型塑造上基本没有问题,问题在于釉料的调配和烧窑的燃料。”凌照夕总结道。
容世安也知道釉料调配上的不足,但烧窑的燃料?
“凌工的意思是......”
凌照夕笑了笑,“像钧瓷这种窑变瓷,对窑温十分敏感,用煤或者电作为燃料,自动控制炉温,对窑变瓷来说升温过快,且火力过硬,釉层难以达到充分的窑变,也不利于走泥纹的形成。所以,这次回去后,你不妨换用山木试试。至于釉料......”
凌照夕看了眼目含喜色的贺望城,“我需要一些材料,还请贺总让人帮忙准备一下。”
贺望城忙不迭应下来,等凌照夕将所用材料的明细写
职业捡漏王[古穿今]_第50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