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_第55章(2/3)
作品:《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
不同意。于是王山泉去了里正处,说了些理由,竟是要休妻了。王山泉将当初陪嫁的几亩地也退还给了邱家,王山泉不再做农人了,他要重新做一个泥瓦匠,对此村里人是一致嘲笑的。
而对于他休妻的事情,村人的看法却不同。有人觉得邱氏泼辣,王山泉早该休妻,也有人说,邱氏虽不为人喜,却也没犯什么大错,还给王山泉生了两女一子,王山泉实在薄情了些。再说也忍了大半辈子了,这时候才说不过了,真是可笑啊。
而邱氏,在风口浪尖上,她沉默了,只是走在路上听到有人议论她,她操起板凳就要打上去。
于是,没过多久,村里人传言邱氏因为被休而得了失心疯,大家见到她都跑得远远的。连家里的儿子女儿都不敢跟她再多说一句话。
阿媛与颜青竹自也听说这些消息,不禁有些唏嘘。到底他们二人是知道真正原因的,因而这唏嘘是对王山泉,而不是邱氏。只当邱氏确实得了恶报。
石寡妇听说邱氏被休,也是高兴得拍手。阿媛与颜青竹商量一番,既然王山泉扛下了这债,他们也不愿把房子被烧的真相肆意散播出去。因而石寡妇也不知其中缘由,只当王山泉突然开窍了。
不过从废墟中挖出钱财的事,二人倒没隐瞒石寡妇。石寡妇听闻有了四十两银子,替他们开心得合不拢嘴,又劝他们快些置办房子,搬到镇上去谋生。石寡妇虽舍不得他们,倒从来觉得,乡野之处埋没了两个人的手艺。
有了石寡妇的支持鼓励,二人也常往镇上去打探,一时倒忙碌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提要---论一个熊孩子背后的父母.哈哈哈哈,端午节快乐啊!
☆、第51章
这日, 阿媛与颜青竹在枕水镇卖完伞和糕,便又一同去看房子。
除了镇南的房子,他们也不看别处, 因着其他三面的住房皆是带着铺面的, 底层临街为铺,二层为住房。这种繁华地段的房子, 他们现在暂不可想,或许倾尽所有也不能买得起。
付老板尚有一处老宅在镇南, 因而对镇南也甚是熟悉,颜青竹便托了他打听。得知歪枣巷有一处带露台的宅子, 二人便先往这边行去。
待仔细看过, 阿媛倒是很为满意。
这是个二层的房子, 中等大小, 楼下隔出一间厅堂, 一个厨房, 一个浴室合茅房,楼上是两间卧室。
最称心的,是临水处一个极大的露台, 露台与左右邻居的埠头连成一个弧形,他们的露台在弧形最突处, 面积最大。左右邻居都往这处晒些豆子, 梅干菜,晾晾衣服,若是他们搬过来, 颜青竹可在此处就水清理伞具,还有足够的地方能够晾伞。
现下的住户是一对老夫妻,儿子媳妇在镇东开了一个小染布坊,大概是赚了些钱,便想扩充了镇东的宅子,接父母去同住。
阿媛问了价钱,对方开到四十多两银子。阿媛想,与对方讲成四十两应是没有问题,正待开口,却被颜青竹拉了拉袖子。于是只道考虑考虑,想好再来相看。
走在路上,阿媛不由得问颜青竹,“你不喜欢这处房子吗?”
颜青竹想想道:“也不是不喜欢,不过房子好像太老旧了,墙皮掉了好多,厨房太小了,让你施展不开。即使讲价到四十两也不太合算。”
阿媛怕错过了这村没这店,道:“可是,带着这么大露台的房子不好找了,其他三面,那都寸土寸金了,镇南的房子,我们也看得差不多了。”
颜青竹笑笑,“不急,多看看。一出手可是几十两银子呢。”
阿媛想想也是,当下便没再说什么。
两人买了一些糯米粉,杂豆以及几条刚剖的肥鱼,傍晚回到村里,阿媛炖了豆腐鱼汤,颜青竹吃得满足,抚着肚子躺在自家床上。
阿媛收拾了碗筷打算去院子里洗过,颜青竹道:“晚了,明日再洗吧,快上床陪我躺会儿。”
“碗可以明早上洗,但总不能一身脏兮兮的就睡下吧。”阿媛虽这么说,却放下碗筷,到床上挨着他躺下。
颜青竹握着她的手,嘻嘻笑道:“又不是不洗了,躺会儿再去冲凉。”
“你往日比我还爱干净,身上有汗都不往床上躺,今日变了。”阿媛侧头笑着看他。
“我往日原来这般洁癖?”颜青竹笑笑,好像都成了一种习惯,并不自觉了,“大概今日高兴嘛,也就放松了。就快和你搬到镇上了,想来时间可过得真快,其实我们才成亲不久呢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_第55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