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友_第522章(1/2)
作品:《帝王之友》
。就算是浙地胆大到闹的民反再拉人出来背锅,他也能让事情不会闹大。
钱派随着俱泰被左迁,几乎是迅速的被殷胥扯出来,根系晒在阳光下枯萎了,不少人都在说这做了十几年宰相的钱俱泰倒了,天下要变了,那裴玉绯也站不了多久云云。只是最上头的几个人,心里自有共识,还轮不到被舆论左右。
俱泰离开洛阳,是两天以后的事情。
崔季明从这件事闹出来,就一次也没有见过他,这次终于心里不忍,没带几个人,还是骑马去送了这单刀赴任的新刺史。
俱泰倒是不用再装作修道,虽然穿的是平民衣裳,竟看着比他平日里那身麻布更值钱了些。
十里长亭,崔季明没少在这里送过人,也没少被迎,今日送的这位,却只怕是未来见不到了。俱泰似乎因为侏儒症,腿脚不好,只能乘车了,他掀开车帘的时候,崔季明眯着眼睛在阳光下,策马靠过来与他说话。
俱泰笑:“听说公主回来了,你怎么给她打算的?她就是因为你不同意她去军营而赌气走的,你如今还是不同意?”
崔季明遮着眼睛叹气,两人还在唠家常:“我不同意又有什么用,我爹没管住过我,她爹也管不住她。我不知道啊,看造化吧,实在是自己吃过那份苦,不想让她再受。现在看着光鲜,自己日子怎么过来的,自己心里清楚啊。”
俱泰:“我也教了博好几年,本来以为能看见他有了孩子的呢。”
崔季明笑:“他想来送你的,但你也知道……很多人想来送你,却未必能来。等你到了江浙,或许会收到很多信,这会子不能说的话,到时候都能说了。”
俱泰点头:“不用来送也好。我又不是告老还乡。”
崔季明说着,忽然想起来,从衣领里掏出来一个信封:“喏,别人的东西我都没给帮着送,就是小竹子给你的,我不敢不送。”
俱泰倒是也想当面拆开,万一有什么话想说给她,也好及时让崔季明传话。
打开来看,宣纸上只有一行字。
“正是江南好风景。”
崔季明轻声道:“你说她一辈子没嫁人,你不也没有娶妻,我总觉得她对你是有几分……”
俱泰打断道:“我与她知己之情,君子之惜,一辈子是我成不了她、她成不了我的望着对方,哪个不比那个情字重。我们又不是你与圣人夫妻,谈这个反而不成。”
崔季明想想也是:“确实。不过我和阿九也没那么俗嘛,我对他也有君死臣往的情谊啊,你可别说的我们俩就不高尚了似的。”
俱泰看着那行字,忽地摇头笑了。
当年的嘱咐与重托终于完成得感慨不说,或许从此不能相见的感怀不言,几十年既是师徒又是挚友的情感不谈,所谓官场无朋友,最后虽然是竹倒了他,也正因此他们才是真正的朋友。
她什么也没有说,万千的话藏在一句里。
这个季节,正是江浙风景最好的时候,你便去吧。
他将这封信收下,崔季明看着他的背影离去,虽然心里也为了或许难再相见而感怀,但也觉得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坏的结局。
建元二十二年,江浙丝绸案爆发,钱俱泰左迁至江浙刺史,及时赈灾,江浙官员频繁易位。
建元二十三年,刘原阳带兵剿匪,织场重开,官营重顿。七月,江浙开港,贩卖出第一笔十万匹丝绸至南洋。十一月,江浙刺史钱俱泰于江宁病故。
建元二十六年,圣人宣布退位,太子博即位。季将军既封太后,依然把持大邺军权,不问内宫,与太上皇共居于洛阳。
当然这个共居于洛阳,偶尔也有例外。
崔季明几次出去打仗,需几年居于边境,殷胥可算是从那个金丝笼里解放出来,恨不得拎着小包裹乘车天天跟在她屁股后面。
以至于季将军出征大营,总是最后往往缀着个车队在后头,到了季将军在边境,也依然住在行宫内。
没人敢问,你敢喊出口什么“太上皇跟着季将军跑出来打仗啦”这种话么。
就跟周边小国也从来不说“啊啊啊我们被大邺太后打的屁滚尿流啦”这种台词。
就是宫内的新皇也不敢哭诉阿耶阿娘拉着手跑出去了,另一对儿亲爹亲妈早在几年前就游山玩水不问事儿了。
不过崔季明既放心不下博,也放心不下二十七,还是经常回洛阳,拎着养花养草养猫的殷胥过上了养老生活。季将军毕竟主帅之位还在,
帝王之友_第522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